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牛远飞
记者2月2日从济南警方获悉,近期,济南市公安局各级食药环侦部门会同省食药监局开展了大规模食品安全检查,以及食品违法犯罪线索摸排和案件侦办工作,连续破获食品犯罪案件37起,抓获涉案人员48人。
5家饭店制售有毒蒸包
市公安局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侦查支队一大队近日分别对历下区华龙路某连锁快餐店、历城区两家个体蒸包铺内面制食品抽样送检,发现这些饭店生产的蒸包内铝元素含量严重超标,最高值甚至达到了268mg/kg。随后,一大队将线索移交相关分局治安大队并会同开展侦查。
1月7日凌晨,历下公安分局智远派出所民警对华龙路该连锁快餐店生产现场进行了突击检查,当场查获硫酸铝钾成分含量高达42%的添加剂“香甜泡打粉”数十袋。随后,市局食药环侦支队、分局治安大队及智远派出所民警先后将该店法人、经营负责人任某、曹某等人抓获到案。
据办案民警介绍,由于长期食用含铝超标食品会损害人体健康,国家卫计委等五部门已在《关于调整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的公告》中明文规定,从2014年7月1日开始,除油炸面糊、裹粉、煎炸粉制品外,膨化食品和馒头、发糕等面制品禁用如“泡打粉”、明矾等任何含铝添加剂。
1月9日,历城公安分局会同区食药监局集结20余名警力对两家个体蒸包铺进行突击检查,当场查获总重135kg的含铝泡打粉54袋,抓获涉嫌从事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的嫌疑人李某某、李某、张某某等4人并带回公安机关审查。1月21日、22日,历城公安分局在前期秘密抽检的基础上,又先后在洪楼西路、洪翔路查处两家非法使用含铝添加剂制售蒸包的面食店,抓获王某某、赵某某、张某某等犯罪嫌疑人3人。
10家黑心商贩工业松香脱毛
仅一个多月,全市就已侦办此类案件8起,刑事处理犯罪嫌疑人10人,查获涉嫌非法使用的工业松香200余公斤。
2014年12月1日,槐荫公安分局食药环侦中队民警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中光明街两家家禽加工店员工在生产中使用疑似工业松香的物质为家禽脱毛,遂依法将负责人王某某和郗某某传唤至公安机关审查,同时在两店内查扣两口盛放工业松香的大锅和尚未使用的工业松香共计20.5公斤。经审查,王某某、郗某某供述二人分别于2014年、2012年开始在天桥区某工业品店购买工业松香并加温熬制,用于为鸭鹅脱毛并以此牟利。
2014年12月17日,天桥分局南村派出所对济南市二棉农贸市场内的家禽店进行检查,当场在三家店内查获正在熬制使用的工业松香共计100余公斤,并将经营者王某某、陈某某、怀某某当场抓获。经查,上述三人对在经营过程中使用熬制的工业松香拔除鸡鸭等禽类羽毛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现均被依法刑事处理,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截至目前,全市已侦办此类案件8起,刑事处理犯罪嫌疑人10人,查获涉嫌非法使用的工业松香200余公斤。据介绍,国家允许使用松香甘油酯为牲畜、家禽脱毛,但由于松香甘油酯与松香性质极为相似,且松香价格尚不足松香甘油酯一半,因此一些不法商贩为节约成本使用仅能作为工业生产原料的松香作为替代品为畜禽脱毛。工业松香含有铅等重金属和有毒化合物,用于食品加工环节会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因此在我国《畜禽屠宰卫生检疫规范》、《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等相关规定中,松香被明令禁止使用。
5家商户销售有毒豆制品
为确保春节期间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近日济南市公安局会同食药监管部门开展了大规模联合检查。在5家商户销售的腐竹和豆油皮内检测出硼砂、甲醛次硫酸氢钠等国家禁止添加的有毒有害物质,并在随后对涉案商户全部立案开展侦查。
这五起案件分别为:长清区黄河商场某粮油调料商店销售的标注为“康美”的腐竹中检出甲醛次硫酸氢钠及硼砂,涉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某调料商店销售的标注为“文峰”的豆油皮中检出硼砂,涉嫌销售有毒有害物品案;大峰山蔬菜批发市场某水产店销售的无牌干豆皮和标注为“尝有福”的鲜豆油皮中检出硼砂,涉嫌销售有毒食品案;张夏镇某食品零售店销售的标注为“友佳”的腐竹、标注为“金汇众”的豆油皮中分别检出硼砂,涉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某酒店销售的原汁腐竹和豆油皮中分别检出硼砂,涉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记者了解到,使用硼砂加工的腐竹相较普通腐竹可增产10%-20%,同时使腐竹卖相更好,色泽亮、韧度高、不易发霉且久煮不糊、口感更佳。但是,由于硼砂进入人体后经胃酸作用会转为难以代谢的硼酸,对人体危害极大。甲醛次硫酸氢钠,俗称“吊白块”,添加到食品中具有与硼砂相似的效果,但其毒性危害更大。因此我国在2008年12月12日公布的第一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中,明确将硼砂、硼酸、甲醛次硫酸氢钠等列为禁止添加使用的物质。
2014年第四季度食用油、肉及肉制品、火锅底料监督抽检结果公布流通、餐饮环节检出多批次瘦肉精
□记者田可新报道
本报济南讯2014年12月4日至15日,济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对全市食用油、肉及肉制品(圣贤肉、熟肉制品、速冻肉丸)、火锅底料进行了监督抽检。1月29日,该局对外公布了抽检结果,并公布了抽检不合格样品信息。
此次抽检抽取了食用油129批次(大豆油30批次,食用调和油17批次,芝麻香油14批次,花生油12批次,玉米油9批次,棉籽油、菜籽油、核桃油各1批次,煎炸用油44批次)。其中,生产环节抽取19批次,流通环节抽取46批次,餐饮环节抽取64批次。经检测,餐饮环节全部合格,生产环节9批次不合格,流通环节1批次不合格,合格率92.25%。不合格样品中,8批次为标签不合格,2批次检出苯并芘超标。
该局分别抽取生鲜肉50批次、熟肉制品59批次、速冻肉丸48批次,共157批次样品进行检测。经检测,生鲜肉生产环节全部合格,流通、餐饮环节各2批次不合格,合格率92%。不合格样品均检出克伦特罗(瘦肉精);熟肉制品生产、流通环节全部合格,2批次不合格均在餐饮环节,合格率96.61%,1批次检出沙丁胺醇(瘦肉精),1批次检出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超标;速冻肉丸全部合格。肉及制品抽检总合格率96.18%。
针对火锅底料,此次抽检共抽取23批次,其中生产环节抽取1批次,流通环节抽取1批次,餐饮环节抽取21批次。经检测,全部合格。
该局表示,对检出的不合格样品信息,已依法开展核查。其中,违法添加瘦肉精信息已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调查。
新闻推荐
济南市槐荫区人民法院将信息化应用到审判实践中,着力打造“智慧法院”,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良性开展,为群众提供了一个关注司法、维护权益的崭新平台。□本报记者牛远...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