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济南新闻 > 正文

济南市级出租车品牌车队泉城“小红帽”明年要赶超青岛“红飘带”车轮播洒城市文明

来源:济南日报 2014-12-19 16:50   https://www.yybnet.net/

“有些出租车上面咋戴了个‘小红帽\’呢?”最近,有细心的市民发现,泉城街头多了一些“红顶灯”出租车,在喧闹的车流中显得格外醒目。

这些“小红帽”并非新增的出租车,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泉城的士!作为济南首支市级出租车品牌车队,明年1月5日,“泉城的士”即将迎来自己两周岁的生日。

两年来,“泉城的士”车队成员牢记“服务乘客、奉献社会、传播文明、彰显品牌”的宗旨,在为乘客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同时,致力于奉献公益事业,帮扶弱势群体,传递社会正能量,150辆光洁如新的出租车,150名有着极强荣誉感和高素质的出租车驾驶员,共同为泉城精神文明建设增添上一抹亮色。

一座城市的文明与进步,离不开公共服务行业文明意识和道德水平的提升。在一次次的默默付出与奉献中,“泉城的士”如同一缕阳光,为那些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送去了光明和温暖;“泉城的士”所及,每一处都播洒下文明的种子,向省城出租车行业乃至全社会传递积极向善的正能量。展望明年,“泉城的士”已经把赶超目标对准省内出租车行业品牌——青岛的“红飘带”,他们立志苦练内功,外树形象,争当全省出租车行业规范服务、奉献公益的典范。自我激励

目前,济南市区有37家出租车公司,不少公司已建立自己的品牌车队,为社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公益服务。“泉城的士”成员都是从20多支品牌车队成员中“优中选优”选拔出来的,可以说,“泉城的士”150名驾驶员代表着济南出租车行业服务的最高水平。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郭泗镇、“全国文明出租车先进驾驶员”杜忠远、“山东省见义勇为先进分子”刘铭娥、“齐鲁文明交通之星”冯加刚……一大批知名的优秀驾驶员纷纷汇聚到“泉城的士”旗下。

“让乘客满意只是我们的最低标准”,“泉城的士”大队长郭泗镇说,车队成立以来,始终遵循“服务乘客、奉献社会、传播文明、彰显品牌”的宗旨,统一工装,统一佩戴标牌,下一步还将统一领带,以楷模的形象、榜样的力量传播正能量,来提高全市出租汽车行业的整体服务水平。

来自永昌出租公司的刘铭娥是济南为数不多的“的姐”代表,作为“泉城的士”一名中队长,刘铭娥细腻、温馨的服务,给无数乘客留下了深刻印象,也成了不少乘客的“知心人”。家住山大路附近的张女士今年80多岁了,身体不好患有心脏病,三天两头就要去趟医院,可是出门打车让她和儿女们很犯愁。自从坐过了刘铭娥的车后,老太太的出门任务便被刘铭娥主动“承包”了。

刘铭娥的车在业内是出了名的干净,连发动机她都恨不得天天擦,时间一长,老太太还就真离不开刘铭娥了,隔三岔五就要给刘铭娥打个电话拉拉家常。老太太还让自己的儿子给市政府写了封信,专门对“泉城的士”的优质服务提出表扬。

几乎每个“泉城的士”成员都有过刘铭娥这样的经历,一次普通的客运服务过程,往往转化成他们帮助乘客、影响乘客的“善缘”。每位“泉城的士”成员的手机里,都留存着很多渴望得到社会关怀的人的电话号码,从某种意义上说,“泉城的士”就是这些人内心的那缕期盼已久的阳光。贵在持久

雷锋曾经说过,做一次好事容易,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对待弱势困难群体,“泉城的士”从一开始便树立了长期跟踪服务的决心与信心。

2012年底,就在“泉城的士”车队筹备之时,身患尿毒症的莱芜市民孙女士独自来济南看病,人生地不熟的她恰好坐上了车队成员冯加刚的车。在交谈过程中,冯加刚得知她家庭困难,每周还要来济透析三次,便主动提出以后免费接送她去治疗。

车外天寒地冻,孙女士的内心却感到暖烘烘的。“泉城的士”车队很快兑现了承诺,队员们一口气将接力时间表一直排到了次年5月份,还自发地为孙女士捐款。“是你们让我看到了生命的曙光!”2013年3月,饱含热泪的孙女士把一面绣有“助人为乐、爱心接力”的锦旗亲手献给了泉城的士车队。

2013年1月16日早上6点,济微路附近的山东省特殊教育中等学校门口一下子停了30辆“泉城的士”。原来,为了让在校就读的残障学子顺利地回家过年,“泉城的士”主动承揽起送孩子们前往火车站、汽车站的任务。的哥们帮孩子拎着大包小包走出了宿舍楼,送走一批孩子后又返回来接第二批。

学校校长王雯激动地说,学校里都是一些聋哑、视障、肢体残疾的学生,每年放假,孩子们的回家问题一直让学校压力很大,有些孩子甚至连挤公交也很困难。“泉城的士”的义举,体现了出租车驾驶员的社会责任感。

让孩子们感到惊喜的是,2014年春节前夕,他们再次迎来了“泉城的士”,再次感受到了被帮助的温暖。今年年底,“泉城的士”正式将山东省特殊教育中等学校列为车队服务基地,接送特教学校孩子们回家过年将成为“泉城的士”的传统,一棒一棒接力下去。

“扶残助教、爱心奉献”、“扶残助残人心暖、无私奉献美名传”、“无私奉献、大爱结对;爱心无价、精神可嘉”……两年来,“泉城的士”送出了一颗又一颗爱心,收获了一面面印着烫金大字的锦旗。精神收获

