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济南新闻 > 正文

落好“关键子” 下活“整盘棋”——“深改元年”济南全面深化改革综述(二)

来源:济南日报 2014-12-18 16:51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王彬

(一)“我在平阴开发了一个房地产项目,原来办手续经常要往市里跑,现在审批权下放了,在县里就能轻松完成。”作为一家房地产公司的项目经理,刘健深切感受到了审批权力下放带来的便利。2013年,济南市向县(市)区下放审批权限166项,今年又继续下放土地审批、企业注册、项目审批等事项,切实提高经济运行效率,让市民能少跑腿多办事。

简政放权,减压松绑,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济南市一步步开启了“破冰”之旅。

2014年是改革起步年,开好局,起好步,意义重大深远。一年多来,市委、市政府及时研究改革过程中的新课题,厘清主次,把控节奏,从最急迫的事项改起,从百姓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先导,发挥其牵引作用,为全面深化改革创造条件、提供动力,确保改革大局有序稳健推进。

落好“关键子”,下活“整盘棋”。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引领下,济南市确定的今年62类改革任务已全部启动,承担的21项国家级改革试点、20项省级改革试点正在积极推进。民主法制领域和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农村综合改革、行政体制改革、城乡建设管理和生态建设体制改革、经济体制综合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社会事业领域改革、财税金融体制改革都已取得初步成效。

(二)牵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可以有力促进其他领域深层次矛盾的化解,促进其他领域改革的协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就全面深化改革而言,只有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才能走活改革“整盘棋”。

年初,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改革“46条”。在推动改革发展各项工作中,首先强化的意识就是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该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该放的权一定要放足、放到位,坚决克服政府职能越位、错位、缺位现象。

如何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一系列简政放权的举措正推动着政府转变职能,激发了社会和市场活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松绑”,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改革红利。

——工商注册登记制度改革,大大激发了市场活力。今年1至11月,济南市新登记市场主体90849户、注册资金1077.56亿元,分别增长63.91%和239.29%。

——行政管理事项调整,让企业和市民少跑腿。今年以来,济南市调整减少行政许可项目30项、行政备案27项、行政确认9项、审批要件148项,继续保留的行政许可项目143项、行政备案107项、行政确认180项。

——推行“两集中两到位”措施,制定了《绩效考核办法》、《网上运行管理办法》,实行审批“倒计时制”,将企业注册审批时限由14天压减为6天,进一步优化了办事程序,提升了服务质量。

——取消或免征行政收费35项、降低收费标准20项、转为经营服务性收费5项,完成21个部门处罚事项和修订裁量标准的审查,提升了依法行政的规范化水平,在全心服务群众、服务企业上见到实效。

——出台《济南市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明年一季度正式向社会公布”的目标,把政府权力关进制度笼子。

经济体制改革着眼于使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而提升经济内生动力,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以改革姿态进入新常态的泉城经济,增长质量正在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在厘清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后,接下来需要做的是如何建立一个积极有为的现代服务型政府。 济南老工业基地搬迁改造正在积极推进。一方面通过规划策划,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自愿”的原则,把一些企业搬迁到黄河以北或其他工业园区,促进企业产业集聚发展。另一方面引导扶持一些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加快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层次。同时,在搬迁空出的土地上进行新兴产业培育、生态环境治理、棚户区及城中村改造等,力争将东部老工业区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商的新城区、带动东部新区和滨河新区发展的新引擎。

一张规划蓝图,让人们对济南东部的发展产生了更多期待,也让搬迁改造的工业企业迎来了新的机遇。

现代服务型政府,就要通过发挥政府的规划引导、政策扶持、运行监测和运作扶持等职责,让经济社会既有活力,又有秩序。

这两年来,济南市利用土地、税收、节能环保、投资强度等一系列约束条件,加快淘汰“两高一剩”产能,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并为此出台《关于工业建设项目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实施意见(试行)》,加紧编制全市产业地图。山东天岳成为济南经济领域的“明星”,新材料产业园崭露头角,长清环保产业园渐成规模……

加快路、桥、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开发区建设管理,推动重点片区开发建设,实施三年突破平阴、支持商河跨越发展、加快长清融入中心城区、支持济阳建设北跨产业发展区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以及坚持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招商模式……一项项举措的背后,都有一个“有形之手”,就是政府积极履职尽责、发挥优势,协调指导服务经济发展。

(四)财税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已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重要线索。

