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季末、年中和年末,各银行为应对考核和做出漂亮的报表,使出各种手段拉存款,让存款数瞬间飙升,次月又如潮水般退去。这种“冲时点”的怪象从2008年以来已成为中国银行业的一道“特殊风景线”。为遏制这种存款“冲时点”以保贷款较高增长的行为,央行等3部门9月出台新规予以约束。其效果虽有待观察,有关讨论却已在业界内展开——
9月12日,央行、财政部、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商业银行加强存款稳定性管理,约束月末存款“冲时点”,规定“月末存款偏离度不得超过3%”。对于“超标”银行,将依据不同情况给予暂停准入事项3个月以上、降低年度监管评级乃至更严重的惩罚。
尽管因为此项新规目前没有经历一个完整的考核周期,其效果还有待观察,但业界已有新规能否有效降低融资成本,以及放宽甚至取消与新规看似矛盾的存贷比限制等的讨论与呼声。
银行新增存款15年来首次下降
以往每到季末、年中和年末的时候,很多手里有钱的私营业主等“优质客户”会接到中介甚至银行客户经理的电话,吸引他们的是“冲时点”的高息存款。济南市某股份制商业银行工作人员说,这大多是在熟人之间进行的,存款规模动辄上百万、上千万元,作为普通储户到银行前台是咨询不到此类信息的,这几乎已成业内“潜规则”。
业内人士介绍,商业银行存款冲时点的目的是保贷款的较高增长。在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投放依然受到存贷比不得超过75%的限制。存款之所以在季末冲时点,而非每个月末都冲时点,主要是因为目前各方面对商业银行存贷款的考核基本上都是以季度为主,特别是作为上市公司的银行,按照规定需要每个季度披露一次信息,这对季末达标的要求带来更大压力。
有消息称,此次新规的出台是为解决“冲时点”导致的反映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M2增速上下乱蹿,以至于失真的问题。而银监会新规除约束其存款“冲时点”行为外,还希望能够借此减缓季末的流动性波动,帮助货币利率平稳下行,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新规的约束作用已经显现在三季度数据上。来自人行济南分行三季度的数据显示,9月末,全省本外币存款余额69313.6亿元,比年初增加5946.5亿元,同比少增1416亿元。央行数据也显示,15年来银行新增存款首次下降——9月份最后一天人民币存款新增6998亿元,同比少增4342亿元。而上市银行三季报显示,16家上市银行三季度存款比二季度下降1.5万亿元,降幅1.97%。
业内分析认为,今年的三季报是禁止“冲时点”新规出台后首次亮相的成绩单,用9月末没有冲时点的正常数据与6月末冲时点的疯狂数据对比,才得出大幅下滑的结果,因此这一现象不具有代表性,还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是否调整“存贷比”讨论不绝于耳
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的新规实施后,相关讨论在业内不绝于耳。
很多讨论集中在银行揽储行为上。一种说法是,银行在存款偏离度的约束下摒弃“冲时点”,关注点由“时点”转为“日均”,即要保证每天的存款在一定水平,不能频繁进出,拉存款的压力反而加大。济南市某股份制商业银行工作人员对记者说,新规的出台可能会使拉存款的时点提前,如过去是月底才着手,现在是中旬就开始忙活。而一些“打擦边球”的做法有可能会继续存在,例如一些理财产品的到期日往往设计在季末的30日或31日,由于到账日迟于到期日2—7个工作日,因此一些资金就自动成为存款,新规出台后这样的理财产品就会减少。
而更多更尖锐的讨论则把焦点对准了“存贷比”调整上。存贷比是商业银行贷款总额除以存款总额的比值。从银行盈利的角度讲,存贷比越高越好,因为存款是要付息的,如果一家银行的存款很多,贷款很少,就意味着它成本高,而收入少,盈利能力就较差。
随此次新规而来的是银行存贷比的升高。数据显示,9月份银行业存贷比为70.6%,其中建行、交行更是逼近75%的监管上限。其实,调整甚至是取消存贷比限制的呼声由来已久。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今年4月的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就强调了存贷比的诸多弊端,甚至损伤实体经济。由于商业银行贷款投放依然受到贷款/存款不得超过75%的限制,所以为了能贷出去更多款,银行必须在财务报表上展现出足够多的存款。
有声音指出,在存贷比刚性约束下,银行冲存款的动力仍在。还有人说,为了避免银行应付“存贷比”而“冲时点”揽储,银监会规定了“存款偏离度”,而为了应付“存款偏离度”,银行要求取消存贷比,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问题。
练好内功、“去粗求精”方为王道
新规效果如何尚待时间检验,而诸如银行在新规影响下如何维护长期存款,以及存贷比的存废等问题也需留待金融专家以及银行业的实践来作答。毋庸置疑的是,为适应我国经济已从追求增长速度转向追求增长质量,从投资驱动型转向创新驱动型增长的“新常态”,并积极与之接轨,变粗放式增长为精细式增长,才是银行业的王道。
有分析指出,实际上,在成熟、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中,并不存在存贷比监管指标,且利率市场化已完成,理财产品与存款的转化现象较少,内部考评指标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
标,不会追求盲目做大规模而
去让存款冲时点。只是,在我
国经济改革以及利率市场化推
进的过程中,市场、制度不尽完
善,才会发生类似于存款冲时点的投机性监管套利行为。新规的推出,商业银行不能再走歪门邪道虚增存款,而不得不踏踏实实以服务和产品赢得客户获取存款,从长远看,这对银行业未必不是好事。
银行的经营管理是一种简单粗放的模式,大多局限在放贷和揽储,而现在宏观经济对原有粗放模式形成了制约,因而银行必须发掘新的业务增长点,全方位地扩展金融服务从而获得收益。
国务院办公厅今年8月下发《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也指出,从中长期看,解决
企业融资成本高的问题要依
靠推进改革和结构调整的治
本之策,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
式、形成财务硬约束和发展股
本融资来降低杠杆率,消除结
构性扭曲。
新闻推荐
《心神不宁》剧照本报12月2日讯(记者 赵晓林)12月1日晚上,济南百花剧院内座无虚席,观众们在紧张的气氛中观看了由张笑剑编剧、青年导演王鬲执导、山东省话剧院一线演员倾力演出的话剧《心神...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