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香港媒体报道,1月7日早上8时许,邵逸夫被发现昏迷在西贡嘉澍路清水湾大厦住所内,救护车到场将昏迷的邵逸夫送院抢救,可惜抢救无效,警方正在现场调查,邵逸夫享年107岁。
随后,TVB发布讣告,称邵逸夫于7日早晨6时55分于家人陪伴下在家中安详离世。TVB所有人员都会怀念邵逸夫,并向邵逸夫夫人方逸华女士,和家人致以深切慰问。邵逸夫的葬礼将只供家人出席,追思会的详情将另行公布。
邵逸夫,原名邵仁楞,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主席、著名的电影制作者、慈善家。19岁中学毕业随兄长到新加坡开拓电影市场,从此对电影制作产生兴趣。1930年,邵氏兄弟在新加坡成立了“邵氏兄弟公司”。20世纪70年代,邵氏兄弟踏足当时发展迅猛的电视业,与无线电视(TVB)合作,培训艺员。1980年,邵逸夫以无线电视最大股东出任董事局主席至今,是全球最长寿、任期时间最长的上市公司CEO。
A 邵逸夫和他的娱乐王国
1932年拍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1958年创办邵氏、1965年创建TVB……邵逸夫的影视王国(邵氏电影和香港无线电视)冠绝亚洲,历年来,培育出华人演艺界的无数颗巨星,以及多位幕后精英,只要有邵逸夫的地方,一定众星拱照,星光熠熠。邵逸夫的触角,到底是如何深入娱乐圈并达到霸主地位的呢?
华人电影史的活古董
不久前,中国香港媒体评选娱乐圈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六叔”邵逸夫位居榜首。这不仅是因为他是香港娱乐圈中唯一年龄过百的人瑞,更重要的是他一生拍了1000多部电影,开了200多家影院,打造出最赚钱的“东方好莱坞”,所执掌的TVB王国是目前亚洲最大中文节目内容的供货商,有着近乎垄断的竞争态势;“邵氏出品”的影响力,早已渗入内地,TVB制作的《霍元甲》《射雕英雄传》等电视剧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内地引发了万人空巷的盛况,至今仍被一代人奉为“经典”;香港演艺圈的“黄金一代”也基本出自邵氏,如周润发、周星驰、梁朝伟、刘德华、刘嘉玲等等。
不仅如此,邵逸夫对推动香港电影的发展亦功不可没,他可以被视为是华人电影史的“活古董”。在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他与几位兄长联袂称霸整个东南亚的电影市场,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爪哇、越南、婆罗洲等地拥有110多家电影院和9家游乐场。1932年,邵氏兄弟在香港摄制完成第一部有声片《白金龙》,开创了中国电影史上有声电影的新纪元。
其实,邵逸夫并非出身于贫苦人家。他的父亲在上海拥有一家颇具规模的颜料公司,可邵氏兄弟无人继承父业,全数进了娱乐圈。他于1926年追随兄长赴新加坡开拓南洋电影市场,由职位最卑微的电影放映员做起。由于当时邵氏刚起步,并没有自己的电影发行网络,他只能自己挑着装影片和器材的担子跑遍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每个角落,到有华人聚集的地方放映。据说他至古稀之年仍坚持每天工作16个小时。著名导演张彻在邵的手下工作过,他写的书中回忆说:“邵逸夫当年治事之勤,是我生平罕见,他坐的劳斯莱斯是名贵豪华的车 ,车里有酒吧,他改装成小型办公桌,连途中的时间都不浪费。”
由邵逸夫独掌大权的局面始于上世纪60年代。1957年,他只身赴港创业,一年后,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成立。20世纪六七十年代,邵氏兄弟出产了1000多部电影;在日本、泰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00多个发行网点,专门放映邵氏公司拍摄的中国影片;当年风靡亚洲的影星,如胡蝶、阮玲玉、李丽华、林黛、凌波等无不出自邵氏门下,打造出最赚钱的“东方好莱坞”。
