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0岁的刘佑芹是高柳镇阳河村党支部书记、市十七届人大代表。提起他,群众评价最多的是:老刘不善言辞,但是能吃苦受累,能为老百姓办实事,给全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刘——没得说!
化悲痛为力量 解决村内用电难题
阳河村是一个有着2000多人的大村,用的变压器是十几年前安装的一台80千伏的旧变压器,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电量也与日俱增,一到晚上,东边有电西边没的情况让村民怨声不断。解决用电问题就需要新上变压器,新上变压器就需要投入大笔资金,而老刘深知村里并不富裕,所以他想方设法,争取不花村里一分钱就解决村民的用电难问题。那段时间,他多次托关系、找熟人,然而要完成这项工程并不是一个小数字,所以当老刘找到别人时,他们都纷纷摇头。就在老刘一筹莫展时,家里突然传来噩耗,老刘的独子因车祸去世了。巨大的悲痛并没有击倒这个坚强的汉子,匆匆办完儿子的后事,一心惦记着用电问题的老刘,又立即投入了工作。再次找到那些人时,他们被老刘感动了,纷纷解囊相助,购置变压器的资金有了。看着这么多天的辛苦终于得到了回报,老刘露出了笑容。在投资商的帮助下,阳河村改造了村内照明线路,更换了2个新变压器,由以前的80千伏改为160千伏和200千伏,彻底解决了村内用电难题。
患病痛不畏惧 打通村民出行路
村内道路坑洼不平、雨天泥泞一直是困扰在老刘心中的一大难题。路不好走,老百姓抱怨,项目引不来,严重阻碍村集体的发展,想到这里,说什么也要把路修起来。说干就干,老刘和村支部班子成员一面发动村民捐款,一面给在外人员发放 《致全村在外工作人员的一封信》,呼吁他们踊跃捐款,支持家乡事业。在这之前,老刘被查出患有胃癌,前后共化疗6次,并切除了三分之二的胃。动完手术后的老刘,身体特别虚弱,医生再三叮嘱不能劳累,可为了尽快筹集到修路资金,他自己开车去潍坊、济南、烟台,到处“化缘”。由于长时间奔波劳累,又加上饮食不规律,仅剩的三分之一胃经常“罢工”,剧烈的疼痛常常让老刘汗如雨下。病痛的折磨和奔波的劳苦,老刘瘦了,而大家却被老刘深深的感动了,在多方努力下,筹集到了50余万资金。有了修路钱,老刘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2100米长3条主干道让村庄面貌焕然一新,而后期更是投资90多万元,新修3000多米道路,实现了全村道路水泥硬化,在老刘的眼神里,闪烁着阳河村的美好未来。
眼光长规划远 营造村居新环境
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闲不住的老刘有了新的想法,对阳河村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建设改造,阳河文和苑集中居住区应运而生。 “为什么城里人有物业管理,房子外的事不用担心;为什么城里人上个厕所都坐着,我们却蹲着……”这是初中都没毕业的老刘想的,也是老刘提出建设居住区的建议时这样向村民们解释的。“大道理我说不了,说就说实在的”,不会说大道理的老刘其实想的很多,“阳河村在青州最北边,离市区远,在这里建设居住区有市场。而且这里环境好,说不准周边寿光市、广饶县的也有过来购房的,房子卖出去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就更多了。 ”为了将文和苑打造成精品,老刘聘请规划设计公司对阳河村进行了系统规划,最终确定在济寿路以南、阳河河东建设。看着这个总规划用地120亩的集中居住区渐渐成形,老刘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为了让村民受益、村集体受益,老刘带领村两委研究决定,采取村委主导、开发商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进行开发。转眼间到了2013年,阳河文和苑已成为青州市北部最大的集中居住区,建成的9栋居民楼已经入住了120多户,新开发的7栋居民楼正在加紧建设。由于文和苑的水、电、暖、气、网等配套由阳河村委集中管理,村民住着舒心、外人看着放心,不仅阳河、河头等村的村民前来居住,寿光、广饶等周边地区也有不少人购置,村集体经济也在不知不觉间渐渐地壮大了起来。
肩负社会责任 建学校办教育
“村里有钱了,就要办实事,第一件我就想到了孩子们上学的事。 ”老刘的想法得到了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也正好顺应了当时全市校安工程建设的热潮。政府的支持,集体经济的充裕,让 1500平方米的阳河小学教学楼拔地而起,并筹资 80多万元建设完成阳河幼儿园,看着学生们搬入崭新的教室,老刘并没有满足。 “办教育就要办最实在的,不能仅仅建个楼就知足了,要给学生创造最优越的环境。 ”有了建设文和苑的经验,老刘认识的人也都相处熟络了,于是他多方联系能人,筹资20余万元为学校配备了标准式微机房、图书室,筹资 70万元为学校建成了标准化塑胶操场,为学生营造了优越的学习环境。为了方便孩子上学,老刘还专门组织人力、物力修建了学校门前 1600米的便民路、埋设了 600米的排水管道,为家长、学生提供更加便利的上下学出行条件。
关于老刘,能说的还有很多。当谈及自己这些年的经历时,老刘总是很淡然:谁的日子也是一天一天过,谁的日子也是越过越少,或许我的日子比别人的少一点,但我觉得我的日子很实在……
新闻推荐
首列“青州号”国际班列正式开行,首列“青州号”国际班列正式开行
打通亚欧大陆桥 丝路源头再启程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