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生死存亡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近年来,部分市属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陷入困难,职工生活窘迫。这一问题长期存在,不仅影响制约着全市整体经济发展,也事关众多国企职工的切身利益。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济南市委、市政府把44家市属困难国企帮扶解困作为“自选动作”,出台了《关于推进市属国有困难企业帮扶解困和改革发展工作的实施意见》,并确定了“四个一批”的工作思路,扑下身子,下大气力,帮助这44家困难企业摆脱困境,切实解决企业职工的生活问题。
□本报记者牛远飞
下岗职工再上岗
济南诚创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滨最近很忙,考察汽车美容市场、装修快餐店、组建物业管理团队……主抓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他给外人的感觉有点“不务正业”。其实,在赵滨看来,率先完成帮扶解困目标的诚创公司,当下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尽可能多地创造就业岗位,让更多原企业职工实现再就业。赵滨表示,为整合资源加快帮扶进程,济南市国资委于去年组建成立了诚创公司,主要是承接一机床下属5户困难企业。按照“四个一批”方案,企业列入“一次性安置职工解决一批”序列。
记者走进位于郎茂山路的济南诚创资产经营有限公司院内,没有想象中的厂房和车间,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正在装修的特色服务小店。“实现再就业的职工每月赚两千多块钱工资,生活有了奔头。”济南诚创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张春告诉记者,近几年企业背了一身债,生产经营全部停滞,待岗期间,多数职工每月只能领取一百多块钱的生活费,全家糊口都成问题。“帮扶真是一场及时雨!”张春介绍,职工在拿到解除劳动合同安置补偿金后,企业又提供了再就业岗位,大家非常珍惜眼前的工作机会。
记者了解到,在帮扶解困中,18户企业一次性安置职工退出工作已完成。先后累计安置职工1583人,其中,采取协商一致签订解除劳动关系协议安置职工1097人,及时足额支付经济补偿金和其他安置费4290万元,支付社保费6594万元,企业自筹资金解决职工内债2146万元;对不愿或不能解除劳动合同、年富力强、具备一定技能的职工,妥善安置到集团其他岗位实现再就业486人。
战略重组迎新生
李强是原大易公司一厂的退休职工,他见证了大易公司的兴衰,“我们厂曾经是济南造纸的代表,作为中国最早的造纸企业之一,新中国第一套人民币是用它生产的钞票纸印制的,周恩来总理还亲自选定该厂生产的画报纸作为《人民画报》专用纸,曾为济南市的经济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
由于合资失败等诸多原因,企业一落千丈,大批员工下岗,李强也是其中之一。“因为身体状况及年龄的原因,无处打工,生活非常困难。先后几次住院治疗,花费十余万元,总算保住了性命,但已是债台高筑。”李强激动地说,“对困难企业进行帮扶,像我一样的困难职工是最大的受益者,企业一次性把剩余的六万多元医药费全部发放到我手中,我再也不犯愁了。”
济南大易公司工会主席田培军介绍说,大易公司被列入战略重组发展一批的企业,目前公司已完成金融债务和解、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职工股回购等基础工作,出具正式资产评估报告,研究拟定了重组和整合的新路子。帮扶工作开展以来,仅拨付给下属的鲁丰公司的资金就高达1294.7万余元,惠及6000多人次,使职工深深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及温暖。
此外,与大易公司情况类似的东风汽车厂、美术总厂等企业也已完成财产审计工作,资产评估、债务和解、重组改制方案、职工安置方案等工作正有序推进。其中,东风汽车已完成资产评估,为战略重组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休眠”的企业焕发活力
“2013年8月29日“这一天,让山东小鸭集团董事长周有志终生难忘。“那天,市委书记王敏深入到困难企业,在山东小鸭集团主持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困难企业职工代表的意见建议。”周有志回忆说,至此济南市对困难企业的帮扶正式拉开帷幕。
帮扶解困以来,小鸭集团得以“减负”,企业的资源得到了整合,一些小的企业退了出去,保证了主业的健康发展。利用茶叶市场上下游的区位优势,集团下属的螺钉厂整个厂区将变身为茶文化博览园,预计明年五一新茶上市时开业。今年小鸭滚筒洗衣机出口美国,明年新一代滚筒洗衣机也将推向国内市场,这些都是帮扶解困所带来的成果。小鸭的精工目前已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技术在中国的车轮装备和车轮行业达到前两名。
在这次帮扶解困工作中,小鸭集团被列入调整改造搞活一批的企业。为了让小鸭能够甩掉沉重的历史包袱,济南市委市政府划拨专项资金解决职工工资、养老保险、医疗费等五项内债,“现在的小鸭,职工精神振奋、工作热情高涨,无论是产品研发、市场开拓还是生产管理,均实现了新突破,企业发展有了新起色。”周有志充满信心地说。
拖欠近20年的医药费解决了
11月26日一早,记者来到济南第一棉纺织厂。走入办公楼时,看到好多人聚在一起谈天,从他们中间还时不时地传出笑声。接待记者的厂长王建平说:“我们这几天一直这么热闹,职工们都是来‘办喜事\’的。”原来,11月5日一棉正式进入政策性破产程序,职工们也如愿领到了补偿金,“这个月职工们已陆续领到了钱,多的能拿到十几万,大家都比较满意!”
今年初,济南第一棉纺织厂被列入四个一批中的政策性破产企业,济南市委市政府筹集巨资将彻底解决职工的内债,安置分流职工,并将给与合理的安置费补偿金。“当初,我们下岗职工2200余人,我每天面对的多是愁容满面、生活拮据的下岗职工,作为企业的当家人,既了解我们职工的困难,又同情我们职工的处境,但又因企业无力解决所面临的窘境备感无奈和困惑,每天在矛盾和困惑中煎熬。”王建平深有感触地说。
女工蔡静告诉记者,当初知道有了帮扶政策,职工在期盼的同时,也曾有过疑虑,企业的欠账这么多,所需要的解困资金数额又很大很大,不知能否按照帮扶进度尽快兑现解决,“当拖欠报销近20年的医药费终于得到解决时,职工兴奋得像过年一样。”
目前,经过济南市中院、工作组、有关部门的不懈努力,部分企业破产前期基础工作得到有效推进。齐鲁化纤集团4户政策性破产企业、济南味精厂等6户企业完成了破产前各项准备工作。
新闻推荐
□路静报道本报济南讯服装设计专业是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名校工程重点建设专业,从2014年9月份开始,工贸系推行“真题真做”实践教学改革,开启了校企合作新模式:不再让毕业设计题目仅仅...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