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姜宏建
通讯员丛培德孔进报道
本报济南7月21日讯今年1-6月份,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040.12亿元,占预算的54.9%,比去年同期增长9.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865亿元,占预算的51.3%,增长12%。全省财政收支运行双双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从收入看,省内17个市收入进度全部超过50%,最快的泰安市达到64.6%。从支出看,全省11个市支出进度超过50%,省级支出完成预算的58.6%,是近年来进度最快的一年。
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一般性支出得到有效控制,各级严控“三公”经费和会议、培训经费等,上半年,全省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仅增长1.2%,低于全省支出平均水平10.8个百分点。重点支出保障较好,上半年,全省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达3042.49亿元,占全部支出的比重为78.7%,比去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其中,住房保障、农林水、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的支出进度均超过50%。用于支持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城乡社区的支出分别增长50.5%、34.3%、20.9%,均大大高于全省支出平均增幅。
虽然财政收入保持了较高增长,但上半年地方税收收入仅增长4%,这是经济下行及产业结构调整在税收上的综合反映。部分市县由于产业结构单一、关停整顿高污染企业和淘汰落后产能,税收增速明显下滑甚至出现负增长。1-5月份,全省采矿业税收同比下降19.7%,钢铁、建材行业税收分别下降7.2%、5.3%,房地产业税收下降14.7%。尽管全省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新兴行业税收增幅较高,分别增长34.7%、13.3%、21.5%,但由于这些行业体量较小,短期内还难以弥补传统行业的税收减收。
新闻推荐
□陈川李宇飞在进口牛奶的冲击下,本地乳企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占领市场?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国内乳企尽管在自然条件、农业补贴等方面不如国外企业,但凭借本地化优势在新鲜牛奶...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