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七岁的“国医大师”张灿玾
实习生刘博洋记者孙锋摄□本报记者 孙锋 实习生 刘博洋
行医近70年,悬壶济世救治病患无数,目前仍在坚守;近三年来,依然笔耕不辍,整理出400万字的行医心得巨著;藏书6000余种,涉及传统文化各领域,为后人留下宝贵典籍……他就是张灿玾,今年87岁,咱济南人身边的“国医大师”。
19日,记者对这位满头银发的老人进行了采访,近距离感悟老人的治学心态、人生胸怀、从医情怀以及对人生思考的境界。
张灿玾“八旬诞辰自咏”
初度临东海,医门育此身。十三逢乱世,弱冠始行仁。侵晓闻鸡舞,灯下笔耕勤。足以扶困厄,犹可疗斯民。状岁金陵去,归住黄河滨。执鞭杏林下,桃李几度春。架上书万卷,窗前月一轮。龙虫雕作事,乐道不染尘。吟诵诗古韵,琴石亦悟真。春秋八十载,沧桑岁月新。【大师名片】
张灿玾,1928年7月生,山东荣成人,中共党员,曾任山东中医学院院长、山东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等职,现任博士生导师、终身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等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张灿玾从事教学、临床和中医文献研究60余年,先后获得“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名老中医药专家”、“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等荣誉称号,2009年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授予“国医大师”荣誉称号。
他说——“学无止境”
自学成才,“国医大师”说医生永远不能骄傲
初见张灿玾老人,虽年近九旬,但依然精神矍铄。记者了解到,张灿玾出生于山东荣成市滕家镇下回头村的一个医学世家,在家乡念完小学四年级时,由于日寇入侵,不得已中断学业,直到家乡解放才读完小学。后来,他跟随祖父与父亲学习中医,一学便是一生。
数十年岁月匆匆,山东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自学成才”的张灿玾成了知名“国医大师”。面对该称呼,张灿玾非常谦逊。“‘大师\’这个称呼不敢接受,我只是一个小学生。”
张灿玾说,自己的学历只有“六年小学,加上半部《论语》”。他对做学问始终抱着谦卑恭谨的态度,对中医知识饱含崇敬。“学无止境,知识的积累永远没有巅峰。人比任何机器都要复杂,人不同于动物,自身的意识会影响心情、五行与气的变化,病症也千变万化,所以做医生永远不能骄傲。”
在治学态度严谨的张灿玾老人的生活中,学习是不可分离的一部分。“知识是永远学不完的,在社会中有更多知识要学习。”张灿玾说,停止学习的时候,一定是他闭上眼睛的时候。
他做——“回报社会”
87岁高龄仍为患者免费接诊,还在为家乡立志
“我是共产党员,是党培养了我,使我懂得了人生的价值,我必须不停努力奋斗,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自从退休后,老人就一直坚持义务接诊,救治从省内外各地慕名而来的病患。
学习伴随老人的一生,亦融入他近70年的行医生涯,也使得其医术愈加精湛。张灿玾接诊医治病患无数,时至眼下87岁高龄,仍然在为社会病患免费接诊。
“对待病人应该像对待亲人一样。医生行医如果没有大慈大悲的心,就不是个好医生;做医生不是生财之道,而是仁者之术。”他说。每逢有求医者登门,不论患者富贵贫穷,他都有求必应,悉心为患者诊治。“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张灿玾说,他会以耄耋之身继续为社会奉献力量,实现内心的夙愿。
在义务接诊的同时,张灿玾还在为自己出生的山村立志,这项工作已经持续了三四年,目前资料整理已初具雏形。
他写——“传承经典”
3年整理出400万字医学巨著,仍笔耕不辍
在张灿玾老人心中,文化传承、中医传承十分重要。他说,有时会产生一种感觉,觉得自己可能会在遗憾中离世,“因为需要我做的事情太多了!”
从2012年10月开始,张灿玾坚持每年100万字的速度,整理自己学医的经验。目前,第四本书《保元堂三世医案》已进入最后阶段。3年来,老人整理出版《张灿玾医论医话集》、《黄帝内经文献研究》等400余万字医学巨著。“书中收录了1200个病例,其中祖父的50例、父亲的600多例、我的500多例。”他说,自己不仅写书,还为经典医学古籍做注,这件事虽然难,但一定要做。
张灿玾认为,中医学理论是在中华民族文化上千年历史积淀中滋养而出的,对传统文化与中医融会贯通十分必要,他将诗、书、乐艺融于一身,不断丰富自己。
记者了解到,张灿玾平时阅读量非常大,家中藏书6000余种,逾上万册,其中医学书籍3000多种,此外还有琴棋书画、经史子集等,各类书册摆满了书房和卧室。除此之外,他还是个多才多艺之人,涉猎很广。他喜爱中国文学,出版了《医余吟草》诗词集;爱好书画篆刻,出版了《琴石书屋文苑闲趣》;爱好音乐,会演奏笙、管、笛、箫、古琴等乐器,更自己作曲,抒发胸臆。
他特别说起了写字:“字是文人的门面,年轻人都应该练一练,中华民族的方块字最具美感,要好好继承下去。”
新闻推荐
泉城义工众筹慈善拍卖会共筹得善款46000元5岁娃拍下4件作品为乡村诊室献爱心
5岁男孩卢中行和母亲一起举牌竞拍 本版照片均由记者王锋 高歌 摄参与爱心竞拍的市民领取爱心证书□本报记者 徐从芬18日下午,在济南西城时光国际艺术馆,一场与爱有关的慈善拍卖盛宴温暖了...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