在财税改革中,济南市积极整合、盘活资金,把有限的钱用在刀刃上。通过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济南市盘活存量资金2.5亿元,并全部用于急需资金的重点事业支出。为整合分散在各部门的财政资金,济南市成立了济财控股集团。目前集团实收资本17.56亿元,已拥有12家子公司,参股中小企业30多家,吸引社会资本8亿元,为更好地通过股权投资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实体经济搭建了平台。

让人民过好日子,政府就要带头过紧日子。为此,济南市压缩“三公”经费,并加大公开力度。5月30日,市级财政及各部门支出预算全部细化公开至功能分类的项级科目;6月30日,11个县(市)区本级政府预算和相关部门的部门预算、“三公”经费预算首次公开。通过预决算公开,进一步提高了财政透明度,提升了依法行政和依法理财水平。

济南市还出台了《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指导目录》,为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提供了指导性意见,带动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提高了政府支出效率。

推进城市供水价格改革、利用工业余热治理雾霾优化环境、启动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研究工作……在推进财税改革的同时,济南市还深入推进资源价格改革,以价格杠杆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五)作为省会,国企众多是济南的显著特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济南市从国有企业产权结构、经营机制、转型升级入手,推进一系列改革措施,激发着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关于进一步深化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意见》、《市属国家出资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市属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综合考核评价办法》……一系列已经出台或正在制定的文件,为国企改革拟定了路线图。

结合济南实际,持续推进市属国有困难企业帮扶解困和改革发展工作,并成立44个帮扶解困、改革发展协调组进驻困难企业。目前,已基本完成18户企业一次性安置职工退出工作,累计安置职工1583人,清偿了职工内债,支付了职工医保、社保、经济补偿金和安置费用。经过资源整合、调整改造,部分困难企业还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除此之外,济南市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已完成了对市属国有企业股权(产权)构成情况和分布情况的摸底工作,正在逐户讨论实施混合所有制的方式。

(六)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也迫切需要统筹推进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其他领域的改革,实现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相互协调、相互支撑。

(七)“济南首次将党风纳入民主评议。”在10月15日召开的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李本海对济南启动的新一轮民主评议党风政风行风工作进行了发布。消息一经公布,便引来社会各界的“点赞”声。

改进科学发展综合考核,淡化经济总量考核,加大资源、环境、民生等方面的考核权重,解决好唯“GDP”问题;扎实做好超职数配备和提前离岗整改工作,消化超配干部322人,占总数的59.85%,年底前全部完成整改任务;对640名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或领取报酬、140名干部在市级行业协会商会类社会组织兼职等进行清理规范,对190名交流干部的行政关系、工资关系进行迁转清理……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强保证。一年来,济南市深入推进党建制度改革,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八)8月26日,全市乡村扶贫解困工作全面启动,100个特困村派驻“第一书记”和工作组已进驻到位,通过改革创新、帮扶发展等措施解决贫困户生产生活困难,促进农村落后面貌改善。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力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破冰,基本经营制度不断完善,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加快建设,城乡一体融合发展……在农村,改革真正激活了土地资源,发展获得空间、农民得到实惠。

(九)社会事业改革、文化体制改革、民主法制领域和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相关重点领域的改革,让泉城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越来越清晰,脚步越来越稳健。

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缩小校际间教育教学水平差距,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就餐条件改善工程,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孩子带来起跑线上的公平;加快公立医院改革,将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基本医药制度实施范围,鼓励社会办医,将医疗救助水平提至60%,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让百姓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社会事业领域的改革,让群众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红利。

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和加强改进新闻监督工作、筹建“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山东)交易中心”和济南文化产业基金、制定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意见……文化体制改革为文化强市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探索完善地方性法规专项调研论证实施情况报告、完善立法工作机制、制定出台市人大常委会专项工作评议专题询问办法……民主法制领域和社会治理体制改革为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保障。

(十)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牵动千家万户。从经济建设到行政管理,从文化发展到社会领域,从生态文明到党的建设——各项改革协调配合、彼此呼应,改革的风潮激荡在千年古城济南,济南市正在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泉城特色的全面深化改革之路。

新闻推荐

济南报业集团银座家居北园店专场内购会元月3日开启

面对物价的水涨船高,各位业主你的预算超支了吗?装修房子,过好日子,能省则省,但装修的有品质、能放心,更是需要考虑的。逢岁末年初、济南报业集团人才公寓——报业文苑即将交房之际,济南报业集团联合...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落好“关键子” 下活“整盘棋”——“深改元年”济南全面深化改革综述(二))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