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济南新闻 > 正文

奔向大海的激情与梦想

来源:大众日报 2015-01-30 15:11   https://www.yybnet.net/

△万吨级集装箱泊位通航△潍坊港新貌△潍坊港散杂货泊位正在装卸△五万吨航道正在清挖中△潍坊渔港加快建设△产品装船外运出口△船舶进港△鲁辽陆海货滚甩挂运输大通道通航国家一类口岸潍坊港远眺■前言:港口,一个海洋城市的未来。据统计,全世界大型城市中,港口城市占了77%,建港兴城、港以城兴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定律。

今天,国家海洋强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蓝黄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的实施,以及新一轮环渤海区域开发,给潍坊及潍坊滨海带来了角色的重大转变。自突破滨海战略实施以来,潍坊滨海及市直有关部门紧紧抓住新的机遇,适应新常态,转身向海,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全力推进港口建设,一个承载潍坊梦想的“未来城”正在加速隆起,潍坊正在开启一个更为高远的未来。与此呼应,一座现代化新兴港口正在迅速崛起,潍坊港在为滨海崛起提供引擎动力的同时,也迎来了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在潍坊北部140公里黄金海岸线上,潍坊港、临港产业带和一座崭新的现代化海洋城市、港口城市正迅猛崛起,潍坊滨海掀开了深耕蓝海的崭新一页,饱含奔向大海的激情与梦想,一路向北,拥抱蓝色未来,引领潍坊迈向海洋经济的大时代!

□王勇钢王利徐强

潍坊港地处山东半岛中部,莱州湾南岸,东距烟台港146海里,西距天津港155海里,北距营口港240海里,距离潍坊中心城区40公里,为国家一类口岸、对台海运直航港口、山东省区域性港口。目前,潍坊港与全国10多个省市的各个沿海、长江及部分内河港口建立了航线往来,可直航台湾,已开通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韩国、朝鲜等国际航线。

开发北部、走向大海,一直是潍坊人民多年来的梦想和夙愿,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潍坊人的“港口心结”才算解开。进入2014年,港口进入发展迸发期,潍坊港务有限公司挂牌成立,3个万吨级泊位实现对外开放,5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开工,鲁辽陆海货滚甩挂运输大通道航线实现首航,与营口港、大连港的深化合作正在加快推进,17个5万吨级泊位、2个2万吨级客货滚装泊位建设全力推进。2014年,潍坊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603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12%;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7.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81%,实现新的突破。

潍坊滨海和市直有关部门紧紧抓住当前新机遇,适应新常态,以港兴城、转身向海,遵循多元建港发展思路,全力提升潍坊港的功能定位,以港口聚集产业,以物流带动经济,建设现代化亿吨级大港,打造海洋城市、港口城市,为全市腾笼换鸟、转型升级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和支撑,潍坊港驶入发展的快车道,潍坊港化茧成蝶蓝色崛起,源源不断地为这座城市增添活力与财富。

如今,潍坊港已经成为潍坊滨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远远望去,万吨巨轮静静地停靠在水面,巨大的桥吊忙碌地将集装箱等货物装船,航道施工船舶往来作业,堆场上堆满了集装箱……全新的规划与定位,开发潍莱湾、服务省会圈、联通两半岛、对接东北亚,打造潍坊市转型升级突破口、省会城市圈的出海口、济青一体化的支撑点、环渤海两岸经济带的大通道、中日韩自贸区临港产业的聚集地,一幅壮丽的蓝图在海风中徐徐展开,新的梦想或许正在悄然孕育,这幅美丽的蓝图正在被创业者激情描绘。

或许,一种巨大的能量如同地幔中的滚热岩浆,汇集着,厚积着,随时喷薄冲天,为这方土地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转身向海盐碱滩涂蝶变新生

