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济南新闻 > 正文

奏响敬老文化最强音

来源:大众日报 2015-08-27 13:50   https://www.yybnet.net/

□潘思兴刘璐璐

高度重视敬老文化建设

孝亲敬老是人伦道德的基石,敬老文化是儒孝文化的精华

“要在推进敬老文化建设上取得新突破。”省政府领导在省老龄委第23次全体会议上说。敬老文化具有道德教育、精神激励、家庭养老、维护社会稳定、协调代际关系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功能,是我国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理论支柱。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和基础,敬老文化是其重要的核心思想之一。山东省是儒家文化发源地,更应在传承传统美德,加强敬老文化建设上走在前面。

多年来,山东省高度重视敬老文化建设,把敬老文化建设列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省委宣传部将敬老文化列为四德工程的重要内容,省老龄委每年将敬老文化建设列入年度工作要点,省老龄办、省委宣传部等十四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将敬老文化列入老年文化建设五大内容之一。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每逢老年节都向全省老年人和老龄工作者致信慰问,各市、县党政领导也通过发表电视讲话、刊发署名文章、致慰问信等方式向老年人祝贺节日。莱芜、东营两市将孝亲敬老列入干部考核内容和提拨使用的重要依据。每年春节、老年节和“敬老月”期间,全省各级党政领导广泛开展走访慰问老年人、养老机构活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为社会各界尊老敬老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为弘扬敬老文化发挥了促进作用。

深入挖掘敬老文化资源

山东省敬老文化资源丰富,敬老故事、敬老人物、敬老古迹遍布全省

“一大家子住在一起,特别是有孙女们在,这日子热闹多了,别提多舒心了。”当被问起与儿子、儿媳住在一起20多年的感受时,74岁的张仁芝老人一脸的幸福。老人是龙口市兰高镇参驾疃村村民,老伴姜永方68岁,自从1995年儿子结婚后,一直未曾分家,这一住,就是20年。

这其实并不是老人原本“计划”好的。早在儿子结婚之初老两口就给他准备好了五间新房,等儿子结婚后就按照习俗分家。但儿子结婚后的第三天,就把他们请到了新房。“这20多年我和儿媳从来没有红过一次脸。”说起“婆媳矛盾论”,姜永方老人对她们婆媳关系的融洽颇为自豪。

当问起他们的家庭为何如此和谐时,老人说是“浓厚的亲情孝道”。“良好的家风是家庭和睦的基础,在我们家,‘孝\’就是家风,我的大女儿也是和婆婆住了25年没分家。”张仁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其实老人在家里起个总导演的作用,让所有家里成员在家庭这部大戏中演好自己的角色。”张仁芝老人的儿子笑谈。

从不以家长自居,家庭矛盾内部解决、绝不外传,在老人看来,这是缓和家庭矛盾、促进和睦的良方。父慈自然子孝,婆贤造就媳顺,长辈的和睦友爱也会无形中影响到后代的品质,不仅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孝顺,老两口的孙女们也是贴心小棉袄。就读于山东大学的大孙女参与学校“一封信”活动时给爷爷寄了一封信,言语间是满满的关心。“婆媳和睦、其乐融融是村里人对这一大家子的评价。”村主任王国权介绍,“像张仁芝这样的和睦家庭,村里、镇里还有不少,这种家风也会影响到街坊邻居,甚至是整个村子的风气,而幸福和谐家庭的纷纷涌现得益于龙口长期坚持敬老文化的传承和挖掘。”

