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管服务进社区”活动走进泉城广场。
发放廉租住房补贴1522户627万元;实物配租完成审核受理家庭418户,完全实现“应保尽保”;2013年度全区2927户居民获得公租房配租资格证,今年又受理公租房申请3400余户……这些都是近年来历下区在改善住房保障服务方面的成绩单。
作为历下区“1510012”民生工程的责任单位之一,让居民“安居、乐居”始终是历下区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的工作目标和宗旨。今年来,他们紧紧围绕建设繁荣文明首善之区的奋斗目标,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深入开展“五服务”活动,全面落实全市住房保障惠民政策,把“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贯彻到住房保障、房屋维修、房产交易等各项职能工作之中,持续深入地进行服务创新,开展了多项以“主动服务、感动服务”为内容的便民服务活动,搭起了政府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一房一档 维修直管公房
当好群众的房屋管家,让群众住的安心、舒心,是关乎民生的切实之举,随着市房管局“五服务”活动的逐步推进和全区民生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直管公房的维修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历下区老旧平房主要集中在明湖路以南、泉城路以北的老城区,房屋建成年代久远,大多数房屋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损。辖区范围内还有不少简易楼房,大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楼内设施老化比较严重。根据这些情况,历下区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指导各房管所于年初对辖区老旧房屋进行拉网式排查,并采用“一房一档”的模式为每座老房子制定“健康档案”,将房屋的建设时间、普查情况、维修历史、隐患部位等一一记录备案,加强对房屋的动态监控,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维修方案,然后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加大维修力度,对老旧平房采取大修、翻建等方式,维修一处解决一处。对简易楼采取楼顶大修、上下水管道改造、电路线路改造、墙皮脱落处理等工程,既解决了住户的住用安全,又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
每年汛期,房管所工作人员都对“房屋档案”中的老旧房屋实施重点监控,强化危漏房屋的维修工作。今年他们在入户勘查中发现曲水亭街2、4、6号院里的房子屋顶苇箔塌陷、墙体风化严重,必须要及时进行大修翻建。他们立即制定了详细的施工计划,克服工程周边房屋密集、道路狭窄、大型工程车辆无法进入等困难,仅用一周的时间,完成了3个院内160多平方米危漏房的翻建工程,确保了居民的汛期安全。今年以来,历下区共大修翻建平房179处,建筑面积7829.59平方米;简易楼综合维修10幢。共投入资金700余万元,已完成全年计划,使辖区居民的居住环境有了较大提升。
加班加点 保障公租房申请
由于今年公共租赁住房实施了“公廉并轨”,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所以在公租房申请方面,工作强度更高。
9月2日,全市2014年度公租房申请工作一开始就出现“井喷”态势,申请人数持续激增,甚至出现了连夜排队取号的现象。历下区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增设临时受理窗口,调配骨干力量充实到受理窗口;所有窗口工作人员早上提前一小时到岗,引导群众排队取号;延长工作时间,推行午间不间断工作制,做到“当日事当日办”,确保工作有序进行,2个月的时间共审核收回3400余份。
在具体工作中,历下区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摸索出了“121”工作法。配强“一”支队伍,抽调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熟悉计算机技术的工作人员,从事受理审核工作;分设“两”个审核组,将申请家庭以外来务工和本市户籍家庭作为分类依据,分别进行审核,每组配备5名工作人员,分别负责资料审核、疑难件处置、电脑录入三个环节;落实“一”个责任,将责任落实到人,要求一次审核到位,既保证审核质量,又确保了工作效率。
创新方法 提高服务水平
服务群众,有好方法才有好效果。早在1999年,历下区就成立了全市第一条房屋维修热线,安居热线始终把“拨得进、接得快、效率高”作为窗口服务的3项“铁律”,向市民提供全天24小时水、电、暖等房屋应急抢修服务,15年来共受理群众来电14万余次。
2013年4月,为进一步规范维修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安居热线在全市房管系统首次推出了维修服务4S标准,承诺对今后的维修工程实行“四位一体”的标准化服务,即从维修服务(Service)、材料供应(Spare part)、回访反馈(Survey)及居民满意度(Satisfaction)等四方面进行明确规范,要求每一例维修工程都要做到“服务高效化、材料国标化、回访制度化、服务满意化”,让居民安住无忧。
此外,历下区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还通过开展多项主题惠民活动,走进社区、走进企业,将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为广泛宣传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职能和政策,组织各业务科室先后30多次走进泉城广场、佛山苑、甸柳、明湖等社区,开展“服务群众进社区”现场咨询活动,同时还借助街道办事处的滚动屏幕宣传平台,将政策宣传搬到百姓“家门口”,以便市民及时了解相关政策信息;针对公房管理的难题,制定了“联合会诊工作法”,举全局之力,协调配合、分类分步处理、规范工作流程,真正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为方便群众业务办理,房产交易大厅推行“七天工作制”、“延时、错时、预约、上门”等多项服务,并在接待、收件、审核过程中采取“一体化”办公、“一条龙”服务,简化了办事程序,缩短了办事时间,省去了群众来回奔波之苦和排队等候之烦;住房保障科配置了“流动服务车”,采取全方位陪同代理式工作方式,为低收入家庭提供零距离上门服务,受到了群众的欢迎;针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特点,开通了济南市房管系统第一个微信服务平台——“历下区住房保障管理局微信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搭建与老百姓之间的沟通渠道,让老百姓能随时随地掌握各项房管政策、便民服务信息等动态,努力打造群众身边的服务型房管。(本报记者 黄佳杰 通讯员 吴纪兖)
新闻推荐
盐业连锁超市中出售的食盐。(郝倩 摄)2011年“抢盐风潮”(资料图片)在12月23日刚刚结束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上,第七版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已进入最后协调批准程序。该方案规定从2016年起废...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