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冠林 通讯员 魏方彬 邢介朝
他是一个好丈夫,用一副并不宽阔的肩膀撑起整个家;他是一个坚强的父亲,给瘫痪在床11年的儿子撑起了一片天;他还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为无数孩子铺筑成长的路。11年来,他承受着别人无法想象的痛苦,成功地变换着父亲与老师的角色,对学生认真负责,对儿子不离不弃,谱写了一首用生命向爱承诺的歌。他就是章丘六中优秀教师胡启山。
儿子瘫痪在床,父亲悉心照料
初见胡启山,他神色刚毅,笑容阳光,言谈风趣幽默,丝毫看不出背负着巨大的家庭重负。“不能坐、不能站,吃饭、大小便都不能自理,怕他躺久了呼吸困难,每天要给他翻好几次身。”说起照顾患脑瘫的儿子时,一向乐观的胡启山言语哽咽了。
胡启山今年45岁,从1991年至今从事教育工作24个年头。1995年期末考试期间,在他监场阅卷的时候,怀孕的妻子一人在家不慎摔倒,导致早产,大儿子因缺氧致使智力发育障碍,生活无法自理。
后来,计生部门根据相关政策准许他生育第二胎,2004年5月,小儿子的出生给这个家带来了新的希望,喜悦中的一家人并未多想。可谁知,等孩子8个月大时,看到其他同龄的孩子已经牙牙学语,且能在床上爬动时,胡启山却发现自己的儿子依旧不能做任何肢体动作。夫妻俩赶紧带着孩子到医院检查,诊断结果如同晴天霹雳:儿子出生时就已经患上了痉挛性脑瘫。
夫妻二人带着儿子四处求医,省内的各大医院几乎都走遍了,甚至连省外的医院也都去过,但始终没办法完全治好儿子的病,求医的巨大花费让他们的经济状况变得十分拮据。但为了让儿子吃好,他和爱人每天都会想方设法,变着花样,给儿子做饭吃。
乐观心态为家人撑起一片天
尽管得到的结论是他无法接受的,可他没有选择放弃。胡启山的母亲因车祸腰部受伤不能干重活,父亲也年老体弱,虽然大儿子身体还算健康可是反应愚钝,只有妻子和他在家照顾整个家。小儿子生活没有任何自理能力,吃喝拉撒都需要人把喂,慢慢的,妻子因为腰椎突出多次脱臼,也无力喂养孩子了,千斤重担全部压在了胡启山一个人身上。
不论什么季节,早上四点一到,胡启山的一天就开始了。妻子做好早饭,胡启山开始帮小儿子穿衣服,要用20分钟的时间才能穿好。孩子蜷缩的手臂总是遮挡嘴巴不能进食,由于手臂僵直不能伸展,要花费双倍的力气才能将儿子的胳膊搬开,一只手拉住孩子胳膊一只手喂饭,喂一顿饭需要非常大的体力消耗,即使寒冷的冬天也会汗流浃背,全家只有胡启山一个人能完成这项工作。照顾完孩子以后,胡启山还要赶到学校上课,他从来没耽误过一节课。
白天胡启山去学校上课,妻子在家勉强照看孩子,晚上下班后,胡启山回到家再给孩子喂饭、收拾大小便、洗漱、换衣服……就算是夜里,也要经常帮孩子翻身活动,以防孩子窒息。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每天睡觉时间不超过4小时,而且每一小时要给儿子翻一次身的情况下,他陪着孩子走过了艰辛的11个春秋。
如今,11岁的小儿子除了大脑没有发育外,其他的身体机能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着——长了个子、长了肉。11年来,胡启山最高兴的事就是闲下来的时候和儿子说话,虽然儿子不会说话,但听到他的声音,儿子会开心地笑,他满足地说“看着儿子笑,再苦再累也值了。”
忠诚履职,甘为春蚕吐丝尽
胡启山不仅是个伟大的父亲,还是一名优秀的教师。尽管背负着巨大的家庭压力,但是从孩子生病以来,他成功地变换着父亲与老师的角色,在塑造了崇高美德的同时也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成绩。他曾经两次获得济南市优质课二等奖,他所带的班语文成绩总是名列级部第一名。
荣誉都被同事看在眼中,可是他的家庭所面临的困难却很少有人知道,因为胡启山总是一副乐观向上的样子,从不唉声叹气,怨天尤人。直到一个月前,学校决定派他到上海学习,而他无法成行时,大家才知道了他的情况。“从教20多年,胡老师从未因孩子和家里的事请过一次假,每次都是事先调好课,学生在他的心目中才是第一。”章丘六中初一级部主任张书利对记者说。
胡启山爱生如子,不仅将自己毕生所学交给学生,还在生活和心理上给与学生帮助。与他教同一个班的老师经常说,不听话的学生自己批评十次不如胡老师与其谈一次心的效果好。“我们都愿意上胡老师的课,他的课上不仅气氛活跃而且还能学到丰富的知识,我们班的语文成绩总是级部第一。”初一四班的刘翔宇这样告诉记者。章丘六中校长陈元福评价说:“对待家庭,他展现了男人的担当;对待儿子,他展现了父亲的伟岸;对待学生,他展现了师德的崇高。”
新闻推荐
刘先生与家人在饭店吃完饭,发现外孙与别人发生争执,随即上前劝阻,反被两人殴打造成左手手腕、左侧肋骨骨折住进医院,派出所出警调查,对刘某进行伤情鉴定,经鉴定为轻伤二级。住院期间刘某及其家...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