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济南新闻 > 正文

荷红柳绿:口述历史中的老济南风采

来源:济南时报 2015-04-16 01:35   https://www.yybnet.net/

口口相传的故事中有着鲜活的济南历史

本版照片均由记者王锋 摄□本报记者 徐敏

游赏大明湖,寻泉曲水亭,老济南旧城中仍然呈现一派荷红柳绿的美丽风光。草草木木,都是故事:大明湖北岸的一片树木长得格外茂盛,原来是因为沉积湖底多年的湖泥;老济南四合院房子不会太高,是源于对泉水的敬畏;曲水亭街半夜竟然曾经有过热闹非凡的“鬼市”……这些口口相传的故事中,虽然不乏一些神秘色彩,但也给老济南文化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

湖泥的秘密为何湖畔北岸的植物格外茂盛

“扁舟一叶荷丛行,采莲二女忙船中。随波三里还未盈,舱内四角已填平。”这首清新别致,却也别有一番情趣的小诗并不是出自什么大诗人,而是县东巷老居民范广育十几岁时所作。“这哪是什么诗呀,我十几岁时,站在大明湖汇波桥上往北看,看到的就是这样活灵活现的景象。”老人说。

今年73岁的范广育老人从小就出生在县东巷,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生活、上学、玩耍都没跑出方圆三公里,对大明湖畔的草木虫鸟都熟悉至极。“曲水亭内捞鱼,大明湖里抓虾,泉水里面洗菜洗衣服,这些事情我一件都没落下。”老人说,其实这些美景趣事里面,饱含的都是地道的济南文化。

说起大明湖,老人说,外地游客来济南大多是欣赏湖光山色的美景,却很少有人会注意到,大明湖北岸北极庙西侧附近的湖畔上,不管是垂柳、雪松还是草坪,植物都长得比其他地方的茂盛。“这块土地上的树木长得就是高出一截,草坪也格外鲜绿和浓密。”范广育老人说,至于原因,除了少数上了年纪的老济南人,恐怕还真没几个人能说得出来。原来,秘密就在于大明湖的湖泥。千百年来,枯黄的植物枝叶根茎沉积湖底,死去的鱼虾生物也沉积湖底,年复一年,湖泥格外肥沃。建国初期,为了避免湖底过高,人们把淤积的湖泥铲出堆积到湖北岸,并在上面种上草坪、雪松等植物。久而久之,这些生长在肥沃湖泥上的植物越来越茂盛,这就是“湖泥的秘密”。 “其实,湖泥的神奇远不止于此。”老人说,现在流行的说法叫“湿地”。这种现在已经较为少见的地质景观,几十年前在大明湖畔比比皆是,那时候,孩子们会捡拾湖泥里的树叶,将捡来的脉梗较粗大的叶子放在清水里面“漂”,“漂”上好一会儿,“叶子的肉”就因为腐蚀而洗掉了,只剩下叶梗。待脉梗晾干后,用废旧的牙刷沾上红墨水,靠近叶梗,手指划过牙刷硬硬的毛,红墨水就喷到叶梗上。如此反复,就做出了一个精美的红色叶梗形状的书签。

对泉水的敬畏四合院房子都不宜过高

走进曲水亭街的窦庆德老人家的小四合院,才真正感受到当年《老残游记》中记述的泉城人家“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风貌。小院坐北朝南,西厢房门口是一口古井,井下是个无名泉,“这几天刚下过雨,泉水还很丰盈呢。”窦老爷子说,泉水冬暖夏凉,平时洗衣做饭都用这井里的泉水。

不大的小院子里还种着两棵树,西边是石榴树,东边是香椿芽树。“这些种树的规矩很多年轻人就不知道了:石榴树象征着多子多孙,香椿树象征着福寿绵长。这两棵树代表着中国人美好单纯的愿望。”窦庆德老人说,这两个树和他一样,都是老济南历史的见证者,因为个人生活等原因,他一度离开这个院子十余年,不过再次返回时,院子里虽然已经杂草丛生,但石榴和香椿树仍然年复一年地开花结果,印记着时间的年轮。“树犹如此,于是我又搬回到这个院子里。”他说。