潍坊向北,一片2600多平方公里的盐碱地,犹如一道天堑,横亘在潍坊与大海之间,阻断着人们对大海的向往。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任潍县知县时,在《潍县禹王台北勘灾》中曾这样描述潍坊的海患:“沧海茫茫水接天,草中时见一畦田。波涛过处皆盐卤,自古何曾说有年。”从地图上看,位于渤海南部的莱州湾就像一个聚宝盆,而潍坊港就位于这个聚宝盆的底部,几千年来手捧着“金饭碗”的潍坊人,却只能望洋兴叹。曾几何时,“临海不见海”的尴尬让潍坊这个“沿海城市”徒有虚名,零星几个小港,靠泊能力和装卸能力十分有限。天津市区离海边近60公里,宁波市区离海边近40公里,但在人们眼里,包括大部分潍坊人眼里,天津是港口城市,宁波是港口城市,潍坊却不是港口城市——因为天津有塘沽港,宁波有北仑港,而潍坊多少年来有海无港。这里是粉砂质海岸,坡降比只有万分之三,也就是说向海里走10公里,水深只有3米!潍坊到底该不该建港?这在潍坊曾是一个长期热议的话题,由于受海域地质条件等影响制约,港口、航道自然条件差,港口基础设施投资大、周期长,引堤长驱直入伸到大海深处10公里,才能建3000吨的泊位,港口发展一直较慢,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海,凝结着潍坊人的梦想;滨海,承载着潍坊发展的未来;滨海开发,寄托着潍坊几代人的愿望。从上世纪80年代起,历届潍坊领导班子和全市人民都对滨海开发倾注了极大热情,付出了巨大心血。

潍坊市境内有140公里的海岸线,出市区北上40公里就是烟波浩淼的渤海,4462平方公里的浅海、滩涂和滨海平原,拥有丰富的矿产和浅海滩涂资源,发展先进制造业、临港产业、海洋渔业的空间十分广阔。大港吃不了,小港吃不饱。两句话足可以概括近几年全国几乎所有港口的基本状况。不少中小型港口“饥肠辘辘”,实际吞吐量只有设计能力的一个零头,而潍坊港却“胀破了肚子”。原因很简单,货源充足!这里年产2000多万吨原盐、300多万吨纯碱和近100万吨氯化钙,还有海化集团、潍柴、昌邑石化等一批龙头企业和临港产业带,很多江浙一带的船只看中了潍坊港的货源,专门定制船只专跑潍坊港。森达美集团能源与公用事业部中国区港务首席执行官许绵达介绍:“一直以来,水位太浅被认为是潍坊港建港最大的困难所在。因为大船要进港,势必要有一定的水位深度保证其不致搁浅。然而,水位浅的劣势反而成为了潍坊港发展的优势所在,码头近海处坡度平缓易于建设,从海岸线向内10公里都成为了潍坊港的腹地,不像其他城市一些深水码头一样,建港后还要争取向内发展,与城市建设争地位、争土地。而且,潍坊港由于水位浅,近海处的海泥海沙都可以用来吹填泊位及货场,港区建设的成本较低,这也十分有利于潍坊港整体的发展建设。”同时,潍坊滨海处于环渤海交通枢纽地区,具备公路、铁路和海路运输优势,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而潍坊港腹地极大,是离济南、淄博等地最近的出海口,由于其具有腹地大和身后有产业带支撑的优势,由于海路运输成本仅为公路运输的1/5到1/10,企业运输成本大大降低,潍坊港有着其他地区和港口不可比拟的优势。

渤海滩涂千年睡,滨海蓝图巨港出。党的十八大提出海洋强国战略,走向海洋、认识海洋、利用海洋成为趋势。今天,国家开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一重大战略。“蓝黄”两大国家战略、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省级战略在山东半岛北部勾勒出一张崭新绚丽的蓝图,潍坊滨海占尽政策叠加优势。“一个港口可以改变一座城市,营口过去综合实力在辽宁排名第17位,现在港口带动升至第三位。”滨海区交通运输局局长刘海明兴奋地说。大海那一边的巨变,挑动着潍坊的神经。

2013年6月29日,全市加快滨海开发推进会议召开,出台《关于突破滨海加快“蓝黄”战略实施推动全市科学发展的决定》,向全市人民吹响了突破滨海的集结号,把突破滨海作为全市战略布局的重点环节,引导和促进全市经济转型升级,而突破滨海港口是龙头,也是第一突破口。

为适应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潍坊港总体规划》修编启动,根据“一主两辅、功能互补、多点并进、统筹开发“原则,潍坊港划分为中港区、西港区和东港区3个港区。以港口为核心规划控制沿海产业布局,港口作业区以“大环抱”、“多港池突堤式”等形式整体规划、留足空间、分期实施。加快建设“一个中心、两大通道”。加紧建设潍坊航运中心,全力推进小清河复航和渤海黄金大通道建设。加快建设中港区5万吨级航道,森达美临港物流园、山东高速交通物流产业园和港务公司综合服务园区,续建5个码头项目13个泊位,实现5万吨级船舶通航、货运吞吐量支撑能力过亿吨。到2020年设计通过能力达到1.2亿吨,货运吞吐支撑能力2亿吨,1000万TEU/年,具备集装箱、散杂货、液化品、客货滚装、海河联运五大服务功能,发展成海河联运枢纽港,跻身全国沿海主要港口行列。

