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户区改造为天桥发展拓展了空间,经一路延长线将成为济南现代服务业的新高地。经济发展基础仍然薄弱,发展速度不快、质量效益不高的问题亟待解决;城市化水平低,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弱,城市综合功能不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快常住人口市民化任务艰巨……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影响和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问题,天桥区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以科学发展回应民心所盼,推进天桥跨越发展。
□本报记者申红韩伟杰
本报通讯员刘政隋维强
“四旧改造”拓展发展空间
天桥棚户区曾占济南全市的40%,城中村占50%,简易楼房占50%。旧厂区、旧片区、旧小区、旧街区数量多,造成城市建设集约化水平低,城市资源配置效率低,城市经济发展不充分。实施“四旧改造”是天桥区加快城市功能更新、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的重要内容,也是让市民享受到更加优美的人居环境和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务的重要举措。
主动对接市属国有困难企业脱困,加快市属国有困难企业盘活开发,使市属国有企业的资源资产潜力转化为发展的新优势。重点加快国棉一厂、三厂、四厂开发建设,加快国棉二厂企业破产和招商选资,让老厂区释放新空间,形成区域发展的新支撑。
加快推进旧片区改造,以大魏、金牛、黄台、标山等城中村改造为重点,加快推进24个城中村改造,改变面貌、更新功能,提升城市化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天桥,许多旧小区简易楼房多,设施不配套,群众生活不方便。为此,天桥区加强协调组织,创造条件解决旧小区供暖、供气、排污等实际问题,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对具备整体开发改造条件的小区,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搞好规划策划,尽快组织实施。
大力推进旧街区改造,加强旧街区环境综合整治,建设文化墙、步行街,挖掘文化内涵,赋予文化气息,让老街巷呈现新面貌、新特色、新韵味。
“四旧”区域往往是城市管理的难点区域,环境卫生差、交通秩序混乱等易反弹、难根治,对此,天桥区将推进“四旧改造”与巩固创卫成果、优化城市管理结合起来,保持综合整治工作力度,不松懈、不松劲,抓日常、抓经常,深化和落实“门前五包”、“四定制”等务实管用的措施办法,充分发挥数字化城管的优势和作用,切实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民生导向推进“三业共兴”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石。”毕筱奇说,要坚持民生导向,重点加快教育事业、文化事业、卫生事业发展,让群众更多更好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坚定不移地优先发展教育,天桥区加强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力争让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有学上。要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办学质量,培育特色学校,打造天桥教育品牌,促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在片区开发改造中优先配置幼儿园和中小学校,广泛开展助教助学活动,着力解决好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受教育问题,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得起学。
大力发展公益文化事业。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作为发展文化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紧紧抓在手上,结合全区城乡建设规划,建设一批档次较高、功能完善的文化服务设施。强化公益性均等性文化服务,突出解决好基层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外来务工人员等读书看报、观看电影、演出等现实问题。保护传承天桥历史文化,开展文物普查工作,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整理编纂特色街巷志,充分挖掘丰富的文化资源,让天桥文化焕发出独特魅力。鼓励农村社区、文化单位、教育机构等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消夏晚会、民俗文艺展演、社区舞蹈大赛、传统戏曲展演周等活动,丰富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要加强城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化社区卫生服务体制改革,加强规范化建设,深入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完善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要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健全以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118项审批事项列入权力清单
承接下放审批事项,经过梳理,天桥区确定了全区行政审批权力清单,明确118项区级审批事项并进行了公示。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让企业和群众知道什么事项是需要审批的,什么是不需要审批的,以加强对权力清单落实的监督。严格执行权力清单制度,决不允许擅自增加权力项目,也不得行使清单以外的权力,实现“行政权力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权力”。
在深化改革重点领域,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提高行政服务效能。培育市场主体,进一步优化流程、完善制度,在注册登记、手续办理、经营建设等方面降低准入门槛,扩大市场主体规模。同时加强事后监管,提高市场监管水平,在培育市场主体和规范市场秩序方面形成天桥经验。
提高行政服务效能,重点发挥区政务服务中心的职能作用。依托区政务服务中心,全面推行并联审批、集中会签等制度,精简事项和程序,提高审批效率。加强行政效能监察,严肃查处和公开曝光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行为,依法严厉打击干扰企业生产建设的行为,为市场主体营造宽松的发展氛围。
打造开放型经济格局,重点抓好全省体制机制创新园区试点工作。抓住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被确定为全省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园区的机遇,积极探索干部管理、人才引进、财政体制、扩大开放的机制办法,对外扩大与韩国、日本、新加坡、德国等交流合作,以开放打造新型工业升级版,力争中韩尖端产业合作济南先行示范区建设打开新局面。
新闻推荐
2月27日,新修订的《济南市日照分析管理规定》通过济南市规划局官方网站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建议。本次修订统一了原来存在较大争议的项目内和项目外的建筑日照标准,增加了日照分析登记备案单...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