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济南新闻 > 正文

躲鬼子、躲饥荒、躲洪水三大坎诉说平凡老人百年事小脚农民王殿芳百岁仍能一顿一个馒头一碗熟肉丁,一辈子没去过医院,生小病睡两天就好

来源:济南时报 2015-06-24 01:11   https://www.yybnet.net/

100岁的王殿芳每天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到大门口晒太阳 本版照片均由记者张刚 摄□本报记者 李永明

依山傍水的北辛店村,有着大片的平原农田。夕阳的暖阳照在广袤的农田上,也照在百岁老人王殿芳的脸上。在这片土地上晒着阳光,她耕耘了几乎一个世纪。平凡的她,就像地头的土坷垃,没出过这片地,不知道外面的风光,在这片土地上,除了把自己奉献给一代又一代的新生命,不曾享受半点荣华富贵。老人现在耳朵不灵了,终日半张着嘴巴,除了晒太阳,几乎失语。儿孙绕膝的理想化场景并未出现,耐人的老年孤独以及儿孙供养的压力,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人物档案】

王殿芳,女,1916年生于济南一弹棉花为生的农户家庭,16岁嫁进北辛店村,终生务农,直至60岁体力不支。在日军的铁蹄下从青年熬到了而立之年;3年饥荒吃过草根树皮、也吃过“观音土”;经历过黄河大水决堤,目睹整个村庄被冲毁,又耗费数年白手起家。一生养育一儿两女,人到中年又遭受丧女之痛,操劳一生,也将吃苦耐劳、和睦持家的精神传承给后人。

【讲述】

一个村两名百岁老人

都没享过啥福

历城区荷花路街道办事处北辛店村,是一个300多户人口的村庄,想要打听到王殿芳并不难,提到“百岁老人”这个关键词,村庄内妇孺皆知,都能顺手指给记者。

在百年前,王殿芳刚出世时,这个村庄是一片富饶之乡,村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农耕为主的时代,生活好不惬意,用“依山傍水”来形容毫不夸张。现如今,这个村庄迎来了重新建设,家家户户都盖起了二层小楼,包括王殿芳的儿子和孙子的家。

“村里此前有两位百岁老人,今年年龄稍大的老奶奶去世了,现在只剩下王殿芳一人。”村主任郑元林向记者介绍。

与多数人想象的不一样,村里虽然一连出现两位百岁老人,但平生都没享受过太多好日子。“此前去世的百岁老奶奶,一辈子都无儿无女,老伴早早去世了,是一个五保户,去世前一直由侄媳妇照看。”郑元林介绍,老人一辈子都过着吃一口恨不得就能饱腹的日子。从老人百岁时的照片上,记者看到,老人瘦得皮包骨头,两眼凹陷,满头白发。

“王殿芳也是一辈子没享过多少福,奇怪了,一下子就活到了一百岁。”郑元林边介绍,边将记者带到了老人家门口。

【现状】

自己拄拐棍晒太阳,一顿饭能吃一个馒头

在一栋民房的大门楼下,王殿芳坐在马扎上,背靠墙晒着太阳。一个人,表情闲适,看到人眼神活络。见到陌生人,家中狗不断吠叫,老人拿起拐棍几下就将狗敲回院内。

一双裹成巴掌大小的小脚、满脸满手的褐色褶皱,是这个老人的百岁特征,村内找不到第二人。与常人不一样,记者早已穿上短袖,老人还穿着一身棉衣棉裤、头戴毛线帽子。“上了年纪怕冷,老人最喜欢晒太阳。”王殿芳儿媳妇介绍。

最了解王殿芳的,莫过于其儿媳妇。从王殿芳80多岁需要人照顾开始,儿媳妇朱女士就一直将担子扛到现在。但现在儿媳妇也成了76岁、弯腰驼背的老太太了。瘦小驼背的儿媳妇,虽已不能下地,还得抱着暖瓶跑前跑后照顾婆婆,这种场景确实不大常见。