可以说,邵逸夫缔造了香港影视的黄金时代。在香港的文化史上,他是一个即使再过一百年都不可被忽略的标杆性人物。在过去一个世纪中,他所展现出来的勤力、敬业、精明、魄力和慈善之心,均值得香港新一代富豪效仿。
天王、五虎、港姐,全出自他手
对邵逸夫不熟悉的人很多,但迄今为止仍心心念念的“四大天王”“无线五虎将”,还有每年一度的港姐评选,全部都是他一手打造。
1971年,邵逸夫则慧眼独具在TVB开设了首期无线艺员训练班,其后这个训练班不只为电视台还为整个香港演艺圈都输送了大量的中坚人才,现在在华人娱乐圈内绝对是呼风唤雨的周润发、周星驰、梁朝伟、刘德华、郭富城、刘嘉玲等顶尖巨星,乃至现在已晋升为国际级的大导演杜琪峰等,都是出自该训练班的得意学生。
上世纪80年代,TVB在香港电视圈是绝对的一枝独秀,在收视独大的局面下,邵逸夫并不满足于现有成绩,十分注重发掘和培养人才,不仅为香港影视圈输送了大量人才,还捧出了大批红星。男星最为观众熟知的,当为周润发之后的“五虎将”:黄日华、刘德华、梁朝伟、苗侨伟、汤镇业;女星方面,在汪明荃、赵雅芝、郑裕玲这三位公认的阿姐之后捧出了陈玉莲、曾华倩、戚美珍、黎美娴、刘嘉玲、蓝洁瑛、周海媚等各具特色的花旦。TVB主办的一年一度选美盛事“香港小姐”,同样也制造出不少当红女星,最为经典的,当属1983年港姐亚军张曼玉。
上世纪90年代初TVB创办了“劲歌金曲”这一经典栏目,邵逸夫更以独道眼光点名力捧“黎明、郭富城、张学友、刘德华”为四大天王,结果四人在乐坛火速上位,并成长为香港乃至华人娱乐圈呼风唤雨的四巨星,而“四大天王”这一称呼更是延用至今。本报综合◎海大前校长施正铿:我到邵逸夫家中做客
原中国海洋大学校长施正铿回忆说,他曾经与邵逸夫有过三面之缘,除了最后一次是在青岛之外,前两次都是在香港。1989年1月,国家教委组织第一批接受邵逸夫捐建校舍的学校到香港向邵逸夫先生致谢。当时校长施正铿带着自己的两位同事,和其他一些高校的代表一起到了香港。而施正铿当时给他准备了两份礼物,一幅条幅和一个瓷盘。
“当时是教育部统一组织,还有其他一些获得邵逸夫先生捐赠的高校代表也一起去拜访,我们学校精心准备了两份礼物,一份是一个白色瓷盘,专门请了当时青岛一位有名的美术家雕了邵逸夫先生的半身像,另一个就是一幅1.2米长的条幅,上面专门到济南请了一位书法家,写了‘造福桑梓\’四个字,条幅剩下的空间里,我们还专门安排当时全校3000名师生用朱砂色的毛笔签名,又装裱起来,一起带到了香港。”施正铿回忆道。而这份礼物自然是十分扎眼,邵逸夫看到了也是非常激动。“因为横幅就放在最前面,他一进门就注意到了,我当时还跟他介绍我们这份礼物的用心之处,他听了也非常感动,连连向我道谢。”
而施正铿第二次见到邵逸夫,则是香港之行的第二天,邵逸夫专门请他们到自己位于九龙的别墅中做客。另一个让他印象深刻的就是,邵逸夫还请他们在家里的私人电影院看电影。“他在自己家里就有私人电影院,当时还在那看了一部电影,名字我倒忘了,光记着电影院面积不小,还带着斜坡。”
现在在施正铿家中的相册里,还珍藏着两张与邵逸夫先生的合影,一次是在香港向他赠送礼物的时候,还有一次就是邵逸夫先生来青岛在酒店内的合影。邵逸夫先生去世,施正铿教授也是非常遗憾。谈起对于邵逸夫的印象,他说,他是个大富翁,但是一点都不像个富翁。
“他着装非常朴素,我见过他一共三次,三次里他要么穿的是唐装,要么就是长袍马褂,从没见过他穿过西服,而且衣服看起来也非常俭朴,甚至如果在人堆里一点都不扎眼。”施正铿回忆说。而邵逸夫的平易近人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虽然是宁波人,也会说闽南话,后来聊天的时候他知道了我是闽南人,还用闽南话跟我聊天。一点都没有大富翁的架子,还不时地开开玩笑,看起来幽默,而且也十分睿智。”记者 孙祥辉
B 邵逸夫与青岛的缘分
1月7日早上6时55分,邵逸夫在家人陪伴下在家中离世。这一消息一经发布,立刻在网络上传播开来。“你们学校有没有一所逸夫楼?”这个问题也同时在网络上传播开来,而许多人的回答都是“有”。据了解,逸夫楼是邵先生捐建的教学科研建筑,从1985年始,资金达25亿元,捐助项目超过3000个。青岛目前也有五座逸夫楼,分别位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九中、青岛十九中、山东科技大学以及中国海洋大学。而中国海洋大学的逸夫科技馆也是国内最早一批教育部直属大学获赠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的前任校长施正铿曾经专门到香港对他表示感谢。1月7日,记者也专门采访了他,听他讲述了自己与邵逸夫的三面之缘。
