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市公安局获悉,全市打击“两盗一骗”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共破获入室盗窃、盗窃电动车和电信诈骗“两盗一骗”案件140余起。打击处理人员46名,打掉团伙12个,抓获逃犯17名,追缴赃款赃物价值上千万元。据市公安局副局长程绍春介绍,“两盗一骗”案件面广量大,直接侵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同时,入室盗窃犯罪容易转化为杀人、抢劫等恶性案件,严重影响公共安全感。为打击违法犯罪,减少群众损失,今年2月起,济南市警方开展了打击“两盗一骗”犯罪专项行动。
案例解析
●案例一
3月22日16时,长清区文昌街道新屯村孟某报警称家中被盗,电脑和800余元现金失窃。专案组民警经过对近期案件的认真梳理及走访分析,确定入室盗窃案件作案嫌疑人为男性,系单人作案,作案时戴白色口罩和手套,骑白色踏板摩托车,用断线钳钳断大门挂锁,砸开门窗玻璃进入实施盗窃。4月8日,民警经过一个星期的蹲守,将正要选点实施盗窃的犯罪嫌疑人抓获,由此破获系列农村入室盗窃案件10余起,涉案价值10万余元。
●案例二
2月28日,家住历山东路的市民栾先生发现停放在院里的摩托车不见了踪影,于是到建筑新村派出所报案。3月10日,警方赶赴淄博市张店区将犯罪嫌疑人董某、吴某雨、葛某玉、张某锐抓获。经查,他们为淄博市16至18岁在校学生,都爱好骑摩托车,经常聚在一起驾驶摩托车游玩,并建立了QQ交流群。4人先后在济南文化东路、历山东路、山大路盗窃3辆摩托车,随后驾车返回淄博。目前,4人已被依法处理。
特点分析
●入室盗窃案件夜间发案占三成
警方对近期“两盗一骗”案件的发案形势进行了分析,发现存在以下特点:
入室盗窃案件:夜间发案占到三分之一,主要集中于居民小区、部分偏僻地段和商业中心,入室手段夜间主要集中在攀爬阳台、窗口入室,少数案件为撬屋门入室。白天入室手段主要以撬门、溜门、技术开锁和爬墙钻窗为主。从被抓获的入室盗窃嫌疑人看,外地来济人员相对比较突出。
盗窃电动车案件:90%的发案地点在居民小区、大型商业场所、小型商店门头房、学校、医院。
电信诈骗案件:从作案手段看,主要通过冒充网络客服人员、网络购票订票,冒充公检法、邮局、银行、电信部门人员,代办国家退购车税,代办高额信用卡等形式进行诈骗。
据介绍,为强化治安防范,全市各级公安机关严格落实“二级巡防”、“警灯闪烁工程”、时空化视频巡逻、多警合成化巡防等工作机制要求,强化显性用警、动态布警,在重点区域和警情多发时段开展公开与便衣、定点与流动相结合的巡逻盘查,联合打击各类街面违法犯罪活动。巡警、治安和派出所警力,在市区48个巡区、56个站巡点、129个必巡点、191条主次干道开展巡逻、盘查、接处警和处置突发事件等任务,最大限度屯警街面,从源头上降低了“两盗”犯罪的发案率。 (本报记者 韩磊)
17种骗术市民要当心
电信诈骗案件手段花样百出,直接造成被骗群众的巨额经济损失。针对形形色色的电信诈骗,历下警方近日发布“史上最全防范电信诈骗安全提示”,告知市民现如今流行的17种骗术。警方提醒,面对手法多样、渠道多种、形式多变的诈骗手段,要时刻绷紧安全弦,不轻信、不贪心。●●兼职刷信誉诈骗
嫌疑人往往通过网络兼职散布虚假广告作为推广手段,以“无需抵押、高薪回报”为诱饵,编造“帮助卖家评论刷好评、计量获取劳动报酬”的骗局,并要求应聘者开通账户并预存流动资金,应聘者按照“客户”发出的“任务单”操作后,其账户金额就会被陆续盗空。
●●网购机票、火车票诈骗
嫌疑人大多使用400、800 开头的电话,有些诈骗电话甚至高度模仿官方客服的语气与套路,极具迷惑性。其以“航班取消”短信为噱头发短信到消费者手机,谎称其乘坐的航班因故取消,需在限定时间内致电给指定电话,改签机票或退票。因短信中消费者的身份证号、航班信息都准确无误,不少消费者因此“中招”,按对方提示操作、转账受骗。
