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
△眼科专家为村民义诊
△提供免费查血糖、量血压服务
△进入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姜照欣邱少波
2014年12月,位于济南东部的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新病房楼正式启用,为这个不太冷的冬天再次注入别致的暖意,也拉开了2015年新伊始新发展的序幕。
据悉,该综合病房楼总投资2亿多元,建筑面积35082.44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16层,设计床位数664张。它的落成并投入使用,使困扰医院多年的用电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并很好地满足了周围群众的来院就诊需求;而高科技含量的建筑配置,也可以让病人享受最好的就诊环境;加之配备的一些新的治疗设备,带给了病人最佳的治疗效果。
从1951年到2014年,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和沉淀,定格了这所医院在医疗界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成为众多人在需要之时的选择。在这里,创卫工作、医院管理、行风建设、医疗护理质量、人才培养、职工待遇、精神文明建设等都不断提升。如医院领导所言:“有了软实力,又增加了硬实力,我们就能用最好的服务来回报就诊患者长期以来对我们的信任。”
我们且将目光聚焦于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的“舞台”——
创卫工作凭“实干”出成绩
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自2014年2月底正式开展创卫工作以来,在近一年大量的实实在在的工作中,医院的面貌焕然一新。
该院启用新的视觉导视系统,重新布置医院内路牌导诊系统,完善门诊急诊的导诊分诊台建设;多个电子显示屏循环播放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宣传标语,候诊室循环播放创卫知识与健康教育相关视频,门诊楼前、办公楼下、家属院,多个宣传栏每月一期,按时达标更换创卫健康教育资料,将健康保健知识通俗化,科普到家;门诊楼外设大型喷绘,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提醒大家创卫工作的重要性及紧迫性;借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东风,医院新网站顺利上线,增加了创卫专栏,将医院创卫工作进展、围绕创卫开展的有益工作及时更新发布,成为创卫宣传的又一利器;为推进创卫工作顺利进行,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全面实施“四化工程”,即道路“硬化”、庭院“绿化”、环境“净化”、全院“无烟化”,进行医院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但创卫工作也并非是单调进行。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把关注民生、服务百姓作为创卫工作的提升和延伸,组织志愿者深入各社区、街道、农村,深入开展“创卫先锋”志愿者义诊服务活动,加大健康教育宣传,提供免费量血压、测血糖、做心电图等医疗服务,并联合“学雷锋专家义诊巡诊团”共同开展,充分发挥医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特长。
创卫期间,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干部职工发扬了“5+2”、“白+黑”的工作模式,累计加班50余天,使创卫工作不断进展,并取得一系列实效,也赢得了社会全面肯定。
医疗、管理用“高质量”说话
创卫工作是医院进一步发展的一个契机,而老百姓会越来越信任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选择到这里就诊,最主要的还是在于诊疗服务的“高质量”。
2014年2月,质量效益管理年活动动员大会的召开,全面开启了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目标化管理的大幕。一年来,医院立足市情民意,严格医疗收费管理,不断提高医疗技术,以控制“药占比”为突破口,不断提升医院品牌形象。“要彻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必须从根本上控制药占比。我们要继续抓内涵建设,抓比例优化,应该说在药品比例控制上还是有一定的空间的,结构优化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要继续优化住院收入比例,在医院业务收入固定的情况下,住院收入在业务收入中所占比例越小说明医院技术力量薄弱,缺乏治疗大病、重病的能力,医疗设备没有合理配置和使用。”院党委书记、院长聂志广如此说到。
与此同时,医院全面推行内控管理,逐步实施绩效考核。率先在医技科室实施收入减支出的分配方式,大大降低了科室运行成本,大幅度提高科室收入。随后在机关后勤及非临床护理岗位率先实行绩效分配改革,采用360度评分方式,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且把临床科室药占比控制与科室绩效挂钩,奖罚分明,在按照化整为零、实施目标管理的原则,保证临床正常用药基础上,根据各临床科室前三年药占比的平均值、药品使用量、业务量和业务特点做到客观公正划定了各临床科室药占比的最优值,从制度上坚决遏制了药品收入比例过高。
相对应,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也狠抓医疗护理质量。坚持医疗质量督导检查常态化管理;全院22个病区在17个专业的37种疾病中开展了临床路径工作;成立了内镜中心及介入治疗室;稳妥应对“6·22”、“7·30”大型车祸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成立了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三院分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三十余次;顺利通过了爱婴医院复核……