一亿吨的港口吞吐量是个什么概念?意味着至少可以带动区域经济一万亿GDP,大大带动潍坊及山东省海洋经济和临港产业发展,大大改变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全市乃至全省经济腾飞提供坚强的支撑和保障。

港口开发,梦圆滨海。当沉睡的历史和跃动的现实相遇,当不懈的追求和腾飞的契机相融,港口开发进入新的“黄金时期”,一步步走来的潍坊港青春焕发,现代化亿吨强港、魅力新港呼之欲出。

戮力同心共筑蓝色崛起格局

潍坊人征服大海、利用大海的努力从来没有停止过,从自发到自觉,一点点地在意识里种植着大海的感念,对海洋的理解在慢慢加深,奔向大海的力量悄悄在积聚,寂静的大海从此沸腾!

一步一个脚印,春天的故事在渤海湾最南端拉开帷幕。上世纪70年代建起卸货台,位于长江西街上的白浪河大桥旁边,基本上只是可以出海的内河港口;80年代的潍坊商港,已经可以停靠千吨级的船舶,由于受航道所限没有再发展,现在附近已经建起了情人湾旅游度假区;1996年潍坊港开始建设,向大海伸进10公里,一条10公里的进港路,加上泊位货场,人们形象的比喻它是一个“苍蝇拍”。

2005年8月,马来西亚第一大国有企业森达美集团投资潍坊港建设。从2005年到2008年,潍坊港货物吞吐量由380万吨激增并一举突破1000万吨。

2009年,经国务院批复同意,潍坊港成为国家一类口岸。

2010年,经交通运输部与山东省批准,潍坊港由一般性港口升级为地区性重要港口。

2011年,潍坊港正式获批对台海运直航。

2012年,潍坊市人民政府与森达美集团签署近五年港口框架协议。

2013年,山东高速集团加盟潍坊港开发建设;潍坊港五万吨级泊位开工建设。

2014年,潍坊港务有限公司挂牌成立;3个万吨级泊位实现对外开放;5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开工;鲁辽陆海货滚甩挂运输大通道航线实现首航。

坚硬的石头,柔软的海水。创业者冬不避寒,夏不避暑,战风斗雪,歇人不歇马,挑灯夜战,用自己的双手在盐碱滩上改写了历史。

当前,国家海洋强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蓝黄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的实施深入,以及新一轮环渤海区域开发,为全面加快潍坊港建设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对潍坊港的建设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潍坊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招商引资战略,借助外资外力,支持潍坊港发展。山东高速集团、森达美集团抢抓发展机遇,就合作开发建设潍坊港、实现港口建设运营主体多元化达成了意向,双方紧紧围绕潍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有关规划要求,加大合作推进力度,全面加快潍坊港建设。

港口建设发展管理体制、投融资机制实现重大突破。按照政府38%、森达美37%、山东高速25%的股权比例总出资10亿元,组建了潍坊港务有限公司,目前已实际到位资金8亿元。港务公司作为航道锚地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维护主体和港区内岸线土地等公共资源的管理开发经营主体,使市政府通过市场化手段重新实现了对港口规划建设发展的主导权。将争取到的上级资金补助,以政府投资资本金的形式投入港务公司,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使政府投资权益得到体现和保障,交通运输部有关领导对这种运作模式给予高度评价。各级对潍坊港建设投入创历史新高,5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3.5万吨级)列入了2014年全省重点工程项目,获交通运输部和省级专项补助总计5亿元,已实际到位资金3.1亿元。这是潍坊港开埠以来首次获得国家资金补助,也是潍坊市交通单体工程获上级补助最多的项目。按照市政府《支持潍坊港集装箱运输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潍坊市级财政和滨海区财政分别列支专项资金196.39万元,奖励、扶持集装箱运输航运企业。山东高速物流投资有限公司增资到12亿元已获批准,用于潍坊港建设及临港物流园区建设发展。

