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星期天,英雄山文化市场像往常一样热闹起来,人头攒动,一件件文化商品找到了新的主人。谁也不会想到,22年前的一个果品仓库,如今成为与北京潘家园、上海豫园、南京夫子庙齐名,成为全国四大特色文化市场之一。英雄山文化市场属市供销社管理,1992年5月1日成立以来,由16间小瓦房发展到1100余家企业,由单一书籍经营发展到4万个品种,营业面积从不足1000平方米发展到18000平方米。
近年来,市供销社围绕“加快发展、合作共赢、服务城乡、满意供销”的工作思路,积极进取,锐意改革,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在市供销社的指导下,英雄山文化市场围绕“提升市场档次、打造名牌市场”的总体规划,不断加大建设力度,建成大型青花瓷壁画《山水泉城》、铜浮雕壁画《凤鸣历山》、《儒行天下》、市场仿古特色街、市场展览馆等标志性项目。一座泉城“文化胜地”,不仅吸引着泉城市民,也吸引了众多的外地客商和文化爱好者。
淘宝胜地
文人雅士聚集
每逢周末,英雄山文化市场各种古玩字画、奇石玉器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淘宝”,摩肩擦踵,热闹非凡。
家住高新区的赵先生是“古玩迷”,每个周末都会来市场寻宝。“这里人多、东西也多,特别是周末相当热闹,淘到喜欢的东西就更高兴了。”赵先生拿着刚淘来的青皮葫芦欣喜不已。
英雄山文化市场仿古特色街里,大大小小的商品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徐女士带着孩子正在挑选古铜币,“偶尔来逛一次,顺便带孩子挑几本课外书籍。”她说,这里的商品很齐全,总能看到很多稀奇的东西,孩子也很喜欢这里,“每次来一逛就是一天,都不舍得走了。”每逢周末、节假日,英雄山市场人头攒动,早已成为泉城市民及文人雅士休闲、淘宝、交流学习的重要场所。
目前,英雄山文化市场占地总面积约19000平方米,营业面积达18000平方米,拥有来自全国15个省市的经营业户1100余家(包括地摊),经营种类涉及图书期刊、古玩字画、奇石玉器、花卉根雕、工艺陶瓷、笔墨纸砚、文体用品、小商品等八大类近4万个品种,从业人员达2000余人。经过20余年的建设发展,市场集文化性、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聚集了无与伦比的兴旺人气。
叫响全国
筹办全国性博览会
从当初的16间小瓦房“坚持”到今天,英雄山文化市场经历了太多困难和挫折。
“既然把最苦的日子都熬过来了,以后就更得好好干,把市场做大、做强、做精。”张宝山介绍,目前,市场已经有书画、玉器、紫砂、木雕等工艺收藏品展览、拍卖鉴定活动及艺术文化讲座,为艺术爱好者提供一个集展览、拍卖、交流和销售于一体的平台。
英雄山文化市场逐步成长为市级文化产业中的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了周边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及文化特色商圈的形成,目前,英雄山文化市场经营种类涉及图书期刊、古玩字画、奇石玉器、花卉根雕、工艺陶瓷、笔墨纸砚、文体用品、小商品等八大类近4万个品种。
张宝山说,“经历二十多年中,前十年的努力是为后十年的快速发展铺下了坚实基础。”他表示,市场计划将重点放在改造闲置面积,设置一些商品精品馆和收藏馆,同时将进一步提升改造市场内卫生间和商铺门面装修等工程。明年,将在这里举办全国首届珠宝玉器博览会,消息传出,现在已经有了不少预订的客商。
20年蜕变
干部职工齐上阵
英雄山文化市场是由济南市果品总公司的干鲜果品仓库改造,“1992年5月1日,当时在市委宣传部、市供销社、市工商局、市新闻出版局的支持下,文化市场正式成立,填补了济南没有文化市场的空白。”市场总经理张宝山,亲身经历市场20余年“蜕变”,对于市场的每一个变化,他如数家珍。
“以前市场中间有一墙之隔,墙东西两侧分别负责果品经营、交易,文化市场成立的第二年就把东、西两侧合并了。”张宝山说,当时市场只有16家商户从事经营科教、少儿、工具类书籍生意。当时眼看运营不下去,只好鼓励干部、职工亲自“上阵”兼商。
