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沈秀莉于平宇
记者蒋兴坤报道
本报济南讯记者从省发改委获悉,近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公布了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的名单,省发改委机关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单位”。
“在创建过程中,我们感受到只有以文明创建总揽全局,各项工作才能统筹兼顾,文明内涵才能整体提升,改革发展才能深入推进。”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在创建文明单位过程中,省发改委党组制定了《创建全国文明单位总体方案》和《任务配档表》,并成立了6个工作推进组,并通过打造富有特色的机关文化,引领积极向上的道德风尚,优化机关内外环境。
“阳光审批、勤廉发改”,是省发改委的机关品牌,每一项权力都要在阳光下运行。省发改委建设运营了“一网、三系统、十二平台”为主要内容的电子政务系统,建立完善了网上审批制度,规范网上审批流程,审批进展情况实现了“全天候”在线查询,大幅度提高了审批效率和透明度。
2013年,省发改委共审查受理行政审批事项870项,按时办结率连续三年达100%。在全国率先调整修订了省级《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累计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47项,减幅达到40%,真正做到了“把口袋里的生产力全都掏出来”。
在推动全省经济转型升级中,省发改委研究出台了化解产能实施意见,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扶持了27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强化服务业提质增量,代省政府制订了加快服务业发展的30条政策。
省发改委每年精心筛选100个左右全省重点建设项目,积极协调、扎实推进,增强了经济发展支撑和后劲。
省发改委全力推进30项牵头负责和85项参与的重点改革任务。在全国率先以省为单位推行新农合大病保险,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整合工作基本完成,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达到84个、试点医院达到186家。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于国鹏本报通讯员于霞作为“迎新春山东美术馆中外美术作品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山东美术馆、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国家美术馆、大都美术馆、全山石艺...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