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草沟、生态水塘等“海绵体”的建设让小清河湿地一步一景。□记者申红
马桂路报道
本报济南讯“这么大块水域,能蓄1000多立方水,相当于5个大明湖。”9月11日,小清河湿地里芦苇萋萋,杨柳婆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小清河湿地拥有蓄水、渗水、净水等功能,是当之无愧的城市之肾。而现在西部新城正在进行的10个项目的“海绵”建设,则会将小清河湿地进一步变成西部最大“海绵”,改善西部生态。
在小清河湿地农业示范园内一段“海绵”道路试验段上,工作人员正在以水管喷水到路面的方式来演示路面的渗水性能。在4公斤水压下水管喷出的水量已经达到了中到大雨的降水量,路面始终保持着良好的渗水能力,没有形成城区道路经常见到的径流。
小清河湿地基建处王永军介绍,这条“海绵”人行步道就是他们采用一种名为聚氨酯的胶粘剂与天然彩色球石现场搅拌后铺设出的,与普通花砖相比,这种路面的成本要稍高,但造价要低于透水沥青的价格。这种路面的好处是它不仅有各种颜色,可以拼成各种图案,而且最关键的是,作为“会呼吸的道路”,1平方米每分钟的渗水量能达到3000毫升,渗水性比透水混凝土和透水沥青都要强。作为一个系统,路面渗下的水通过旁边的蓄水池和集水坑能够用于园林绿化、灌溉,进行二次利用。“在南方很多城市,这种工艺已经很常见,但在济南目前还不多。如果这670多米的试验段测试成熟后,它有望被用到小清河湿地内道路和西部新城‘海绵\’道路建设中。”王永军说。
三面环绕济南市重要水源地玉清湖水库的小清河湿地,除了吸纳水库渗水外,还能接受黄河水侧渗、小清河源头补给、南水北调补给和玉符河等共5条水系的天然水补给。正因为有天然水的供给,小清河湿地的水质达到了三级水质标准,对玉清湖水库形成了自然保障。
王永军介绍,除了湿地本身具有的海绵功能外,像将要施工的停车场、“海绵”人行步道和道路两侧的植草沟都将按照海绵城市理念进行施工,未来的停车场将出现“车在树间停、草在车下躺”的湿地独有景观`,多条二级园路也将以“海绵”步道的方式出现在游客面前。
此外,位于西客站片区,全长2358米的滨州路将于不久后变身“会呼吸的海绵”。因为地势低、地下水位高,目前以粉质粘土和粉土为主的道路渗水能力较弱。将要进行的滨州路海绵城市道路改造将把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带改造为下沉式绿带,人行道树池改造为生态树池带。像这样的改造还要在腊山河西路、兴福寺公园以及安置一区和济水上苑这些绿色建筑小区实施。
西部新城道路交通系统、小清河源头综合治理、玉符河综合治理工程这些海绵城市项目改造都是济南西城投资开发集团今年打造的10个“海绵”项目之一,到2016年7月份,这10个“海绵”项目都将陆续完工。从2016年至2018年,西城集团还将选取30个项目在62平方公里的西部新城进行打造,带动整个片区海绵城市的建设,并将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贯穿整个新城建设,最终实现62平方公里无缝隙连接。
■相关新闻
小清河湿地
有望明年“五一”试运营
□记者马桂路报道
本报济南讯9月11日,记者从济南西城投资集团了解到,小清河湿地公园的部分区域有望于明年“五一”试运营,明年“十一”或将正式开园。记者在湿地内看到,湿地公园内主干道和桥梁工程、园林绿化工程基本完工,一些二级道路和木栈道也已基本完工。
据介绍,湿地的一期建设主要分为湿地展示、服务区、湿地游赏体验区和生态保护恢复区3个功能区。“其中有3平方公里为生态保护恢复区,为了保护湿地的生态功能,不允许游客进入。”
据了解,湿地目前还正在进行相关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工作。这些配套设施主要包括游客服务中心、主码头、停车场、电瓶车站和到景区的道路。主码头将位于原先的新五村附近,“游客可在此乘船,按照航道游览湿地。”景区还会为游客提供水上自行车、摇橹船等,景区也开发骑马等特色旅游项目。停车场将按照生态停车场的标准进行建设,将能停2500辆左右的汽车。
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整个小清河湿地公园的规划,到2020年,建成后的小清河湿地公园将有效保护小清河源头,改善西部生态环境。
新闻推荐
□王建科李信宏报道本报济南讯山东职业学院发挥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学科优势,让大学生参与食堂饮食卫生安全把关,既保证了食品安全又提高了大学生实训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山东职业...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