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文东小学,市民在查看新公示的学区划分信息记者王晓峰摄点击查看原图历下区36所小学划片招生范围最终确定!记者从历下区教育局获悉,此次学区调整一改过去东西南北“四至”描述,而是具体到楼号、门牌号;同时设立弹性学区,供家长自愿选择。记者杨芳
学区公示精准到街道门牌号、楼号
根据《济南市2015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意见》,小学阶段招生要按照户籍与居住地相结合的要求,依据学校实际容量和教学能力继续对学区进行积极稳妥、科学合理的动态调整。记者昨天从历下区教育局获悉,该区部分学校学区进行了微调。
前期,历下区教育局对各小学招生服务区做了认真细致的调研摸底,建立了《历下区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学区基础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对各学校学区进行了更加细致地描述,一改过去“四至”(东至,南至,西至,北至)的描述,变为现在具体到“街道门牌号、楼号的“点线”描述。
例如文化东路小学,记者看到,其“街道名称”便划分了112条,每一条后面跟着“小区或者单位宿舍名称”,后面还有楼号,非常具体。“这样,我们的学区范围更加明确具体了,既保证了方便家长查询,又确保了服务区范围的无缝隙覆盖。”历下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13所学校学区内的居民子女可原学区就读,也可到新协调学校
今年,历下区学区调整的一个新亮点就是划分了“弹性学区”。据介绍,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依据教育资源的整体分布情况,综合考虑交通、人口、教育资源等多重因素,今年,历下区教育局在部分居住区设立了“弹性学区”。“所谓弹性学区,就是居住区范围内的居民子女,可根据自身实际,可以选择到原学区就读,也可选择到新协调的学校就读。”上述负责人解释。
据悉,今年历下区“弹性学区”涉及到13所小学,包括青龙街小学、解放路第二小学、花园小学、文东小学、燕山小学、甸柳一小、燕柳小学、姚家小学、砚泉学校、龙奥学校、智远小学、历山学校、锦屏学校。
该负责人介绍,“弹性学区”的设立,对学校来说,缓解了部分生源数量多的学校的生源压力;对家长来说,增加了选择的弹性空间,更为便利;对教育部门来讲,为历下区今后固定学区提供了科学依据。
弹性学区到底怎么“弹”?最多可有3个选择
13所学校的弹性学区,到底是怎么“弹”的?记者昨天梳理了一下,有的孩子最多可有3所学校供选择。
青龙街小学:
青后小区一区1—7,1号院银行宿舍(1-1#、1#)2号院(2-1#、2#)、6号济南市防疫站宿舍(3#、4#),属于弹性学区,可在济南市花园小学就读,或自愿选择济南市青龙街小学就读。
解二小:
历山东路3号、5号,建新南路4号、6号、8号、27号、31号、33号、35号、37号部分楼号,山大南路56号1,解放路105号6—10、解放路113号1—3、解放路115号1—3、解放路117号1—7;山大路123号1—5,以及历山路48号、50号、52号、54号、58号、60号、62号、66号、72号、82号的部分楼号,属于弹性学区,可在本校就读,或自愿选择济南市青龙街小学就读。同时,解二小历山吉第小区内设学校教学点。
燕山小学:和平路16号、燕山小区北区可在本校就读,或自愿选择济南市甸柳第一小学就读。和平路18-1号、经十路14966号、经十路14800 、经十路14626-3 、经十路14626-1 ,经十路15078 ,也是弹性学区,可在济南市文东小学就读,或自愿选择济南燕山学校小学部就读。
甸柳一小:
原燕柳小学学区内的甸柳新村五区1-18号楼、甸柳新村四区11-24号楼、甸柳新村六区1-8号楼为弹性学区;可选择燕柳小学就读或自愿选择到甸柳一小就读。原文东小学学区内的二环东路西侧沿线、经十路南侧沿线为弹性学区;可选择文东小学就读或自愿选择到甸柳一小就读。原燕山小学学区内的燕山小区北区1-18号楼、和平路16号为弹性学区,可选择燕山小学就读或自愿选择到甸柳一小就读。
文东小学:除上述可选择甸柳第一小学就读的,另外,环山路住宅为弹性学区,可选择文东小学,也可到东方双语实验学校东校就读。
姚家小学:
茂陵山路4号(东领鉴筑)1—6、茂陵山路8号(化工五厂宿舍)1、2 为弹性学区,可在本校就读,或自愿选择济南砚泉学校小学部就读。奥体西路2666号(中铁国际)、山久水园已入住业主适龄子女协调至该校就读。
智远小学:
经十路以南警苑小区、汇福山庄、林景山庄为弹性学区,已落户并实际入住业主子女可在本校就读或自愿选择龙奥学校就读。
龙奥学校:
除上述智远弹性学区的选择,燕山新居也是弹性学区,已落户并实际入住业主子女可选择在锦屏学校就读,也可自愿选择到龙奥学校就读。
新闻推荐
济南市历下区入学报名首日,弹性学区试点有喜有忧 家长“弹笑风生”热校“弹何容易”
昨日上午8点左右,青龙街小学门口家长们排起了长队记者赵天羿摄点击查看原图昨天起,历下区2015年适龄儿童招...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