●●虚构退税、补贴诈骗
事先获取受害人医疗、车辆、房产信息,打电话联系受害人,称政府对新生儿有生育补贴,车辆、房产有国家退税等,再利用受害人对ATM转账流程不熟悉的弱点,诱骗受害人通过ATM机将账户内的现金转入自己账户。因受害人信息被犯罪分子掌握,欺骗性很强。
●●网络购物诈骗
利用网络发布虚假物品信息,以低价、免税为诱饵,使受害人购买该产品。随后,犯罪嫌疑人再利用缴纳货款、保证金等方式要求受害人汇款;或者以代购某商品为诱饵,让受害人垫付资金,骗取钱款。●●网购游戏装备诈骗
嫌疑人通过网络游戏与受害人取得联系,通过购买虚拟装备、货币、点卡进行诈骗。
●●冒充部队订购货物诈骗
嫌疑人冒充军人,以急需大量帐篷、太阳能、相册为名,给受害人电话联系假经销商,假经销商则声称目前不再做此生意,以让受害人联系假厂商,假厂商让受害人先汇款后发货为名骗取受害人钱财。●●冒充房东、客户汇款诈骗
发布汇款短信,如:请将钱汇入某某账号,或以前的银行卡坏了,请汇入此银行账号等。事主多数正要给某个认识的人汇款,误将上述诈骗信息当作将要汇的钱打入嫌疑人账号。●●低息贷款诈骗
嫌疑人发布可提供低息贷款的信息,要求事主网上划拨“担保费”。●●冒充淘宝等客服诈骗
嫌疑人获取部分买家的详细信息,在看似无意的交流中了解买家银行卡内的大致金额,冒充卖家客服人员发送木马给买家,买家打开激活程序,其银行卡内的钱就全部被划到嫌疑人设定电子账户内。还有一种情形:事先利用黑客软件盗取受害人网络购物信息,以打电话或阿里旺旺、QQ等方式联系受害人,借口网络支付不成功,让受害人登录虚假链接,盗取受害人的账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实施网络购物或转账。
●●银行卡透支、水、电、煤气欠费
冒充银行、自来水公司、国家电网、煤气公司等工作人员,打电话告知受害人信用卡已透支,水、电、煤气欠费,且数额较大,以受害人身份泄露为由留下电话号码,要求受害人给此号码打电话。接电话的人自称是公安人员,以保护受害人银行卡资金为由,要求受害人将银行卡内存款取出,存往嫌疑人指定的安全账号,骗取受害人钱财。
●●电话欠费诈骗
嫌疑人冒充相关单位工作人员声称事主电话欠费,银行账号可能被人利用“洗黑钱”,要求事主将存款汇至某账号以保护资金。
●●冒充熟人诈骗
嫌疑人冒充事主的熟人、朋友、同事,以嫖娼被抓、自己受伤住院等各种理由请求事主汇款。
●●办信用卡及提高额度诈骗
嫌疑人在网上发布有关可以代为办理高额度信用卡信息,并利用各种非法手段,获取事主姓名、电话、信用卡等身份信息资料,而后要求事主按嫌疑人提供的方法办理信用卡并在信用卡内存入现金,在获取事主有关个人信息后,将事主的钱转走。
●●卖二手车诈骗
通过短信发布二手车买卖信息,诱骗事主通过银行汇款交定金、保证金,或通过改号软件欺骗事主进行汇款诈骗。
●●中奖信息诈骗
嫌疑人利用事主侥幸心理,借助网络、短信、电话、信件等媒介发送虚假中奖信息,继而以收取手续费、保证金、邮资、税费为由,骗取事主将钱划至设定账户。
●●招工诈骗
利用网络、媒体、手机短信等渠道发布虚假招工信息,取得受害人信任后,以材料费、服装费等名义要求受害人汇款。
●●冒充国家公务人员诈骗
犯罪嫌疑人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受害人电话号码后,以邮政局、快递公司、公安部门的名义,假称受害人的邮包藏有毒品涉嫌犯罪(或与经济类案件相关),连环设置恐吓受害人,以弄清真相、证明清白、保护银行卡升级为由,欺骗受害人将存款汇至所谓“安全账户”。
新闻推荐
本报4月15日讯(记者 徐文冰 黄胜芳)本报联合权威游学机构,经数月精心打造的“济南日报号游学直通车”今天开通了!直通车分“15天美国”和“16天英国”两条线路,不仅价格较市场同类产品低5%~10%,而且...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