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为突破口,2013年11月,潍坊成立了潍坊港及保税港区建设协调推进小组及办公室,26个市直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协调推进小组成员,市委、市政府印发了《潍坊港建设任务目标及责任分工》,将2014年港口建设的任务目标逐项分解落实到建设主体和责任部门,实行月度考核督查,全面加快港口建设。

随着潍坊港开发建设驶入蓝色崛起的快车道,港口建设经营体制机制进一步创新,更高发展的大平台正在搭建,将组建潍坊港集团,通过市场化运作,进一步做大做实潍坊港集团,使“潍坊港”由规划概念转变为企业概念,做到“有主体、有资产、有法人、有形象”,“大潍坊港”呼之欲出,把“潍坊港”打造成潍坊的城市金名片。

港口建设启动深蓝发展引擎

2014年3月1日至3月2日,从潍坊港传来好消息:潍坊港4个码头建设项目12个泊位一次性集中通过省交通运输厅组织的行业审查,这在潍坊港建设发展史上是空前的,标志着潍坊港现代化亿吨大港框架初步形成!

潍坊市港航局局长刘庆祥介绍,按照“投产达效一批、开工建设一批、谋划储备一批”的思路要求,未来三年全面实施潍坊港建设“2385”系统工程。“2”是2条航道工程:潍坊港中港区5万吨级航道一期(3.5万吨级)工程、潍坊港西港区5000吨级航道工程。“3”是3个功能区:交通物流园区、森达美临港物流园区、海河联运枢纽功能区。“8”是8个码头建设项目,共32个泊位:森达美集团3个2万吨级通用泊位、3个5万吨级通用散货泊位、3个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2个5万吨级液化品泊位;寿光港7个5000吨级液化品泊位、6个5000吨级通用泊位工程;中港区山东高速2个2万吨级客货滚装泊位、6个5万吨级通用泊位。“5”是港口实现5大功能:潍坊港具备通用散货、液化品、集装箱、客货滚装、海河联运作业功能。

港口重点工程建设快速推进。2014年潍坊港计划建设项目13个,完成投资18.57亿元,开工码头岸线4359米、设计总通过能力2726万吨,目前已累计完成港航建设总投资16亿元。航道升级,突破航运发展之瓶颈,潍坊港中港区5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自2014年4月10日开工以来,完成航道疏浚2478万方,已累计完成投资7.47亿元,2015年6月底前达到-12米浚深。

2014年潍坊港在建码头项目8个共23个泊位,其中5000吨级泊位4个、2万吨级3个、3万吨级1个、5万吨级15个;岸线总长4359米,设计通过能力3630万吨。其中森达美在建码头项目4个共10个泊位,其中2万吨级1个、3万吨级1个、5万吨级8个;岸线总长2227米,设计通过能力1328万吨。2个5万吨级液化品码头前期审批手续已全部完成,引堤及围堰工程已建成,后方围堰回填已完成,主体工程开始施工;森达美3个5万吨级木片专用码头和3个5万吨级通用泊位项目前期完成审批,已招标确定施工单位。山东高速在建码头项目3个共9个泊位,其中2万吨级2个、5万吨级7个;岸线总长2132米,设计通过能力2070万吨;2个5万吨级通用泊位和2个2万吨级滚装泊位岸线优化调整方案已获省政府批复。

山东高速交通物流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陆立告诉笔者:“我们2014年工程建设,主要是利用滨海区提供的这个建设平台,完成疏港一路的工程建设,基槽开挖、港池疏浚以及沉箱预制场的预制也已经开工了,到2015年底,一期四个泊位将建成并投入运行,港区后方货场物流园建设也会按计划推进。”

在潍坊港西侧,与其遥相呼应的潍坊渔港建设正如火如荼。作为农业部和山东省政府重点支持的渔港建设项目,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渔港之一,也是潍坊第一个外海渔港,渔港水深达5米以上,可容纳450马力渔船进出港,而且能做到全天候进出渔船。潍坊渔港建成后,陆地加海洋面积一共2.55万亩,成为潍坊规模最大、容量最大的现代化综合渔港。目前,潍坊渔港完成投资8亿元,吹填土方100万立方米,建成海上疏港道路14公里,已基本具备渔船停靠条件,不但方便潍坊地区的渔船停泊、进出港口,作为一级渔港,潍坊渔港建成后年卸货量将达4万吨以上,并带动包括旅游在内的多个相关产业发展,将建成渔船停泊、修造船基地、渔港综合服务、水产物流、休闲旅游等行业一体的渔业产业聚集区,并与潍坊市正在建设的中国食品谷衔接配套。小清河通航后,潍坊港、潍坊渔港将实现河海联运、一体发展。

