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村庄迁建工作组组长、市国土资源局局长韩晓光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后扶贫解困工作的主要思路是:聚合政策、资金,增强农村建设合力,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土地流转等措施,配套基础设施,引导农民向社区集中,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为将贫困村建设成经济繁荣、设施完备、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保障。
工作组定期召开座谈会集中调度
“5个重点迁建贫困村已经全部进行了实地踏勘调研,对各个村庄的基本情况以及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有了初步的了解。”韩晓光说。工作组提出了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扶贫帮困的思路,首先设立一个市级土地整理项目,聘请地质专家解决打井、修路的问题;第二集合危房改造、增减挂钩、土地流转等多个政策,宜迁则迁、宜改则改地解决旧村迁建问题。下一步工作组将定期召开座谈会,集中调度协调相关单位推动各项政策落实到位,使各村庄尽快脱贫解困。
制订优惠条件推动特困村农用地整治
“我们确定了从六大方面进行帮扶。”韩晓光说。一是积极引导乡镇按照规划合理布局贫困村生产生活用地。二是积极推动农用地整治工作。对市委、市政府确定的100个特困村,积极制订优惠条件推动农用地整治,对于符合条件且尚未进行过土地整治的村庄,优先列入济南市市级投资的土地整治项目年度立项计划。三是利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村优先上报、争取增减挂钩项目立项,实现贫困村迁建。四是年度计划指标向贫困村倾斜。对不适合开展增减挂钩工作的迁建村,将每年下达的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中保障性住房指标部分,优先保障安置住房、农村基础设施及产业发展用地,实现迁建村的全部搬迁安置。五是积极探索农村土地和宅基地的有偿退出机制。六是加快贫困村土地确权发证工作。
21村已设立实施农用地整治项目
“为推动政策的贯彻落实,我们进一步细化了实施步骤,主要分为六步。”韩晓光说,一是贫困村摸底。经过初步了解,目前已设立和正在实施农用地整治项目的有21村,已立过和准备列入增减挂钩项目的有5村。二是有序开展迁建贫困村迁建规划。三是年度计划指标分配倾斜复垦潜力差的迁建贫困村。积极建议使用年度计划指标中的保障性住房指标解决迁建贫困村安置区的用地手续,为不适合设立增减挂钩项目村庄确定安置区;四是根据资金状况有序安排土地整治项目。除已实施农用地整理的21村外,剩余的79个村庄根据具体情况分年度制定整治计划,符合市级立项条件的,优先设立市级农用地整理项目。五是力所能及帮助贫困村实施农用地流转。六是总结验收。(本报记者 周历通讯员 孙炏)
新闻推荐
对一个城市而言,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是其“精神风骨”。一座城市,亦或一个部门,没有精神,就没有灵魂,就没有准确的核心理念定位,就没有奋勇争先的精神动力源泉。只有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精神旗帜,才能对外...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