“婆婆现在就像个孩子,一天里除了吃喝睡,基本上没别的。”儿媳妇介绍,老人以前还特别爱串门,也曾一度着迷过电视,但现在每天不看电视,也不听收音机,没有任何娱乐项目,手头也没任何事可做。“一天也不说几句话,除了‘渴了\’‘饿了\’,不说别的。”

年已过百,王殿芳的饭量并不小。在陪伴她一个世纪的八仙桌上,一个古老的瓷碗内盛了满满一碗煮熟的肉丁,切得豆粒大小。中午饭点,儿媳妇为她准备了一碗稀饭,一个馒头。就着满满一碗熟肉丁,王殿芳用稀饭泡着馒头,呼噜全部下肚。“老人饭量很好,喜欢吃肉,但不经常让她这么吃。没牙了,肉丁就切得小一些。”儿媳妇介绍。

【体格】

没生过啥大病,小毛病睡一觉就能好

“你身体挺好的?”记者扯着嗓子趴在王殿芳老人耳朵旁喊了好几遍。“现在就是耳朵听不大见了。”老人不想再让记者犯难,就自顾自地说起来,“别人说了也听不见,干脆就不说话了,电视也没法看了,没事就坐着,省得挨熊。”

王殿芳嘴中的“挨熊”,无非是儿媳妇在其耳边的几句高声吆喝。“她吃饭和我老两口一块吃。我们经常和她说说话,但都得高声吆喝。”儿媳妇笑着说,她深知婆婆的饥饱冷暖,啥时穿啥衣服,不用婆婆自己开口,她就能给换上。

“昨天自己不小心还摔了一跤,没事,她身体好着呢。”看到王殿芳拄着拐棍颤颤巍巍地走路,记者想上前搀扶,王殿芳74岁的儿子郑福金善意地劝止了,在他眼中,母亲还没老到那个程度。相比之下,郑福金目前已两次突发脑血栓,险些丢掉性命,最终落下个走路颤颤巍巍的病根。虽不让记者搀扶老人,见到母亲准备从凳子上起身,郑福金还是抓紧哆嗦着上前帮扶,而自己都险些站不稳。

在王殿芳古老的家具——陈旧成黑色的床、八仙桌和几个木箱子上,记者找不到一点药品或养生器材。

“老人一辈子没生过大病,到现在平时也几乎不生病,偶尔有个小病,就靠忍,睡两天就好了。”郑福金介绍,老母亲一辈子没去过医院,就算是实在扛不住的时候,就去村卫生室拿点药片,一辈子也就数得过来的那么几次。

说话间,王殿芳一人在旁不时换一下跷二郎腿的姿势,盯着颤颤巍巍的儿子,满眼的心疼,她知道话说出来,儿子还得费劲喊话回给她听,她就直接沉默了。

【人生】

抗日、饥荒、洪水,平凡一生经历三大灾难

在王殿芳一个平凡农村妇女一生中,日军侵华可以算是人生经历的第一次大灾难,也给这平凡人的一生留下了第一笔无法忘却的回忆。

“听我母亲讲过,当年她在村里亲眼见过日本鬼子。”郑福金介绍,日本鬼子到了村庄除了烧杀抢夺,无恶不作。“当时母亲吓得跑掉了,有幸捡回条命。”

北辛店村离华山近,每逢鬼子来袭,村民们就都跑到华山上避难。但在那个信息不通畅的年代,经常会有躲避不及时的情况,还好王殿芳一家有幸熬过了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

1960-1963年,3年饥荒,是每个经历过的人记忆中的一段噩梦,包括王殿芳和自己的儿子、儿媳在内,终生难忘。

大饥荒蔓延开来后,村里公社食堂先蒸碗碗饭,而后吃粥,而后粥越来越稀,而后粥里加菜;而后一粒米都没了,只煮厚皮菜、苜蓿藤之类的藤藤叶叶;而后只有泡红海椒烧汤,一人一勺了……只要以为能吃的草根树皮都被人弄来煮着吃。还有的人吃“观音土”,口感上有点像面粉,不像别的泥土那样难以下咽,但多吃会拉不出大便,将人胀死。