海大“逸夫楼”是国内最早一批
在邵逸夫先生所捐建的众多逸夫楼馆中,位于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的逸夫科技馆是其中之一。据了解,1988年,香港著名人士邵逸夫首次向教育部所属重点大学赠建校舍。中国海洋大学那时候仍然称为“青岛海洋大学”,学校得悉,也立即组织人员编写申请书,并由当时的校长施正铿亲自带队去北京申请。经过一番努力,当时的青岛海洋大学荣获第一批获赠单位。获得邵逸夫先生200万港元的资助,教育部配套人民币176万元。建设“逸夫科技馆”。计划第二年10月奠基,1991年10月落成。
1月7日,记者也专门来到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在这里看到了由邵逸夫先生捐建的逸夫科技馆。恰巧,科技馆近期正在进行整修,外边已经搭上了架子和防沙网,尽管如此,从外观上还是能看出来逸夫科技馆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特色。据中国海洋大学档案馆的杨洪勋老师介绍,逸夫科技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海洋科技开发研究室实验室,另一部分为科技成果陈列厅和学术会议厅,总面积3658平方米。逸夫科技馆的东侧是一排四层楼房,为做出突出成绩的科研组织提供实验室,受到支持的学者,如今科研成果丰硕,60岁后仍坚持科研第一线,带研究生。而值得一提的是,在同期建设的全国各逸夫科技馆中,由于海大所建的逸夫科技馆建筑质量和立面效果突出,还获得了全国优秀建筑奖。据了解 ,目前在青岛有五所学校中有逸夫楼,除了中国海洋大学之外,还有青岛九中、十九中、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以及山东科技大学。
在内地的捐助上邵逸夫不遗余力,从1987年7月开始,邵逸夫集中向内地地区捐款,那年他相对捐出第一笔教育款项1亿港元,帮助内地10所大学新建了图书馆或者科技馆,其中青岛的中国海洋大学(当时称“青岛海洋大学”)也是其中之一。截至2012年,当时105岁的香港著名实业家、慈善家邵逸夫25年里共捐赠内地教育47.5亿港币(约合人民币40亿元),捐建项目总数超6000个。包括图书馆、教学楼、科技楼、体育馆、艺术楼、学术交流中心等,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多年来,他在教育以及医疗事业上的捐赠数以百亿计。
邵逸夫曾登上小鱼山
“海大的逸夫科技馆落成的时候,当时邵逸夫先生还在青岛,当时还特别想要邀请邵逸夫先生来参加落成典礼,但是遗憾的是,可能是日程安排得非常紧张,他没有时间过来,但是派了他的代表马临博士参加了落成典礼。”回忆起当时海大的逸夫科技馆落成的情况,杨洪勋还是有些遗憾。而让他能稍微感觉做些弥补的是,邵逸夫后来还登上了小鱼山。“不过据我了解 ,邵逸夫后来还在市领导的陪同下专门去爬了小鱼山,因为小鱼山就离海大很近嘛,我们也是希望他在爬山的时候能够远远的看到,这样也算是一个弥补吧。”杨洪勋老师告诉记者。
而邵逸夫来青岛时,就住在海天大酒店,当时还在这里专门宴请他,当时任青岛海洋大学校长的施正铿也曾经被邀请到现场参加晚宴。“我记得挺清楚,当时就在海天大酒店,宴请的时候我跟他的座位中间就坐了一个人,他穿了普通的大褂,看起来也很朴素,一点都没有架子。”今年已经82岁高龄的施正铿回忆说,因为此前他曾经作为代表专门到香港去对邵逸夫先生表示感谢,两人以前就见过,邵逸夫还跟他亲切地打招呼。不过,施正铿没有机会登上小鱼山介绍已经落成的逸夫科技馆,这也让他有些遗憾。
记者 孙祥辉
新闻推荐
远程会诊?微信朋友圈就能办妥家门口就能看国际专家费用可报销80%
“岛城市民不仅能在本市看越来越多的专家,随着远程会诊等系统不断完善,不出青岛,国际、国内的一流专家都能看。”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开诊时,岛城卫生部门的一位负责人...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