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贾瑞君
7月21日,在山东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伟介绍:山东省社保基金累计结余3550亿元。这一数字引起了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济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邢乐成的浓厚兴趣。
据了解,到今年6月底,全省社保基金累计结余3550.1亿元,其中企业养老保险累计结余1933亿元。
“这笔巨大的基金是全省人民的养老钱和保命钱,也是山东省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省政府在加强社保基金管理、实现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等方面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在7月22日举行的专题询问会上,邢乐成首先将这个问题抛了出来。
应询人省财政厅厅长于国安坦言,这的确是当前社会广泛关注、参保人员十分关心的重大问题。如何保障社保基金安全,是很多人关心的第一个问题。于国安介绍,为从制度上堵塞社保基金管理漏洞,山东省规定,经办机构工作经费不得从基金中列支,财政预算给予足额安排;基金收入全部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省财政每年组织力量对基金决算进行专项审查,并建立社保基金征缴举报奖励制度,从基金收支两个方面严控跑冒滴漏,确保基金安全运行。同时,加强社保基金预算管理,从源头上保障基金安全。
仅有安全是不够的,还要尽最大可能实现社保基金保值增值。按照国家现行规定,目前,社保基金结余只能购买定向国债或转存定期,地方政府无权进行其他形式的投资运营。在这种情况下,山东省的做法是尽可能扩大定期存款特别是中长期存款的比例,争取存款收益最大化从今年开始,在国家没有放开投资运营权限的情况下,为进一步拓展增值空间,省政府争取国务院同意,将山东省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结余1000亿元,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投资运营,现在到位资金324亿元。山东省成为继广东之后全国第二个委托运营的省份。从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公布的投资运营情况看,2013年收益率为6.2%,2014年达到11.69%,远远高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
于国安透露,随着人口老龄化步伐加快,社会保险待遇不断提高,山东省社保基金收支可持续性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近几年,各级财政对社保基金的补助力度不断加大,2013年补助388亿元,2014年补助460亿元,2015年预算补助520亿元,年均增长15.8%。
“今后一个时期,社保基金收支矛盾越来越突出,缺口压力会越来越大,仅靠增加财政投入是不行的,必须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长效化社保投入机制。”于国安介绍,去年底,省委、省政府决定成立省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目前,已将180亿元的国有资本划转省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持有,目的是为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建立战略储备。
启动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基金,山东省是全国第一个“吃螃蟹”者。省国资委主任张新文介绍,目前,180亿元国有资本已经划转完成,正在进行收尾。同时,正在着手把省直部门管理的460多户省属企业统一纳入省国资委监管,也要划转30%的国有资本由省社保基金理事会持有。“这项工作正在积极进行,目前,已经基本摸清了这些企业的底数,大概是760亿元的资产总额,其中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280多亿元。”
新闻推荐
□记者李铁通讯员孙远胜报道本报济南7月24日讯保险资金支持山东经济转型升级暨项目对接签约会议今天在济南召开,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山东省副省长夏耕出席会议并讲话。...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