饥荒的3年里,王殿芳儿媳妇已经嫁进门。在儿媳妇看来,当时50多岁的婆婆,既要拖着劳累的身体,带领一家人到处寻找能吃的食物,还要在吃穿都没有的大家庭里,想尽一切办法照顾好刚进门的儿媳妇。“就是一起挨饿,有啥吃啥。”回忆起当年的婆媳关系,王殿芳儿媳妇没有半句怨言。

熬过了3年饥荒,王殿芳却怎么也没能想到,自己的小女儿会在30多岁时病逝。“当年老母亲因为我没能及时救治妹妹,跟我闹得不可开交。”郑福金说起来,脸上满是歉意。

尽管闹翻,一家人始终没有分家,婆媳一直和谐相处至今。

王殿芳遭受到最大的自然灾难是洪水。

依山傍水并非全是美事,王殿芳在嫁进门后没几年,就遭遇了黄河发大水,大堤被冲垮。“那几年盖得都是土坯房,遇到大雨,本来就快被淋塌了,加上洪水来袭,一家4间房子就全完了。”郑福金介绍,母亲和父亲为了盖房子,好几年家里的光景都没过好,这是老人一辈子最操心的事。

王殿芳当年忙活盖起来的房子有4间坯屋、2间东屋和4间南屋,在那个年代已经是大家庭了。现在早已找不到当年的房子踪影,都已被王殿芳的儿孙翻建,剩下的只有一星半点的老家具。老两口一辈子也没留下什么财产,即便是老伴儿去世,王殿芳也没能留下个啥念想。回首百年开枝散叶五世同堂习惯了贫穷和寂寞

在1916年袁世凯称帝以及军阀割据混战的年代,王殿芳出生了。“按照农村习俗,正好过了100岁虚岁。”郑福金介绍。

回忆起老人100岁寿宴时的场景,郑福金满脸兴奋地介绍,“一大家子人啊,祖孙几代人,坐了满满两桌子。”郑福金拍着脑门,细数了半天,终于弄清楚了一家人是五世同堂,整个家族开枝散叶,与王殿芳有血缘关系的后辈已经有15人,年龄最小的是王殿芳的重重外孙,今年3岁。

即便是到现在,王殿芳子孙几代人日子过得都并不算富裕。能一下子摆两桌酒席,全族上下齐聚一堂,也是难得的一次。整个家宴没有去酒店,就在家中,一家人围坐一起。

“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吃顿饭,为老人祝寿。”问到为奶奶庆祝百岁生日时的场景,王殿芳的一位年过四旬的孙子脸上并未满溢笑容,而是略显愁容。在他这样一个务农的家庭,仅靠种地既要养活自己父母,还要养活百岁的奶奶,确实有些吃不消。“平时有时间都忙着外出打工了,挣点钱好养家。”王殿芳孙子介绍,自己并不会和奶奶说太多话。

“重孙子都长大了,重重外孙才3岁,平时基本都不来看望老人。”王殿芳儿媳妇介绍,老年人年龄大了,容貌太老了,怕吓到孩子。记者注意到,无论记者与郑福金及妻子谈论什么,即便再神采飞扬,老人脸上仍是平淡如水,或许应该还有一分寂寞没能解读出来。

新闻推荐

2岁男童尿道下裂被当成女孩养不手术将来得蹲着小便——九龙博士男科成功为2岁男童实施尿道下裂修复手术

原以为是贴心小棉袄,没想到却是个大儿子!2岁半的男孩小悦悦(化名)竟被父母当女孩养了近3年。家住德州市区的小悦悦今年2岁7个月了,出生后小悦悦生殖部位就与其他孩子不太一样,父母看着像女孩...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多彩父亲节”2015-06-26 01:10
猜你喜欢:
评论:(躲鬼子、躲饥荒、躲洪水三大坎诉说平凡老人百年事小脚农民王殿芳百岁仍能一顿一个馒头一碗熟肉丁,一辈子没去过医院,生小病睡两天就好)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