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 刘民军 孙学羽/文 秦红宇 宋籽仪 韩红华 孙金青/摄
今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新《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颁布实施,立案登记制也于5月1日在全国展开。半年时间马上过去了,法院作为维护公平正义最后防线的重要司法部门,是如何依法维护人民的权益?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的呢?近日,记者带着问题走进市法院,与法官零距离接触,请大家跟随记者的镜头,聚焦法院工作。
天平铸和谐
■创建单位:胶州市人民法院
■服务对象:人民群众、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行政机关等
■品牌理念:公正司法
■品牌定位:司法为民 廉洁为民
■品牌核心价值观:公平正义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立案登记
多措并举便民为民
【立案大厅】8点26分,走进市人民法院,此时的法院已开始忙碌起来。诉讼便民服务中心里,秩序井然。立案登记制宣传展板及其它诉讼须知在大厅里显眼位置随处可见,书记员庄春晓正在手把手指导当事人填写《收取诉讼材料清单》。自今年5月1日实行“立案登记制”改革以来,市法院共登记收案2597件,较去年同期增加32.8%。为方便群众,使立案流程高效便捷,市法院积极推行电话咨询、邮寄立案、网上缴费等方式,当事人可以就近、就便立案。
科技法庭
让庭审在阳光下运行
【胶西法庭】10点05分,来到胶西法庭第一审判庭,这里正在公开审理一起民事案件,审理全过程进行了录像录音和全程同步直播。据介绍,通过远程通讯系统,远在济南的省高院庭审直播网正在同步播出。审理过程中大屏幕的实时记录让庭审的效率和公开得到了极大强化,整个庭审活动公开透明,原被告双方都能直观地看到整个庭审过程。
近年来,市法院以“三大平台”建设为契机,投入80余万元建成5个“科技法庭”,并于2013年全部投入使用,通过同步录音录像,能够再现庭审的情形,有利地促进了审判公开,切实做到在每一个案件和每一处细节中,都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司法、公正为民。
社区法庭
让调解在家门口进行
【市南小区便民服务中心】11点05分,记者来到社区法庭调解室,在法庭工作人员和调解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逐渐冷静下来,最终双方心平气和,顺利地达成调解意见。原来这是市法院马店法庭依托市南小区便民服务中心成立的我市首个社区法庭调解室。
这是市法院实施“全面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工作”有力举措之一。社区法庭注重的是诉前调解,社区内的矛盾纠纷在正式立案前,由社区法官组织并指导由居委会、村委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司法所、律师会客室组成的“联合调解室”先行调解,调解成功且当事人要求进行司法确认的,由社区法庭进行司法确认,不收取任何费用,这种“不红脸”的纠纷解决方式,不仅仅节省了司法资源,还方便了群众诉讼,使群众更易于接受,纠纷更易于化解。
目前,市法院正在着手全面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社团调解、仲裁调解、司法调解等“六大调解”的联调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纠纷解决方式和更加优质的司法服务。
出庭应诉
民告官不再“见官难”
【行政庭】9点20分,行政庭法官台耀君、刘大波、人民陪审员刘霖正在审理一起工伤行政确认案件,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书记杨永青作为行政领导出庭应诉。杨永青告诉我们:“虽然做了被告,但出庭应诉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依法行政的观念,提升依法行政的水平。”
市法院一直秉承司法为民宗旨,不断加强与政府部门沟通交流,积极到行政机关宣传法律知识,讲解典型案例,并利用联席会议、司法建议等形式,将行政管理中存在的普遍性、多发性、突出性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为政府依法行政提供参考。积极推动行政机关领导出庭应诉,今年以来先后有13位行政机关领导出庭应诉。
爱心帮教
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党校教室】10点30分,市法院少年家事审判庭法官臧辉艳正在给全市妇联干部作报告。近几年,离婚案件不断增多,一些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受到极大影响。为促进社会稳定,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少审庭不断扩大法制宣传范围,走进村庄、社区、学校、家庭,耐心细致地宣讲。
市法院针对少年审判与婚姻家事审判职能的统一,于2014年初成立了青岛市首家少年家事审判庭。在上级法院、市关工委、市妇联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开展案件审理、爱心帮教以及普法宣传工作,取得化解矛盾纠纷、维护未成年合法权益的良好效果,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被中国关工委、司法部、中央综治办联合授予“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联动联调