山东是“孔孟之乡”,儒孝文化的发源地。春秋末年,孔子在《论语》、曾子在《孝经》中对孝文化作了系统论述,遂成为儒家伦理的重要内容。孟子又将孝文化推进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大孝高度。在儒家文化的长期熏陶下,孝德文化成为我国的优良传统。孔子、孟子、曾子等不仅是“圣贤”,而且都是孝文化的倡导者、实践者,为历朝历代所推崇,正因为如此,山东省敬老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敬老故事、敬老人物、敬老文物遍布全省,元代所编的《二十孝图》中,就有十个故事发生在山东省。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剔除愚孝和迷信内容,倡导尊老、敬老和赡养老人的美德,省老年学学会于2007年、2012年两次重编了《新编二十四孝图》,2013年,在曲阜举办了孝德文化与健康长寿文化研讨会,汇编了论文集。自2008年起,省老龄办在全省部署开展敬老文化示范基地、德耀齐鲁道德基地建设工作,先后命名嘉祥县、曲阜市、淄博市博山区颜文姜祠、诸城市龙城中学等40个单位为敬老文化、德耀齐鲁示范基地、示范点。省老龄办先后拍摄了《齐鲁夕阳红》《孝德传天下,齐鲁重晚晴》两部敬老文化综合宣传专题片,与山东新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联合拍摄了电影《幸福公寓的笑声》,并在全省公映。济南、淄博、枣庄、潍坊、济宁、聊城等市也开展了孝文化教育基地、宣传基地等建设活动,命名各类敬老文化基地、示范点60多处。在发掘敬老文化过程中,全省各级老龄部门积极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其中,从民风民俗和多民族的角度收集、整理敬老文化,不仅重视古代敬老文化的发掘,也兼顾现代、当代敬老文化的研究,并随着时代发展赋予崭新的时代内涵,使敬老文化贴近时代,深入人心。淄博市每年举办一次颜文姜庙会,弘扬博山孝文化,济宁市编印了儒孝百句箴言,潍坊市每年举办中华孝文化与和谐社会论坛暨“孝老爱亲”大讲堂,菏泽积极发掘“孝贤寿”人文思想,并结合当代要求赋予新的内容,……全省敬老文化资源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

积极拓展敬老文化载体

在中小学开展诵读经典、为父母洗一次脚、写一封感谢信等活动

在海阳市方园街道北城阳村,老人们闲来无事时总会仨仨俩俩地凑在一面墙前仔细研究,有说有笑,原来这里张贴着“四德榜”。全村评选出的68名个人品德优秀典型在这个榜上都进行了公示。其中,榜单还单独开辟了“精神慰藉”这一栏,分出了“回家看望父母”、“帮助父母做家务”、“陪父母户外活动”、“为父母参加娱乐活动创造条件”等几大类别,激励村民作出行动。66岁老人王云凤有些不好意思:“我们家没上榜,不过自从挂出这个榜单,儿女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多了。”

北城阳村村委委员王世龙介绍说,村里对65岁以上老人全部进行了“孝德”走访,将子女赡养老人情况上榜公开,实施全村监督。在“四德榜”的基础上,村里又初步打造了一条“文明乡村示范街”。这下村里老人开心了:“村里公示榜单后,做儿女的都互相较起劲儿来,别家儿女一年给800元,自己给少了脸上也挂不住。”村民们惊喜地发现,孝顺成了“攀比”的对象,村里的孝子也都成了孩子们的学习典型,在北城阳村,尽孝慢慢形成一种氛围和文化。这是山东省加强敬老文化载体建设的一个缩影。

多年来,山东省大力宣传敬老文化,充分利用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络等媒体,采取开辟专栏长期宣传,春节、老年节集中宣传等方式,让敬老文化深入人心。全省各级连续开展敬老文化进课堂、进机关、进社区农村活动,开展敬老文化宣传一条街、一面墙建设,很多村居的主要街道和重要公共场所都能看到老年法宣传标语、挂图、《新编二十四孝》宣传画等敬老文化宣传内容。省及各市每年老年节、春节利用移动媒体向社会编发敬老文化短信。省老年学学会编辑印制了针对不同人群的敬老文化宣传读物。省老龄办联合多个部门在中小学开展诵读经典、为父母洗一次脚、写一封感谢信等活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省老龄办与齐鲁晚报联合开展了七届“孝行齐鲁”有奖征文活动,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当翘首企盼了三天的父母从孩子手中接过那一杯真切的感恩茶时,她们满意地笑了;当孩子们亲手为她们洗脚时,她们不由自主地哭了。这是发生在山东博物馆举办的孔子学堂励志营结束时的一幕,孔子学堂励志营以“孝义天下·感恩父母”为主题,三天时间里,通过诵读经典、实地参观孟府孟庙、敬老演讲、礼仪培训等,孩子们的心灵得到了升华,懂得了父母的爱。一杯清茶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足以在孩子的人生之路上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