握住了“高质量”,也就握住了“说话”的主动权。而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也通过引进人才、内部竞聘等方式对医疗人才进行选拔,极大地充实了力量,保证了人才队伍的稳定,提升了医疗质量。而这,既是群众的迫切所需,更是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发展的智慧。
基础设施发展靠“硬件”提升
新综合病房楼的启用,成为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发展中的一大手笔,也极大地提升了医院的硬件水平。除此之外,还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全力奋战,投资3000多万元的电缆升级切换成功完成,标志着困扰医院发展多年的电力供应问题彻底解决,独立电力专线及真正双电源时代从此开启。
多年来,供电负荷小,设备线路老化,基础设施薄弱是困扰该院发展的重大难题。面对医院新病房楼建设、资金短缺的现状,该院党委正确决策,下大力气,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对医院供电设施进行全面改造,完成了10KV专线开通、供电设备安装及送电工作。专线供电项目审批难度大,手续多,施工周期长,10KV供电专线长度达3.5km,穿越裴家营、钢化路、工业北路、王舍人村等几个村庄,民事协调难度巨大。医院领导带领相关科室干部职工齐心协力,亲自参与多方协调,克服重重困难,终于顺利完成了院外专线的安装、调试、送电。同时,医院投入100余万元,全面打破院内原有供电线路的不合理性,拆除原有配电室,更换了2000余米供电线缆,完成了医院内各个部门供电线路的全面改进。使医院彻底摆脱了各种制约医院发展的用电及用电安全隐患,为医院今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医院基础建设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完成供电配套工程是一方面,供水、污水处理等工程也得以顺利改造。医院结合创卫工作的开展,完成沥青道路铺设约7000米,停车场改造约5200平方米,新增车位190余个;完成绿化草坪面积约3000平方米;铺设雨水及排污管道400余米;铺设石材及水泥路面约2500平方米。
医院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一个焕然一新的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悄然独立,成为老百姓新一年中的新惊喜。
内部建设以“精神”为引力
在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的网站上,“以廉为荣,以贪为耻,恪守医德,清正廉洁”的标题打字尤为醒目。全体中层以上干部廉洁自律、廉洁勤政、廉洁行医,并认真开展了党风、政风、行风民主评议,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了“一把手”任组长的领导小组,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处理12345工单等多种途径广泛征求病人意见建议,召开了驻地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征求意见,深入查找问题;纠建并举,强化整改措施落实,提升病人满意度。对“直面问题,践行承诺”中群众提出的问题认真整改,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水平和水准,为群众看好病,服好务。
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落实重点岗位人员定期交流轮岗制度,对财务、器械、经管、总务科等重点岗位负责人进行了轮岗;更换了器械、供保中心物资采购人员;对药库保管、采购员进行了轮岗;对部分住院处、收费处财务人员进行了轮岗,从源头上有效防范了职务犯罪。
党风、政风、行风建设的发展是一种进步,也是“精神”的强大引力。在2014年年初,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就顺利完成了工会委员会换届改选工作,并成功召开五届一次职代会。而先后举办的庆“三八”趣味运动会、“创卫杯”职工篮球比赛和第二届职工田径运动会等活动,不仅丰富了职工的文化体育生活,增强了职工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精神,也进一步加强了医院文化建设。
让发展在“精神”建设中起步,规范教育职工,提炼出“厚德仁和,崇礼尚善”的医院价值理念,是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强有力的规范措施。也因着领导班子把决策民主作为共有的作风,把清正廉洁作为共守的原则,把以身作则作为自己的表率,职工们对领导班子的信任度提升,凝聚力、向心力越来越强。
认清发展道路,确立发展思路,定好发展路线——2014年的努力也必将成为2015年新跨越的助跳板。新病房楼的落成,标志着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发展步入了新纪元,借这个东风,需要继续的工作、需要开展的工作都让三院人信心满满。我们也相信,在发展的快车道上,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终将会树立自己独有的旌旗,创造新的辉煌。
新闻推荐
□江浩新年伊始,“凝视之旅——刘桂林纪实摄影作品展”暨“彩墨时空——李学明人物画精品展”在济南市大成美术馆隆重举办。展出的150余幅表现中国、美国、意大利、柬埔寨、尼泊尔等国内...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