细致周到的服务加上三天两头参与公益活动,“泉城的士”队员们的收入普遍受到了影响,不过他们很少有怨言。“泉城的士”大队长郭泗镇说:“以前每月能赚四五千块钱,现在我一个月也就赚不到三千块钱,虽然收入降低了,生活质量下降了,但精神世界丰富了,特别是当看到被帮助者那一个个感激的笑脸,我觉得做的一切都值了。”

历下区文东街道办事处社区内有近50名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和孤寡老人,平日里“足不出户”。“泉城的士”与文东街道办事处联合,免费搭载这些残疾人和孤寡老人游览了西客站片区,眼前一幅幅美景让这些平日里难得出门的居民真切感受到了济南的飞速发展。有的残疾人居民已经十几年没走出过社区,此番看到济南发生的巨大变化,激动地难以自已。“真没想到,这辈子还有机会走出家门,再看一眼泉城的美景”,一位残疾人激动得眼睛里噙满泪水。

随着打车软件风潮席卷全国,老年人打车难题日益突显。“泉城的士”成员率先向全市的哥的姐发出倡议:抵制打车软件召车,优先搭载扬召乘客,特别是老年乘客。“泉城的士”一中队队长何华友跟记者说起一件事。一天上午,何华友驾车经过市中心医院门口,只见一对老年人互相扶持着,颤巍巍地站在路边不时扬手召车,一脸焦急与无奈。尽管这时路边还有其他人在召车,何华友还是主动将车停到了老人跟前,搀扶他们上了车。路上一聊何华友才知道,两位老人都已年近九旬,从10点半开始一直打车,等了快1个小时都没打上车。临下车时,何华友主动提出免除两位老人的打车费用,可两位老人非常“固执”要交费,非但如此还硬塞给他更多的车费。

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这是每一位“泉城的士”成员最乐意做的事情。2014年7月19日,为救助白血病患儿小简宁而发起的“爱心西芹”义卖活动现场,“泉城的士”队员们排成整齐的队伍捐款,在平时的运营当中,他们也当起了“劝募志愿者”,动员每位乘客向小简宁献出爱心,不让一条鲜活的生命过早凋零。传播文明

“‘泉城的士\’能够凝聚起全社会的道德力量,是倡导社会文明风气、传递城市正能量的一支重要力量”,济南市交通运输局城市公共客运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崔冰表示,中心一直全力支持并鼓励“泉城的士”投身社会公益事业,为加快建设美丽泉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出应有的贡献。

“泉城的士”品牌车队整体标志形象由济南市的市花荷花和济南的标志性建筑泉标组成,“泉城的士”大队长郭泗镇介绍说,荷花中间的“红心”代表着车队的用真心来打造济南的窗口形象,用爱心来支撑车队的服务理念,下方的红飘带上镌刻着“服务、奉献”,正是要把这一宗旨传播得更远更长。

将社会正能量通过“泉城的士”传递给更多的人,这是“泉城的士”每个成员最大的愿望。“我们的力量终归是有限的,如果我们的行动能够影响到更多人,那么这股力量就会无限大。”按照郭泗镇的想法,现在150个主班司机能影响150个副班司机,300个司机每天就能影响近万名乘客,近万名乘客再去影响自己的家人、朋友……“如果每个人都能积小坚持,我们的生活不就时刻充满正能量,形成蒸蒸日上的美好局面了吗?”

在山东,青岛出租车品牌车队“红飘带”的名

声早已响遍全国,“泉城的士”早在成

立之初,便将赶超的目标对准“红

飘带”,如今,经过两年时光

(砺的“泉城的士”,已经

有了充足的底气向“红飘带”叫板。“‘红飘

带’一直是我们学习

的榜样,我们也同

样有信心,在不久

的将来超越他

们”,郭泗镇自豪

地说,他始终有

个想法,就是让济

青两地出租车品

牌车队能够来一次

类似服务大比武之

类的交流活动,看谁的服务更到位,谁的公益事业做得更好,鼓励更多出租车驾驶员加入奉献社会的行列,让出租汽车行业永远盛开道德与文明之花。(本报记者 张铮 通讯员 王玲)﹃泉城的士﹄济南首支市级出租车品牌车队

2013年1月5日,济南市交通运输局举办隆重的“泉城的士”品牌车队组建仪式,副市长王新文出席仪式并为品牌车队授旗,标志着济南市首支市级出租车品牌车队正式成立。所有成员加入时都经过了严格筛选。驾驶员必须上一年服务无投诉、无违章,无交通违法记录,上一年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等级为AAA级。

“泉城的士”荣誉称号有效期为一年,车队实行动态管理。有效期届满前,由出租车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复核,复核不合格的取消荣誉称号。“泉城的士”荣誉称号被撤销的,其智能顶灯由客管中心收回,3年内不得申报行业品牌车队。

除日常服务乘客、奉献社会公益事业外,“泉城的士”还承担着应急、抢险及城市重大活动用车的重要职责。2013年10月26日,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在济南圆满闭幕,在为期16天

的艺术节期间,“泉城的士”在市客管中心的指导组织下,开展了一系列志愿服务,包括迎送观众、关爱老人、免

费接送残疾人、拥军爱民、学雷锋树新风等,体现

了济南热情好客、尊老爱幼的民风,得到了

社会各界广泛称赞。

新闻推荐

50名科技工作者荣获济南市青年科技奖

本报12月20日讯(记者 许凯 通讯员 施泉玉)近日,第十届济南市青年科技奖专家评审会在市科协召开。经济南市青年科技奖评审委员会评审、济南市科协决定,50名来自理、工、农、医4个专业的科技工作者...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济南市级出租车品牌车队泉城“小红帽”明年要赶超青岛“红飘带”车轮播洒城市文明)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