本报莒县讯(通讯员 张建峰)9月29日,中国莒文化高层论坛在济南胜利闭幕。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上海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国内十几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3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论坛,围绕莒文化这一主题,从多学科、多角度、全方位、全视野,展开了广泛、深入地探讨,有力地推动了莒文化研究迈向一个新的台阶,充分展示了近些年来中华文明探源最新成果。突出表现为“三个特征”、“两大方面”、“六点新识”。
本次论坛有“三新”,即“三个特征”:论坛采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地方政府联合举办的形式,努力打造莒文化研究新平台;论坛运用历史学与考古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积极开创莒文化研究新局面。莒文化作为区域历史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坚持运用历史学与考古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不仅是莒文化研究的需要,也是多学科发展的需要。与会代表来自不同学科,运用交叉手段,相互切磋、相互交流,积极开创了莒文化研究新局面;论坛尝试主题报告与分组讨论并举的研讨途径。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朱乃诚先生、洛阳东方大学的蔡运章先生、潍坊博物馆的孙敬明先生应邀分别作主题报告,从中华文明探源、大汶口陶文和莒文化的交流与影响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广泛地学术探讨,与侧重历史、考古方面不同小组的深入地学术交流,相得益彰,充分展示莒文化研究新成果。
本次论坛有“两大方面”、“六点新识”,即在历史和考古“两大方面”领域,取得“六点新识”。其一,在考古领域对大汶口文字的新认识: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大汶口陶文应当是原始文字,并且,有的专家学者指出,按照独体字、复合结构和“连文”发展次第,大汶口陶文已经超越原始文字,是突破性的进步,即冲破了“独体象形字”的框框,出现了复合结构,当是会意字;不少专家学者还进一步探讨大汶口陶文所代表的属性,认为它们应是大汶口先民祭祀天神时“制器尚象”习俗的产物,可以名之谓物象文字,这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原始文字,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在这方面,有的专家学者还进一步地指出,中国史前的陶文符号是伴随仰韶时代农耕文化的迅速兴起发生的,一般发现于大型或中心聚落遗址的墓葬与祭祀区,这类陶器礼神的功用,与陶文符号的内容密切相关,由于刻画在特殊部位的特殊标记,不是叙述性文字资料,如与商周青铜器铭文相比,它只相当于其中的族氏名称而非记事铭文;还有的专家学者联系中国古史传说,认为大汶口陶文特别是大家瞩目的“日月山”一字,很有可能与少昊氏有关,是否就是少昊之“昊”,值得进一步探讨。其二,在历史领域对莒文化的新认识:进一步强调莒文化源远流长,论证莒地龙山时代的生态环境、早期文化特点与地位,并且,通过出土金文材料,考察莒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不愧为“东夷之雄”;进一步探讨莒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商贸文化交流和发展,包括与晋国的关系,特别是通过与鲁国、齐国文化周礼观的比较,反映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历程;进一步考察莒文化的精神内涵、特质,包括莒文化的表象和特征、地位和影响,以及如何打造莒文化品牌,更好地推进莒文化产业的发展等等。有的专家学者指出,尚仁好义、崇文重学、爱国守正和奉献担当,应当成为莒文化的精神内涵,也值得作进一步的探讨。
新闻推荐
全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暨新农合大病保险工作电视会议召开 李同道在日照分会场收听收看
本报讯(记者 张源)10月24日,全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暨新农合大病保险工作电视会议召开。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同道,市政府秘书长李崇禧在日照分会场收听收看。副市长杨留星在济南出席主会场会议...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