到“十二五”末,项目总投资100亿元,新增5000吨级泊位13个,2万吨级以上泊位至少19个,中港区实现“东区成片,西区连线,东西贯通,功能齐全”。原规划功能区港口通过能力达5300万吨、40万TEU/年。加海河联运功能区,吞吐能力突破亿吨。潍坊港建成全省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海河联运区域物流中心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临港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成为贯通华东华北集装箱甩挂运输的重要节点和渤海湾第二黄金水道。

黄金水道连接海上丝绸之路

2014年12月23日上午,“长达隆”轮从潍坊港起航。鲁辽陆海货滚甩挂运输大通道经过一年的运作,实现了航线的试运行。潍坊至营口这条渤海湾“黄金水道”正式贯通,首开中国海上绿色货滚甩挂运输通道。鲁辽陆海货滚甩挂运输大通道建设项目,对于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实施好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三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在新形势下全面扩大开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鲁辽陆海货滚甩挂运输大通道南起山东潍坊港,北至辽宁营口港,一个位于渤海的最南端,一个位于渤海的最北端,潍坊港地理位置优越,腹地广阔,交通便捷,发展势头强劲,码头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营口港位于环渤海经济圈与东北经济区的交界点,是距东北三省及内蒙东四盟腹地最近的出海口,其陆路运输成本较周边港口相对较低,具有非常明显的区位优势。是山东、辽宁两省,潍坊、营口两市共同推进的合作项目,利用渤海湾水运资源打造我国第一条货滚多式联运通道,形成连通华东—东北地区的物流大通道,对于突破物流发展、推进区域合作意义重大。该项目将原运输通道截弯取直,既可以避免绕行山海关走“C”字型弯路,减少陆路运距约800公里,又可以避免绕行烟台走烟大“D”字型航线,减少陆路运距约450公里,最大限度地延伸海上运输距离,分流陆路运输压力,并降低运输成本。鲁辽陆海货滚甩挂运输大通道沿陆路干线向南,可延伸到海峡西岸,向北可延伸到哈大齐经济带,进而形成纵贯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方向的千余公里的多式联运通路。

该项目最大限度地延伸海上运输距离,多式联运组织模式的推广将使环渤海湾地区各种运输方式的分工得以充分优化,将公路货运交通流转到水运,充分发挥水运的效益优势,大大缓解环渤海湾地区的公路铁路运输压力,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对于促进交通运输行业转方式调结构、带动鲁辽两省及腹地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等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可以产生巨大的环境效益,将成为我国交通运输领域节能减排的最大单体项目,预计每年可减少CO2排放量近1500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近1000万吨、颗粒物排放60万吨。

山东省交通厅巡视员高洪涛表示:“潍坊港至营口港海上通道比陆路通道路程要短得多,利用渤海湾水运资源打造我国第一条货滚甩挂运输多式联运通道,形成连通我国华东—东北地区的物流大通道,对降低沿线物流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实现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相信,在这个通道的两岸、两线都会形成一个新的经济隆起带,对山东的工业品、农产品特别是鲜活食品运到东三省,到蒙古国、到俄罗斯、到欧洲开辟一个新的通道,对我们拓展市场,转方式调结构都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目前,投入鲁辽陆海货滚甩挂运输大通道航线运营的船舶为“长达隆”号。“长达隆”号总吨位1.9万吨,可载重5800多吨,两港之间的单程海上航行时间为16小时到17小时,港口作业时间8小时。航线班轮三天一班,后续航线还将投入多艘专业货滚船舶,实现每天都通班轮。同时,鲁辽两地已有近60家企业表示了合作意向,远超预期。营口天祥物流运输公司车队队长李仁宝:“首航我们来了9台车,拉的是石油焦,每台车大概能节约1000多块钱运费,这条航线非常好。”

鲁辽运输甩挂大通道的通航,将两个港口、两座城市、两个省、蓝黄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家战略、华东与东北紧密连接起来,成为亚欧大陆桥海上新通道,未来的营口港、潍坊港必将双星并耀。

