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下午,厦门市政府新闻办公布了厦门BRT公交车纵火案47名死亡者名单。市政府新闻办称,厦门市6月7日发生的BRT公交车纵火案死亡者遗体身份鉴定工作已全部完成。据统计,死者中,男性22人,女性25人。记者同时获悉,为加强市民的安全感,厦门将在全市165辆BRT车辆上安装自动爆玻器,提高客车安全性能。
165辆BRT公交将装自动爆玻器
11日,在厦门大金龙客车试验中心,工作人员演示了自动爆玻器的爆玻过程。随着司机在驾驶位轻轻按下按钮,12米长的公交车上安装有自动爆玻器的四扇玻璃瞬间出现无数裂痕。乘客只要用手一推,整扇玻璃立刻“分崩离析”,可以迅速从这些窗口逃生。从演示的过程来看,自动爆玻器冲击力大,能在最短时间内将玻璃爆裂,但是玻璃并不会呈喷射状爆裂,因此不会伤及乘客安全。正在检查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的厦门市长刘可清在大金龙客车试验中心提出要求,要尽快在全市165辆BRT车上安装自动爆玻器。让市民坐在车上感觉有安全感。
此外,厦门市已经对公交安检进行升级,一些大客流的公交站点已经开始配备多名安全督导员。
多地公共交通“安检”升级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这两天全国很多地方公共交通“安检”升级,在陕西西安、新疆乌鲁木齐、山东济南,安检正在变得更严格,关于安检,各地都在“出招”。
厦门交通运输管理局宣布,对所有公交车辆采取安全员跟班、跟车的措施,保证近期整个行车安全,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安全长效机制。
除了快速公交外,厦门普通公交车也加强了安全防范。11日在客流比较多的99路公交车轮渡站点,一名乘客提着两个大包上车,司机师傅询问大包里放着什么物品,为了不影响开车,司机还请求车上的乘客帮忙看一下行李里面的物品,得到了其他乘客的积极响应。
不只是在厦门,在各地,变化都在发生。“安检”从无到有,从粗到细。记者在乌鲁木齐南湖市政府BRT车站进口处看到:佩戴醒目袖标的车站安检人员手持便携式金属探测仪,正在对进站乘客携带的大小包逐一进行开包检测。据了解,乌鲁木齐市9日开始启动公交系统应急预案,每个BRT站台将增加一名专职安检人员,乘客携带物品均要电子扫描检查,饮料等液体也要打开先喝一口,才可以进入站台乘车。
易燃易爆物品一直是BRT车站安检的重点,如果乘客手上拿有瓶装饮料,进站前需要在安检人员面前开盖品尝。对于装有汽油等易燃液体的物品,安检人员将禁止带入站台。
厦门公交“6·7”事故发生的第二天,西安公交部门出台了五项举措:一是督导驾驶员严禁“三品”上车,要求做好对营运车辆的安全例检和营运线路、站点的安全排查,进一步强化全体司乘人员防“三品”上车意识,严防乘客携带易燃易爆等“三品”上车。
近日,济南市检查了4400多辆公交车,在站点上张贴了禁止携带危险品乘车的公告,同时下发通知,再次强调驾驶员要严格落实乘客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车的规定,要坚持逢疑必问,逢疑必查。
与此同时,南京地铁提升安检力度和巡逻密度,在人员较复杂的南京南站,金属、液体以及炸药探测仪和通道安检全部投入使用。其他重点车站按照“三个必查”即:“大型箱包必查,液体容器必查,可疑箱包物品必查”的要求开展安检。
专家建议不要盲目安检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中心主任李伟认为,各地的安检措施有实质性的防范作用,但不能盲目安检,要有针对性。
同济大学交通工程系主任杨晓光则认为,大海捞针似的安检,值得探讨。加强公共交通领域安全,要注意新技术的应用,更关键的是要加强公共交通系统规划、设计、管理和应急,多做一些有利于公共安全的措施。
中国之声观察员白宇建议,应该让每一个乘客成为公共交通安全监督员,普及乘客安全知识,培养乘客安全意识。并在车厢内增加报警、通话等硬件设施。据新华社、央广等
新闻推荐
抱婴儿过马路被撞肇事车趁夜色逃逸更可怕的是……13天大的婴儿不见了!!!
一名29岁的母亲夜间怀抱出生仅有13天的婴儿过马路时,被一辆车撞倒,晕倒在地上。家人赶到事发现场时,发现母亲怀里的婴儿失踪了!而肇事车也早已逃离...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