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标签,是指预包装食品容器上的文字、图形、符号,以及一切说明物。而预包装食品,则是指预先定量包装好或装入容器中,向消费者直接提供的食品。商场预包装食品标签存在哪些乱象,如何看懂食品标签尤其是营养标签?1月30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本报记者单青实习生丁丽丽
八成人不关注食品营养标签
1月30日,记者在济南一家超市随机采访了25名消费者,八成人表示“很少看食品营养标签”。食品标签包括食品营养标签,是标识食品的“身份证”。涵盖食物类别、配料表、营养成分表、营养素参考值,以及特殊标识如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QS认证等。
一般而言,食品营养标签的能量值,多按照常规的“每100克”或实际每份净含量进行标注,但一些商家为吸引消费者购买,在标注克数上打了“擦边球”。一些低脂食品,并不代表热量也低。比如一款“低脂”优酪乳脂肪含量低,但其糖分所产生的热量几乎达到5颗方糖的热量。
“大多数人只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这种现象一直存在。”山东省立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孟妍说,“关注食品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的人可能只占20%,其中看懂的可能还不到1/4。”
这种消费观念也助长了一系列乱象,独立包装的散装食品、城乡接合部山寨食品成为食品标签“不合规”的高发区。孟妍表示,一些散装食品标签标注不够规范,有的生产日期模糊,有的没有生产日期,消费者无法甄别食品质量;城乡接合部、村镇超市准入标准相对较低,一些山寨品牌的食品,违规“风险”可能高于城区。
概念食品多为营销“噱头”
近几年,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需求的走高,无糖、高钙等食品开始逐步占领市场。但这些食品是否真如商家承诺般“健康”?
孟妍表示,目前国家对于糖的含量有明确标准限制,每100克固体或液体,小于等于0.5克糖就是无糖,小于等于5克是低糖。“无糖大部分指的是不含蔗糖,但食品标签上往往含葡萄糖、果糖,食用这类食品也应适度。对糖尿病人群而言,摄入到一定程度,通过葡萄糖升高血糖可能比蔗糖还快。”孟妍介绍说,还有些无糖食品是用木糖醇替代,用糊精、淀粉作为支撑,这些摄入过多也会增高血糖。
“高钙”食品是否高钙,同样要看食品标签。“高钙”食品即每100克固体食品中钙含量不少于240毫克、每100毫升液体食品中钙含量不少于120毫克,实际上纯牛奶本身钙含量较高,两者补钙效果没有明显的差异。孟妍表示:“许多家长以为高钙乳饮料就是奶,其实两者存在本质差异。”“高钙奶”价位比一般奶制品高,但很大程度上是商家的营销“噱头”
儿童食品缺乏专门定义和标准
儿童牛奶、儿童肉松、儿童挂面、儿童专用酱油……一边是普通品种,一边是标有“儿童”字样的食品,大多数家长往往倾向于后者。然而记者对照其营养成分表,所谓的“儿童专用”食品,在成分上和成人却没有太大差异。一些追求口感、色相的儿童食品,其添加剂的使用更甚,威胁儿童健康。
孟妍表示,一些声称“纯天然”的儿童食品,配料表却有添加剂,如菊粉、食用香料、增稠剂等,有的甚至虚假宣传,需要消费者仔细查看配料表予以甄别。
据了解,在我国各项食品相关标准中,有针对0—3岁婴幼儿配方食品、辅食的食品安全标准。但对于3周岁以上的低龄儿童,我国还没有专门的食品安全标准,更无确切的“儿童食品”定义,这让一些食品生产厂家钻了空子,或是执行成人的食品标准。
一位儿保专家表示,“现在,很多商家根据自己产品的理念如侧重补钙等,自行在标准范围内调整食品微量元素含量,但没有明确的行业规范。”孟妍提醒,由于儿童身体发育尚未成熟,不同年龄不同发育阶段营养需求不同,饮食结构多样化,才能真正利于儿童健康。
新闻推荐
□记者王红军报道本报济南讯记者从2月6日举行的全省公共文化服务暨非遗保护工作会议上获悉,去年以来,山东省全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完善非遗保护项目、传承人、传习所、...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