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济南新闻 > 正文

“小柴”和“韭菜”有个约定 80后大学生柴会龙自主创业,一门心思种韭菜

来源:章丘晨报 2013-03-19 18:58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支倩倩

“刚刚上大学的时候,我就想过,如果说大学四年毕业后柴家韭菜已经做出去了,走出国门了,农民的付出和收获成正比了,那我就会去做一个职业经理人。如果柴家韭菜没有走出去,我一定回来创业,把柴家韭菜搞出点名堂来。”以上就是“小柴”和柴家韭菜约定的内容,同时也记录在“小柴”的职业规划书里。

1989年出生的柴会龙,2012年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毕业后,一门心思种韭菜,成为我市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典型。他一手倡导的“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户”模式,改变了几十年来传统的种植模式,3月7日柴会龙正式将自家的30余亩韭菜地注册成家庭农场,成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个典型代表。

感谢“折腾”的大学生活

“卖苹果、洗衣服、卖滑雪票、自己开店做老板……”柴会龙给记者细说了一下,大学四年自己涉猎了十余个行业。从上大学开始,他就有一颗不安分的心。“大一圣诞节的时候,我和山东老乡合作包苹果来卖,一共赚了800元,成为我的第一桶金。”小柴告诉记者,大二时瞄准学生市场,卖滑雪票三天赚了一万,在大学里就买了属于自己的汽车。想想那时真的很不容易,真想大哭一场,当然不是伤心的哭,是被自己感动的哭。大学毕业时,柴会龙便拥有了很多同龄人无法企及的财富和阅历,凭借几年创业所得,最终带着几十万创业资金离开校园。回忆这段大学生活,柴会龙表示:“大学几年的折腾,我非常感激,这些难忘的经历为我种韭菜、买韭菜提供了很多经验,这是花多少钱都买不到的,目前唯一后悔的是在大学里没有尝试着去谈一场恋爱,过一下真正放松的大学生活。”

“小柴”自己投资建韭菜大棚

柴家村种植韭菜的历史已有30多年,有1500亩特色品牌基地,355户人在小拱棚里种韭菜。2012年7月,柴会龙毕业回老家后,也准备加入种韭菜,对此父母很不理解,母亲刘玉兰表示:“俺没文化,没办法才在家种地,可是好不容易把他供出去了,他又回来,自己很生气,俺连续一周没理他。”面对父母的阻力、乡亲的疑问,柴会龙干出了很多原先村民们想都不敢想的事儿。“2012年10月,利用自己在大学期间创业积攒的十几万元以及争取来的20万元贷款,建起了11座冬暖式大棚,其中1座是种植盆栽韭菜,在柴家村都是头一份。”柴会龙告诉记者,在小拱棚里种韭菜,村民们只能趴着割韭菜,太难受了。目前每个大棚的韭菜产量大约3000斤,平均销售价格是每斤3元,经过努力,柴会龙已成功将柴家韭菜打入济南及我市城区部分连锁超市,其中盆栽韭菜年前就已经运往潍坊等地。

家庭农场让消费者吃上安全韭菜

采访中,柴会龙给记者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食品安全是价值,价格是附加值。不要让高价格的韭菜成为行内的悲剧。”柴会龙说,如果自己种的韭菜让老百姓吃不起那就是一种悲剧,让老百姓吃上平价安全的韭菜不仅是为了赚钱,更多的是感情和责任。柴会龙给自己的韭菜起了名字——惠龙,他的话语里充满了自信:“想吃柴家韭菜,就去找柴会龙这个人。”3月7日柴会龙成功注册了商标。他告诉记者:“注册家庭农场的意义就是实现产品追溯。消费者只要用手机的二维码一扫描,就能知道这个韭菜叫什么名字,什么时候收割的,责任人是谁,责任人电话等信息。“实现追溯,比空喊‘有机\’好多了。”谈到将来怎么走时,柴会龙表示这辈子要和韭菜打交道了,一定要让惠龙韭菜走出国门。

新闻推荐

一位老知青的往事 买彩票 交朋友 写诗歌 老知青周克能如今生活很幸福

...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文明从我做起2013-04-09 18:56
猜你喜欢:
评论:(“小柴”和“韭菜”有个约定 80后大学生柴会龙自主创业,一门心思种韭菜)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