在几年之前,潍坊港的运输货物还仅仅局限在散装货物上,由于运货品种单一且条件有限,联系潍坊港的运货方也少。如今,随着潍坊港泊位、航道及基础设施的建设,潍坊港能够接纳的货物种类越来越丰富,包括液体化工品、中型散杂货、集装箱货物等,将大大弥补潍坊港泊位用途单一、港口功能不够完善的缺口。潍坊港已开通潍坊—唐山—锦州、潍坊—盘锦—乍浦、潍坊—营口、潍坊—盘锦—宁波等多条航线,下步将陆续开通国内南北干线集装箱航线,凭借潍坊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的资质,开通至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际航线,集装箱码头航线运营日益成熟,大幅降低企业产品运输成本。2013年潍坊市出台了《支持潍坊港集装箱运输业发展的若干政策》,随着鲁辽陆海货滚甩挂运输大通道通航,潍坊港集装箱吞吐量快速攀升,2014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7.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81%,集装箱业务作为潍坊港的新亮点,有力地助推了港口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

2014年10月20日,来自澳大利亚的2420头奶牛和500头肉牛共计2920头种牛在潍坊港顺利进港,这是潍坊港首次对外贸活畜进行装卸,实现了潍坊港活体运输新突破。同时,运输种牛的“BISONEXPRESS”号(野牛快车号)轮船的到访,标志着潍坊首条远洋航线的正式开通,也标志着潍坊港是山东省内继青岛港、烟台港和日照港后第四家可以接卸外贸活畜的港口,为山东省外贸经济的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开创了潍坊市外贸进口活畜的先河。

抢抓海上大通道建设的有利契机,推动航运市场规范建设,全市现有水路运输企业55家,内贸运输船舶108艘,运力总规模达到95.9万载重吨,水上单船运力最大已达4.5万载重吨,2014年度水路货运量1403万吨,周转量达101亿吨公里。

潍坊市港航局副局长李波说:“我们以开通鲁辽甩挂运输大通道为起点,打造这个渤海湾第二条黄金水道,同时前期一直推进的小清河复航工程也顺利进展,力争使潍坊港成为海河运输的一个枢纽港。”

港贸统筹激活海洋产业经济

港口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带动腹地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以港口建设带动滨海大突破、潍坊大发展,已是大势所趋。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潍坊港建设,把潍坊港作为滨海建设发展的龙头、突破滨海的“牛鼻子”、带动潍坊区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专门成立潍坊港及保税区建设协调推进小组,大力创新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全力支持潍坊港建设,以港口带动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等全面发展。

潍坊港区位和交通优势明显,滨海区现有疏港公路两条,有德大、黄大、大莱龙等六条铁路交汇,规划建设的疏港铁路将与德大、大莱龙铁路接轨,有荣乌、潍日两条高速公路,距潍坊新机场几十公里路程,区内公路网纵横交错,鲁辽甩挂运输大通道项目通航,形成连通华东—华北—东北、辐射东北亚的海上运输物流大通道。滨海按照“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标准,“海陆空”并进,加快港口、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要素集聚,建设和完善覆盖全域、辐射周边的无缝隙、零换乘现代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海港物流、陆路物流、空港物流结合,加快建设海陆空集合的区域性物流集散中心。

协同推进,以大港口推动大物流。滨海区规划了50平方公里的海港物流园,20平方公里的空港物流园。同时,根据港口功能区划,积极推进森达美临港物流园区、山东高速临港产业园区、港务公司物流园区建设。森达美临港物流园区一期工程完成场地硬化,规划建设集装箱堆场、煤炭及散杂货堆场、件杂货堆场,力争2016年底前建成投入使用;山东高速临港产业园区换址后展开新址整体勘界、规划设计、立项及开发建设工作;港务公司物流园区规划布局港口服务区、港口商贸区、汽车滚装及杂货物流园区、农产品物流园区、集装箱物流园区、钢材及杂货物流园区、铁路物流园区和造纸原料物流园区等8个功能区。

