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陈晓峰
本报记者吴荣欣冯磊
生活在济南市燕子山社区、甸柳办事处等区域的居民发现,社区内及周边的交通秩序正在悄然发生着巨大变化:社区有了单行线,施划了规范的交通标线,虽然上下班高峰时车流量还是很大,但大堵车现象大为减少;新增了部分停车泊位并规范管理,停车时抱怨“爆满”的次数明显减少了;崭新的爆闪警示灯护栏、隔离柱几乎路路可见,有的原来由家长护送上下学的学生改为自己上学了;停车不规范,会有爱心助行协理员上前提醒……
为有效缓解行车难、停车难“两难”问题,济南市历下区交警大队2008年启动开放式社区道路“微循环”改造工程,先后开展了校园周边、瓶颈路段综合治理和停车资源挖掘等多项工作。在社区道路“零增长”条件下,通过合理规划社区道路资源平衡主次干道交通压力,有效提升了辖区道路利用率、通行效率和居民生活品质。同时,针对“微循环”改造后部分社区道路“停车乱、行车慢”的问题,强化社会综合治理,打造自治共管的社区交通管理新格局。
如果把一个城市比喻为人体,那么城市道路则是这个城市的血脉,开放式社区内道路就是散布在城市各处、数目庞大、承担营养交换任务的毛细血管。面对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历下交警大队将疏通城市“毛细血管”,提高支路路网密度和使用效率,作为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措施之一,逐步创新出符合辖区实际的“开放式小区交通微循环”模式。
经过前期摸底统计,辖区开放式社区内道路条数多为5—11条,路网密度多为5—13km/k㎡不等,道路资源较为丰富,但由于长期存在乱停、难行问题,道路可利用率低。2013年、2014年历下区政府连续两年列支专项资金,将社区“微循环”改造做为重点惠民工程强力推进。依托辖区办事处以及相关部门,打通断头路、清除路内障碍物,增加可利用路网密度。以燕子山社区为例,将原有拥堵路段全线打通后,有效缓解了社区内及周边干路交通压力,社区内交通拥堵报警和交通事故报警分别环比下降85%和87.5%,市民投诉量环比下降78.5%。
自实施“微循环”改造工程以来,历下区交警大队先后对辖区57处开放式社区全部实施微循环改造提升工程,共改造社区道路105公里,施划交通标线23万余米,安装交通标志3700余面,设置单行线46条,增设护栏230余米,规范停车泊位4600余个,安装社区电子指路标志及LED全彩户外宣传屏12块。同时对21个路口信号配时进行调整,实现了与支路、主次干道有序衔接,有效缓解主干线交通压力,实现路网整体流量均衡。此外,针对社区车主刚性停车需求,最大限度地利用路宽、邻近道路等资源施划停车泊位,积极协调相邻单位、企业,采用错时停车、夜间路内停车等方式盘活停车资源。通过内部挖潜,各社区新增机动车停车位4700个,设置非机动车停车设施68个,有效缓解开放式社区停车泊位设计缺乏所导致的停车难、消防通道空间不足等问题。
为巩固交通“微循环”改造成果,历下区交警大队充分借助社会力量,推动建立了“区政府主导投入、交警规划设计、社区自管自治”的交通“微循环”建设管理新机制,即由区政府负总责、各街道办事处具体负责辖区交通微循环建设,组织居委会、交警、城管、派出所等部门,合力做好交通微循环管理工作。2013年9月份,区政府招募500余名爱心交通助行协理员,经过系统培训后,深入各开放式社区路对车辆乱停乱放等不文明交通行为进行劝阻。
他们变“民警管理为主、协理员劝导为辅”为“协理员劝导前置、民警执法保障”,针对社区违法停车增加温馨告知环节,即:对未按规定停放的车辆,由爱心助行协理员先行劝导,并发放“违法停车温馨告知单”予以警告,对短暂停放、及时驶离、未造成影响通行后果的,民警不予处罚;而针对协理员多次劝导不听、影响通行畅通的车辆,由社区民警依法予以处罚。
开放式社区内及周边的幼儿园、小学在上下学期间极易造成局部拥堵,进而波及整个路网。历下区交警大队以“金盾护学”行动为契机,对辖区内18所中小学、幼儿园进行实地勘察,完善了“四三二一”改造工作流程,即制定四种方案(错时上放学方案、周边道路及社区交通组织方案、交通安全教育方案、家长义工方案)、完善三种标志(学校警示标志、减速慢行标志、限速标志)、施划两种标线(网状线、斑马线)、安装一类设施(爆闪警示灯护栏、隔离柱等硬性隔离设施),通过交通组织与交通设施的有机结合,确保了校园周边道路安全畅通有序。大队还针对学生家长需求合理确定“接送学生非机动车专用停放区”、“机动车即停即走区”等不同区域,采用硬隔离的方式进行人车分离,减少了因接送学生引发的交通拥堵,有效降低了校园周边交通事故发生率。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福州11月24日专电近期一些城市频频松绑公积金政策,而随着央行降息,公积金贷款也将相应降低,业内预计,市场有望回暖,走出一波上行行情。受央行降息影响,北京市公积金管理中心日前宣...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