快速化解事故纠纷
【交警大队速裁法庭】11点16分,泮晓鹏法官正在审理一起交通事故案件。鉴于被告人对事实和定罪没有异议,且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可能判处拘役,并处罚金,按照轻微刑案快审机制,案件当庭作出宣判。泮晓鹏说,今年已审结205起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纠纷案件。
早在2010年市法院就在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设立速裁法庭,功能定位主要是诉前调解和司法确认,同时审理普通程序交通事故案件,充分发挥了速裁和司法确认“短、平、快”的优势,减少了当事人的诉累和诉讼开支。
2014年还与司法局、公安局、保险公司等共同在交警大队设立诉前调解中心,开展交通事故案件联动联调,共同致力于化解纠纷,极大地提高了案件调解率、缩短了审理周期,保证了案款的及时到位。
正义审判
严惩制毒贩毒
【刑庭】14点10分,刑庭第二审判庭,法官赵联青正在审理一起贩卖毒品案件。庭审中,赵法官条理清晰,义正词严,句句发问直指案件要害,很快突破被告心理防线,被告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为打击毒品犯罪,震慑犯罪分子,市法院保持对毒品犯罪从重从快的“严打”高压态势,对职业毒犯、累犯、惯犯、再犯等主观恶性大、危害严重的毒品犯罪分子予以重点打击,并加大对财产刑的执行力度,摧毁毒品犯罪分子再犯的经济基础。
6月19日,市法院还在市第六中学对3起涉毒案件进行了集中公开宣判,依法惩处了6名毒品犯罪分子,分别判处11年不等的有期徒刑,有效震慑了毒品犯罪。
风餐露宿
倾心执行暖民心
【铺集某养鸡场】15点10分,听说市法院执行局正在强制执行一起民间借贷案件,记者闻讯赶到铺集镇某养鸡场,看到执行法官刚刚监督完装车,正在院子里吃午饭,空气中还弥漫着刺鼻的鸡粪味。
原来是被执行人吴某为扩大养鸡规模高息借款近千万元,因不能按时还款而被起诉执行。简单吃完迟来的午饭,执行局李慧暖局长和干警们又投入到对执行标的物的清点中去。记者离开时,李局长还说,下午下班前还要赶回院里,布置明天凌晨拘传老赖的专项行动。
例会学习
适应司改充电忙
【民二庭】16点46分,我们推门来到民二庭办公室,法官们正在召开庭务例会,坐在一起共同讨论审判中遇到的问题,学习最新的文件规定。青年法官范少恒说,平日里工作忙,大家疏于交流,庭务会可以让自己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案件、学习新知识,对提升自己的审判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帮助。
最近,市法院紧跟司法改革的步伐,根据实际情况,先后密集出台了《关于主审法官责任制试点工作补充规定》、《司法委托中介机构诚信管理细则》、《全面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工作目标任务及责任分解》、《专业法官会议工作规则》等多个文件。这些文件的要求新、内涵广,极富时代特征,需要广大干警不断学习理解运用,每周例会,正是充电的大好时机。
巡回办案
架起群众连心桥
【三里河街道办事处花园村】14点38分,我们来到了三里河街道办事处花园村小广场,九龙法庭正在此进行巡回办案,对一起子女赡养纠纷案现场开庭审理。庭审结束后,法官就赡养纠纷常遇到的问题向旁听的村民进行了普法。围观村民说,以前总感觉法院神秘,现在法庭都开在了家门口,有问题也能和法官说道说道了。
为便利人民群众诉讼,切实解决当事人交通不便出行难、文化落后法治维权难、诉讼不便打官司难的司法“三难”实际,市法院积极探索司法为民有效途径,大力推行巡回法庭审理案件制度。此举成功将法庭搬到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就地开庭解决发生在群众之间的各类矛盾纠纷,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司法保障和服务。
普法宣传
将纠纷解决关口前移
【胶东街道办事处某村】16点00分,李哥庄法庭法官刘克艳、书记员王涛正在与村民就土地纠纷问题进行法制宣传。青岛新机场工程项目“三通一平”施工招标正式启动,青岛新机场近期征地约15.56平方公里,涉及胶东街道办事处10多个村庄。为预防土地纠纷,李哥庄法庭开展法制教育宣传,并给百姓递上便民联系卡。拿到联系卡的老徐说,以后这可方便了,遇上法律问题就能随时找法官了。
院长寄语
【院长办公室】17点35分,市法院院长臧丕红还在办公室,正看着刚刚生成的审判数据分析。截止到今年6月份市法院一审服判息诉率、人均结案率、上诉改判率等考核指标连续18个月在青岛市基层法院排名第一。臧院长说:“我们法院将以‘三严三实\’实践活动为契机,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这条主线,强队伍、促审判,树立‘忠诚、干净、担当\’的意识。面对群众多元的司法需求,我们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同时欢迎社会各界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指导,不断夯实我院创建全国品牌法院的基础。”
一天的奔波,行程紧凑,跟随法官一起立案、调解、审判、执行……用真情倾听他们的心声,用图片文字记录他们的言行。我们看到了基层法官的奔波忙碌,体会到了法徽后的酸甜苦辣。他们平凡而充实,忙碌而快乐,为了案件的公平正义,他们对工作精益求精;为了心中的法治梦想,他们孜孜以求,砥砺前行!
新闻推荐
...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