原来在淄博搞公司的王佐任,被滨海这片热土所吸引,将他的潍坊联兴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搬了过来,这是亚洲最大的煅烧石油焦生产企业。曾经因为潍坊港泊位太小,大船进不来,他每年28万吨出口产品,一吨也没有从潍坊港走。只好舍近求远将货拉到龙口港。“每吨增加物流成本90元,如果走潍坊港,一年能节省成本5000万元!”随着港口的建设与发展,潍坊港已成为公司的重要进出通道,同时公司在海港物流园建设了石油焦交易市场,进行石油焦的仓储和交易。2014年11月22日,由潍坊联兴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印尼采购的一万吨石油焦首次随“富顺”号巨轮停靠卸载,此举不但标志着潍坊港国际贸易迈出了重要一步,而且昭示着滨海区企业具备了从全球市场吸纳原料的能力。

山东海化集团供销分公司负责人告诉笔者,“海化集团成立之初,纯碱、氯化钙等产品出口或销往南方,要从青岛装船外运,每吨产品运费需多加近百元,现在从潍坊港装船外运,货物从厂区经疏港路到港口仅有十几公里,运费大幅减低。”

踏着蓝色经济发展的“鼓点”,滨海依托港口优势,加速构筑起“蓝色崛起”的崭新平台。突出海洋特色,充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建设海洋产业聚集区,建立了先进制造业产业园、滨海产业园、临港工业园、科技项目区、海港经济区5大产业园区,重点发展海洋动力装备、海港物流、海洋化工、海洋医药、海洋能源等海洋特色产业,努力培育一批能够立区的产业,形成海洋产业聚集区,使滨海成为潍坊乃至全省新兴战略产业发展龙头以及战略布局中不可替代的功能区。海洋动力装备产业,以潍柴重机为引领,引进萧山滤清器、济南小天宇、上海峥嵘机械等10余家配套企业,聚集海领船舶、颐杰鸿丰、中能世通海洋装备、海纳水下机器人及海拓监控平台等项目,正在规划建设海洋动力装备产业园。海港物流产业,以潍坊港、潍坊渔港、保税港区为龙头,推进龙威海关监管区、联兴石油焦交易市场、达美物流等项目,加快建设区域性物流集散中心。海洋化工产业,加快推进石化盐化一体化、石大昌盛、弘润重芳烃、中碳能源等项目,发展高端精细化工,着力打造海洋生态化工基地。海洋医药产业,以华春医药、新和成药业、国邦药业等项目为重点,推进形成海洋生物医药链条。海洋能源产业,依托景世乾光伏发电、天恩光伏电站、齐美房车、荣昊特种车、瑞驰汽车等项目,加快海洋能源开发和应用。

同时,以港口陆域范围为临港产业发展园区,规划布局加工制造、物流储运、商贸服务、海洋渔产、旅游度假等多个功能区,吸引企业入驻。潍坊市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市货市运”,最大限度降低腹地企业到潍坊港出运的物流成本,对原材料、产成品大进大出的企业鼓励“退城进园”整体搬迁或在滨海扩能发展。依托中国食品谷,打造北方海产品进口和东亚畜牧产品交易集散港。

潍坊港航局副局长李波告诉笔者:“基于建设现代物流中心的战略定位,发展大物流是潍坊港建设的重要一个环节,因为这个物流产业链是港口和后方产业的连接地。下一步,潍坊港将立足渤海南岸,辐射华东、东北、西北区域,着重加快建设潍坊港物流园区、山东高速物流园区、以及港务公司物流园区,全力打造集运输、贸易、金融、信息、口岸功能为一体的综合物流服务平台,全力实现现代化亿吨大港的目标。”

2014年12月31日,潍坊滨海海洋经济新区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成员会议举行。为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突破滨海加快蓝黄战略实施推动全市科学发展的决定》,加快推进潍坊滨海海洋经济新区建设,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全市突破滨海总指挥部”更名为“潍坊滨海海洋经济新区建设领导小组”,标志潍坊滨海海洋经济新区建设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莱州湾潮起潮落,涛声催人;奔向大海的激情与梦想,激人奋进。现代化亿吨大港的蓝色梦、潍坊的滨海梦,正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个精彩注脚,一个响亮的音符。潍坊港像高昂的龙头,正踩着浪花的节奏,叩响渤海湾的大门,描绘更加壮阔的蓝色篇章!

新闻推荐

跃势崛起 中垠地产

中垠地产有限公司诞生于2014年3月26日,是山东省国有特大型企业——兖矿集团有限公司为深度整合旗下房地产业而设立的二级全资子公司,肩负着集优崛起、做大做强兖矿集团房地产产业,助推兖矿集团转...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奔向大海的激情与梦想)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