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文涛在市中区调研时,专门走进社区菜市场,实地了解市场经营情况。相隔16公里的槐荫区匡山村村委会里,市人大代表、匡山村党委书记、匡山集团公司董事长王万喜,也在思考“蔬菜”问题。匡山集团旗下的山东匡山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匡山农产品市场”),承担着济南市70%以上的蔬菜供给。“这个市场亟需扩围,才能有效保障省会济南的供应。”
山东匡山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组建于2007年,地处济齐路与二环西路交汇处,东接市区,北距济青、京福高速出入口2公里,南与BRT快速公交相连,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济南市“菜篮子工程”、山东省“米袋子工程”市场。目前,市场的蔬菜来自全国各地,日均交易量达2000多吨,除了承担着济南七成以上的蔬菜供给,还为泰安、聊城、德州、菏泽、淄博、临沂等地供应蔬菜稀缺品种。
“经过8年的发展,匡山农产品市场的优势逐渐弱化,似乎只剩下交通便利一条还拿得出手”。据王万喜介绍,匡山农产品市场建设初期曾定位为汽车市场,后来发展为农产品交易的一级市场。这种“先天不足”造成了市场布局的不合理。2011年之后,在蔬菜市场旁边,粮油市场、肉类市场和淡水鱼市场先后建成投用。三个新建市场目前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可整个农产品市场的发展模式始终类似“摊大饼”。
18日,市场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浩带记者参观了“大饼”状的农产品市场。不难看出,市场的建筑局部、内部交通循环都比较初级。据王浩介绍,眼下,市场的短板至少有三个。首先,在经营品类上没有水果市场。“蔬菜和水果是农产品市场的两条腿,咱们现在少一条腿,基础就不稳定。”其二,辐射能力差。匡山农产品市场在济南以外区域的交易量、辐射距离、交易品种都还有限;其三,市场建设粗放。
大型冷库、恒温库等配套设施不全,业户吃、住、娱等生活配套更是欠缺。“从前期调研和学习外地经验来看,咱们这个市场的面积至少要扩大一倍,达到1000亩,才能发展成满足济南市民需要、同时辐射省会都市圈的现代化农产品物流市场。”王浩说。
“根据测算,匡山农产品市场整治提升的资金需求至少要20个亿”,王万喜告诉记者,经过8年的运营,匡山集团积累了在农产品交易方面的经验,对市场进行改造则需要撬动资金和土地两大杠杆。资金方面,集团欢迎有实力的本地或外地企业加入。在土地方面,匡山集团则有两个想法:一是在匡山村找一块300亩到500亩的地块,就近发展,对现有市场进行整体改造并建设水果市场。匡山村眼下正进行旧村改造。如果不抓住这几年的改造契机,三五年之后,再想在村里拿地只怕也找不到了。二是将市场整体搬迁,在距离市区较近、交通便利的位置找到一块1000亩的地块,进行市场重建。
“农产品市场占地面积大、回报慢,但农产品市场事关广大市民的菜篮子、米袋子,是重要的民生工程。随着济南市的不断发展,人口在增加,农产品市场需要满足的市场半径在不断拉长,匡山农产品市场需要配合城市发展的步伐,才能为700万济南人提供质量好、价格稳定的食品。”王万喜说。 (本报记者 韩霄鹏)
新闻推荐
本报4月20日讯(记者 芦金亮 通讯员 兰青松 怀俊 辛田)记者在今天下午举行的首届珠宝玉石文玩博览会新闻通报会上获悉,由山东省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济南市供销合作社主办,英雄山文化市场、市文...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