努力打造敬老文化品牌

全省有5个全国长寿之乡,9个山东省长寿之乡

“我们围绕济宁儒家文化的资源优势,着力加强‘儒孝之源\’品牌培育,先后命名了五个敬老文化教育基地,敬老文化资源在教育引导上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济宁市老龄办副主任孙山连说,通过培育“儒孝之源”品牌,带动了更多的人尊老敬老,孔孟之乡敬老文化氛围更加浓厚,为和谐济宁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依托丰富的敬老文化资源,山东省积极打造以敬老文化为主题的内容各异、特色鲜明的系列敬老文化品牌。自2002年起,先后开展山东省十大孝星、山东省敬老文明号、山东省敬老模范个人、山东省模范老人、山东省寿星排行、山东省长寿之乡等系列评选命名排行活动,评选命名各类敬老典型2000余个,在全省影响巨大。他们尊老敬老的先进事迹,感染带动全社会践行敬老文化,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

山东省充分发挥敬老文化的影响和带动作用,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敬老活动,省老龄办、省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联合有关部门和企业启动了“关爱失能老人·共享生命尊严”公益项目,开展了“沂蒙老功臣爱心护理工程”,组织了山东省“十佳敬老企业”和“敬老企业家”评选活动,举办了“致敬·抗战老兵”大型公益活动,为老年人赠送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活动,全社会爱心敬老助老的风气日渐浓厚。

在省里带动下,各市也依托各自优势,积极打造敬老文化品牌。济南市老龄办充分研究和挖掘敬老文化的时代意义,打造了“孝直”文化,“和”、“顺”文化敬老文化品牌。淄博市的“孝妇河论坛”,潍坊市的“孝行天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益论坛”、“传承舜文化孝德伴我行”,济宁市的“国际孔子文化节”、“中华母亲节”、“孝贤文化节”、“曾子文化节”,威海市的“母爱文化艺术节”,聊城市的“鲁义姑文化论坛”等敬老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日益扩大。

广泛开展敬老文化活动

2014年“敬老月”期间,全省各级各界走访慰问老年人60余万人,赠送慰问品、慰问金合计2.76亿元

“上了公交车,驾驶员就提示给老人让座,几乎每次都有人主动让座,心里热乎乎的。”家住济南市市中区四里村街道的刘大爷说。

济南市公交公司在营运服务工作中,以“关爱老人、共建和谐车厢”为主题,开展“公交论语进车厢”活动,设置老年人专席,专门录制敬老宣传用语,使主动为老年人让座成为泉城特色。这是山东省广泛开展敬老文化活动的结果。多年来,山东省在敬老文化建设中,以宣传教育为重点,以具体活动为牵引,坚持集中活动与平时活动相结合,广泛开展了系列敬老文化活动。平时活动以宣传教育和敬老典型创建活动为重点,认真组织敬老文明号创建、山东省敬老模范个人评选、山东省十佳敬老企业和企业家评选、《老年法》《山东省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宣传、敬老文化进基层村居社区、孝亲敬老主题教育、读敬老书做敬老事写敬老文等活动,坚持长流水不断线,使敬老文化活动贯穿全年。同时,用好重要时间节点,重点组织好老年节、敬老月、新年春节期间的集中敬老文化活动。全省每年在老年节期间层层开展“敬老月”活动,集中开展走访慰问、执法检查视察、优待规定落实、老年维权、为老年人办实事等系列活动,仅2014年敬老月期间,参加活动的省、市两级领导160余人次,县(市、区)党政领导2000多人次,全省各级各界走访慰问老年人60余万人,赠送慰问品、慰问金合计2.76亿元。在《老年法》《山东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颁布实施的节点,组织开展老年法律宣传月活动,提高全社会的老龄意识和老年人的维权意识。

新闻推荐

打通政策宣传落实“最后一公里”

□记者赵小菊实习生陈震报道本报济南讯一家小微企业可以享受多少扶持优惠政策?因政策出台密度大、数量多且散见于不同部门,能说清楚的人还真不多。为让好政策真正落到实处,8月20...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奏响敬老文化最强音)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