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展区内两只硕大的“龙头”备受瞩目。(本报记者崔健 摄)
本报10月9日讯(记者 陈炜敏 通讯员 井晶)济南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各部门一直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记者获悉,济南市、县(市)区两级都成立了非遗保护机构,建立了非遗保护专业队伍,各级财政专门设立非遗保护专项经费,从机构、人才、资金等方面给予保障,夯实工作基础。
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多年来,济南市财政不断加大财政投入,支持济南市非遗普查、项目申报、项目及传承人保护等工作。在2010年积极支持济南举办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的基础上,今年10月,市财政积极保障第三届非遗博览会的承办工作。为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在青少年中的普及,目前济南市已在15所中小学校建立了传承基地,京剧、曲艺、太乙门武术、剪纸、面塑等多个非遗项目已进入中小学兴趣课堂,融入了市民生活。
新闻推荐
特产繁多:“唐贵妃”梨、果蔬脆片、灵岩茶、“SPF鸡蛋”、莱芜“三辣一麻”、莱芜黑猪肉……举办地点:济南国际会展中心乘车线路:11条公交车线路可供选择10月9日,济莱协作区名优特农产品...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