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孙先凯
济南冬天的大明湖晴光潋滟,水波徐徐。“扶手、高揖、俯拜,扶手、高揖、再拜,扶手、高揖、三拜……”湖畔的省图书馆大明湖分馆尼山书院博艺堂里,尼山书院志愿者颜力正带着二十几位学生向先师孔子行拜孔礼。这是尼山书院志愿者组织的“尼山书院第二期少儿国学经典诵读班”的开班仪式。
今年5月12日,文化厅正式印发《关于在全省创新推进“图书馆+书院”模式建设“尼山书院”的决定》,在全省创新推进“图书馆+书院”新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为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尼山书院面向社会招募热爱传统文化,并愿意为传播传统文化贡献自己力量的热心市民,成立了“尼山书院志愿者服务队”。颜力便是山东省图书馆尼山书院志愿者中“普通”而又“特殊”的一员。
志愿服务“发端于心”
“当时也没有多想,就是因为自己对国学的热爱,就申请成为一名志愿者,没想到现在志愿者成了我的主要工作。”颜力对记者说。说他普通,是因为他和其他志愿者一样为尼山书院的日常工作服务;说他特殊,是因为他是省图尼山书院唯一一名全职志愿者。
在此之前,颜力当过计算机教师,从事过IT行业的工作。自去年开始,他专心于自己的国学爱好。在自学国学和教孩子国学的过程中,对国学的教育有一点感悟,“国学教育才是传播国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正途。”“看到省文化厅的尼山书院建设规划,看到尼山书院在招募志愿者,我想这就是我本心所向往的工作。”颜力说。
颜力作为尼山书院的全职志愿者,始于8月27日许嘉璐先生对尼山书院的访问。他与招募的其他6名志愿者一起,圆满完成了许嘉璐先生对尼山书院访问的外围服务任务,为志愿者的工作开展开了一个好头。在接下来的四个月时间里,颜力组织志愿者参与了中国历史文献学会年会成员参观尼山书院活动、山东省各地图书馆尼山书院参观活动、山东省国学公开课开讲活动、国学专家宣讲日活动等大型活动,参加了42次公益讲堂和国粹体验日服务。每周都是工作七天,而且越是周末,颜力的工作会越繁忙。
国学诵读班圆“志愿梦”
“从前有一个人晚上从大山回城市,在路上迷路了。他听到一个声音‘你捡两颗石子吧,它会有用的。’这个声音说了好多遍,他听烦了就捡了两颗。到了早上,打开手一看,石子变成了金子。这时他后悔了,他在想,‘为什么不多捡几颗石子呢\’。”于思浩小朋友复述了上一次课听到的一个故事。
“其实,这个故事的涵义是石子就代表了国学。当你发现国学真的有用的时候,你就会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多学一些国学。”颜力向孩子们解释道。很多孩子家长也都赞同地点了点头。
“‘童蒙养正\’是重要的教育思想,而诵读国学经典是最好的养正手段。对现实教育问题的严重关切,对教育的‘全面性\’及‘本质性\’的思考与追求,我们决定举办尼山书院少儿国学经典诵读班,带领孩子诵读国学经典。”颜力谈到志愿者创办国学经典诵读班的初衷。第一期的少儿国学经典诵读班开了8堂课,主要诵读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唐诗宋词》等国学经典,诵读班孩子的国学素养得到极大提高,很多孩子养成了每天听、读、背国学经典的良好习惯。
少儿国学经典诵读班第二期主要诵读《易经》,记者边听课边担心高深的《易经》能否为孩子们所理解。颜力解释道:“我们的诵读班以读经典、听经典、背经典为主,以理解经典为辅。根据孩子们现在的特点,希望他们能更多地感受国学的氛围,由外而内地影响他们。”孩子的家长李金玲也非常认可这一点,她说:“我觉得这种国学的氛围比孩子能掌握多少国学知识要重要,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等她将来长大了,她对国学的理解能力就会加深。从小有这样一种学习国学的经历,这种体验会陪伴她一生。”
“当志愿者这几个月来虽然比我预想的要累,但是成功主办了少儿国学诵读班。对我来说,实现了国学从孩子抓起的梦想,使一批孩子受益。这是给我的最大奖励。”颜力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志愿服务获得“双向提升”
6月18日,山东省图书馆尼山书院发布志愿者服务队招募公告。截至目前,省图尼山书院现在已经有28名志愿者。“志愿者大多数是国学的爱好者,他们都乐于奉献自己的时间参加服务活动,在志愿服务中提升自我,也找到了团队的归属感。”颜力说,“这些志愿者是将来继续推进服务的深厚底蕴。”
据了解,尼山书院的建设要求“不新增人员”。这样一来,志愿者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用颜力的话来说,志愿者是尼山书院建设“冲在一线的小兵”。志愿者工作的对接,志愿者的培训和志愿活动的经费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颜力认为更困难的是志愿者工作的理顺,“志愿者的活动可以说是一片白纸,很多事情都需要我们谨慎地去摸索,我们有时候不知道如何才能把事情做得符合要求。没有规则、没有经验,坚守服务的本心就成了我们做事的原则。”
谈及志愿活动的将来,颜力认为参加了尼山书院诸多活动且有一定国学基础的志愿者完全可以发展成为尼山书院的骨干教师。“我们的志愿者大多数是国学的爱好者,在志愿工作中懂得了活动的路数,加以培训完全可以成为接地气的骨干教师。”
新闻推荐
□通讯员孔进文达玮记者姜宏建报道本报济南12月18日讯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和山东省医改“十二五”规划要求,从2015年起,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将由每人每年35元提...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