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失地农民找到了合适的工作。记者王媛摄□记者王僖
通讯员王建国刘政
生活日报2月10日讯10日的气温虽然降至零下10℃,可天桥区黄河北的桑梓店镇上却异常火热。天桥区2014年“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在该镇镇政府前街举行,12000余位外来务工人员、当地失地农民,角逐210个招聘企业提供的10000余个就业岗位。
家门口招工企业数增至15%
李梅是天桥区桑梓店镇的一位村民,从17岁开始,10多年来,她几乎天天都骑着车子走1个多小时,到黄河以南去打工。“卖衣服、做家政、打零工……换了好多工作,天天很苦很累。”李梅说,如今孩子有了,家里老人年纪也大了,她实在是不想再这样天天披星戴月地跨河去打工了。
10日上午在镇上举行的“春风行动”招聘会,让包括李梅在内的很多当地村民,看到了在自家门口就业的希望。
记者在招聘会现场了解到,当天共有210家企业来此招聘,和往年不同,今年这210家企业中,有30家就来自黄河北正在形成规模的新材料产业园区,比例从前些年的几乎为0,已增至近15%。
据了解,随着济南市“北跨”战略的推进,最先进行产业北跨的天桥区,在桑梓店镇打造了新材料产业园区,而新材料产业园区招聘区则专为本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设置,吸引了大批当地劳动力的关注。
结合企业需求培训村民
“新材料产业园区”、“本地村民”,两者在求职的供求需求上能否对应起来?天桥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职介中心主任张欣说,这的确需要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
据观察,从目前新材料产业园区可以提供的就业岗位来看,基本上还是以家政、保安等对就业人员学历、技术能力要求并不高的岗位为主。
张欣说,目前,天桥区在黄河北的两个街镇桑梓店和大桥镇,还是以劳动力输出为主,有近70%的当地村民选择外出打工。而由于当地村民大多受学历和专业劳动技术能力所限,工作层次和薪酬水平都受到一定制约。如果部分村民不再选择外出,而是留在家门口工作,以上的问题同样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他们。
“新材料产业园区虽然有很多技术含量很高的岗位,但他们也需要相当数量的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岗位。”张欣说。因此,目前针对园区的招聘仍以家政、保安、餐厨等为主。
为了能留住并更好地服务落户企业,天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也针对企业用工需求,提前组织了对本地村民相关就业技能的培训。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生活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新闻推荐
统一的工作装、醒目的胸牌、白色手套,先进的手机业务软件,让人眼前一亮。这是济南择安代驾公司去年推出的标准化服务体系。该负责人表示,与同城其他市场参与者相比,该代驾公司服务价格并不高,但...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