如今,英雄山文化市场的繁荣发展,在张宝山眼里就像是他亲手带大的孩子。“开始我们盈利一点投资一点,不是给这边填块砖,就是在那边补块瓦。”张宝山回忆说,当时为筹建市场向银行贷款,穷得连利息都还不起,“无奈之下,很多干部和职工自己筹钱,有的甚至去找亲戚借钱来支撑市场的运营。”
直到1995年,商户增加到60多家,果品行业彻底退出市场。当时市场重点发展图书行业,直到1998年,图书经营业户发展到150余户,花鸟鱼虫等商品也进驻市场,才处在归总发展状态。
鱼水情深
携手发展20余年
英雄山文化市场成立以来,图书经营商户从最初的16家最高发展达到200多家。
“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给图书行业带来一定的影响,很多商户急时转行经营玉器、古玩、根雕等。”如今,仍有90多家商户在经营图书行业。
市场累计投资4000余万元进行了改建、扩建,并设有工商管理,书刊监督审核,安全保卫,物业管理等管理部门和通讯、物流托运、餐饮、大小会议室、展室、多媒体会议室等完备的服务设施。
济南联合书社的负责人徐冰从文化市场建立之初就一直在这里经营图书,他说,近年来图书受电商影响,会有一些冲击,但他不会转型,因为这么多年来一直经营图书,见证了文化市场的发展,对这个行业对这个地方也有感情了。
山东读乐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是市场成立初期16家商户之一。公司原名叫济南青少年读物发行部,“当时发行部是一间大约20平方米的小瓦房,门牌号是80号,随着市场的扩展,后来从80号转到了46号,商铺面积也增加到40多平方米。”山东读乐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市场的稳定发展给他的事业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山东读乐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英雄山文化市场占据1400多平方米的营业面积。
典雅的仿古建筑和优美的地理环境交相辉映,描绘出了一幅雅俗共赏、文化氛围浓厚的美丽画卷,一个体现民族文化特色的综合性文化市场已经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既高雅,又接地气,古韵古香,愈发迷人。
英雄山文化市场的
“前世今生”
1992年5月1日
正式成立,填补了济南没有文化市场的空白。
1993年 市场内东西经营、交易合并。
1994年
干部、职工上阵“兼”商,市场艰难支撑。
1995年
商户增加到60多家,果品行业彻底退出市场。
1996年 商户发展到90多家。
1998年
市场初具规模。营业面积从不足1000平方米,发展到5000平方米。
1999年
商户发展到140多家,市场出现花鸟鱼虫,进入了大规模建设时期。
2000年 市场投资30万元筹建简易楼。
2003年末
经营业户发展到420余户,市场已累计投资2800万元,进一步增加了市场营业面积。
2004年至2005年
市场投入近300万元改造完善通讯、托运、餐饮、会议、展览等配套服务设施。
2004年至2005年
市场投入近300万元改造完善了通讯、托运、餐饮、会议、展览等配套服务设施。
2006年
在市供销社党委、理事会的帮助指导下,英雄山文化市场制定了“提升市场档次、打造名牌市场”的发展战略,市场图书商户发展到200多户。
2008年-2010年
共改造、新增营业面积达到3600平方米,铺装石板地面8400平方米,架设遮阳棚3000平方米,粉刷墙面12000平方米,改造地下停车场1200平方米,完成市场大部分建筑外观仿古改造。
2011年至今
市场围绕“提升市场档次、打造名牌市场”的总体规划,不断加大建设力度,建成大型青花瓷壁画《山水泉城》、铜浮雕壁画《凤鸣历山》、《儒行天下》、市场仿古特色街、英雄山文化市场展览馆等标志性项目。本报记者 芦金亮 通讯员 兰青松 杨波
新闻推荐
本报11月13日讯(通讯员 陈强)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作为开展民主评议党风政风行风工作的重要内容,今天下午,济南市外办召开服务对象座谈会。市外办汇报了外事服务工作和党风廉政工作开展情况,...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