别看都是四合院,济南的四合院和北京的四合院也有很大的不同。窦庆德老人喜欢在曲水亭畔给年轻人和游客讲述老济南的文化,他说,北京有诸多八旗子弟的后裔,皇家贵族比较讲究封建级别,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随便建设和居住院子,充满了门第等级观念。北京的四合院院子比较大,包括东西厢房,规制也比较严格,什么身份的人住在哪里都有讲究。不过,大气归大气,但是不如济南的四合院玲珑精致,透着泉水的灵韵。“也只有泉水才能滋养出李清照这样的女词人来。”他说。

老院飘香远,小桥流水情。这是曲水亭街老四合院如画般的景致,不过,如果对比外地的深宅大院,就会发现济南的四合院不仅玲珑,而且大都比较低矮。窦庆德老人说,传统的文化观念认为,如果房子盖得过高,是对泉水的不敬。泉水是有文化的,历代文人都盛赞泉水,泉水是有生命的,它养育着全城人的生命。老人说:“泉水从青石板上漾出来,我们这代人,小时候喝水时都是不自觉地跪在石板上捧着泉水喝,后来才明白,这些无意识的动作,其实都是对泉水的敬畏。”所以说,房子不能太高,避免和泉水落差太大。

曲水流觞泉水边的古代“罚酒方式”

珍珠泉以北,大明湖畔百花洲之南,便是来济南必然要游赏的柳牵水绕的曲水亭街。经常在曲水亭街附近给年轻人和孩子们讲述老济南故事的苏宝珍阿姨,将这条街道的故事讲述得引人入胜。在魏晋南北朝时,每到农历三月初三,老济南附近的文人墨客都要相邀聚会到曲水亭,举行盛大的宴会。在这一天人们要到水边洗濯以消除不祥,文人称此为“修禊”。

“修禊”完毕后,宴会开席,文人便开始“曲水流觞”的诗酒盛会。用觞杯盛满酒,放在托盘上,然后把托盘放在流杯池的水面上任其顺流漂下,托盘漂至拐弯处,往往会停止不动,只要酒杯停下,坐在河边的人就要端起酒杯,将酒一饮而尽,然后还须即席吟诗一首,如吟诗不佳,便被罚酒。据说,这种诗酒盛会一直流行到清代。

当下游人来曲水亭街游玩时,大多欣赏流水垂柳古居的美景。然而,即便是很多土生土长在这里的老济南人,也说不上曲水亭街“鬼市”的故事。据说在上个世纪20年代,每日约三更天,夜色静寂之时,会有三三两两的人提着油灯,幽灵般地到这里来摆摊设点,卖字画、玉器、衣帽鞋袄、钟表等杂物,天快放亮时人群便主动散去。之所以不会在光天化日之下买卖交易,是因为“鬼市”的货物大多来路不明。里面既有鸡鸣狗盗之徒偷来的,也有些纨绔子弟吃喝嫖赌急着用钱,背着长辈拿了家中宝物来此卖的,更多的则是混穷的,拿些破衣烂衫换俩钱用。尽管如此,“鬼市”仍具有奇特的吸引力,也是白天人们坐在茶社的谈资,常常让听的人也犹如梦游似的。解放后,随着附近人流量的减少,曲水亭街上的店铺悄然退出,“鬼市”也自行消失了。

如果幸运的话,在某个安静的春日午后,或许可以听上了年纪的老人说说这些神秘有趣的老故事。

新闻推荐

起亚车主与被打公交司机和解

时报4月15日讯 (见习记者韩修德 记者王倩) 15日,本报报道了一辆起亚SUV与7路公交车发生刮擦后,起亚男车主打伤公交司机一事。15日下午,记者联系上被打的7路公交车司机李师傅,他称自己与起亚车主已...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今有大风气温略降2015-04-16 13:59
评论:(荷红柳绿:口述历史中的老济南风采)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