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学习电脑□本报记者 李莹
还以为如今的老年人只是在家洗衣服、做饭、带孩子?那你就out了!目前,我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5.5万人,他们中的很多都刷着微博上着网,抖着空竹健着身,上着大学唱着歌,生活都很high……
写博客、发朋友圈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许多老年人紧跟时代步伐,不仅接受了一些新鲜事物,而且还能在其中自得其乐。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这叫“与时俱进,样样精通。”
记者在采访中遇到这样一位老人,他叫刘振华。他在自己的朋友圈里这样写道:“1997年9月23日,星期二,正式退休。如今退休18年,生活充实,悠然自得。”今年已经70多岁的他,退休之后不仅发挥余热,热心社会公益事业,还利用业余时间开博客、发朋友圈,记录自己每天的生活。“我和老伴退休后,自己出钱购买音响设备,每天傍晚都在楼下公园跳舞,时间长了,跟着跳舞的人越来越多,每晚参加锻炼的人能到40多人呢,我和老伴也慢慢成了教练。白天我俩在家一起排练健身体操和舞蹈。晚上,我用自行车把音响等器材按时运到活动场地。我架线,她带操、辅导,虽然忙碌,但我们乐在其中。”刘振华说。
2008年,刘振华的儿子给老两口送来一台台式电脑。为了能尽快学习和使用电脑,刘振华随即买了几本电脑学习用书,如饥似渴地学了起来。不久,他就可以用拼音输入法在电脑上写日记了。他对记者说:“从点击量来看,我的博客访问量还是很高的,而且还有一些网友给我留言。在我的带动下,老伴也开始喜欢上网了,没多久她就学会了上网冲浪、斗地主。后来老伴也学会了打字,我们在网上发表言论、休闲娱乐,退休生活太充实了。”
空竹抖出健康快乐
“嗡嗡……嗡嗡……”每天早晨6点半,只要天气好,人民公园里都会传出这种节奏感很强的声音。一群神采奕奕的老年人,每人手上飞舞着一只空竹。只见他们时而提拉,时而抛扔,空竹一会越过头顶,一会穿梭在腿间,有时候还会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最后又稳稳地落在线上,让人眼花缭乱。
“我们是周村区空竹协会的,如果你感兴趣,也来玩吧。”要是碰到有人好奇地来打听,老人们还会热情相邀,主动教大家怎么抖空竹。
记者看到,老人们玩的不仅有普通空竹,还有龙凤等色彩斑斓的造型空竹。空竹龙后面拖着一条绘有鳞片的黄飘带,舞起来就像金龙飞舞,特别好看。“我们协会里年龄最大的已经74了,玩起来照样是一把好手。”
会长王世贵说,区空竹协会目前有会员59名,均是我区企事业单位的退休职工,平均年龄65岁。“我们退休了不想憋在家里,这不就加入空竹协会来充实生活。包括我在内,我们会员里有4对‘夫妻档\’,老两口退休后都加入咱们协会,每天过来锻炼已经成了必修课了。”王世贵说,他们曾参加东营、济南。北京等多场文化艺术节和空竹邀请赛,并获得了众多奖项。
“空竹龙”舞起来威风凛凛,精气神很足,就像他们这群老人,人老心不老。“抖空竹不光丰富了我们的退休生活,就连以前患肩周炎的都在活动时不知不觉地好了。”68岁的张英美老人告诉记者。据了解,张英美05年开始玩空竹,练就了一身技艺。只要有老人对空竹感兴趣,她都会把抖空竹的技巧传给对方。她说,抖空竹看上去只是简单的上肢运动,其实需要靠四肢的巧妙配合才能完成,特别是舞“空竹龙”。“我们没有专业教练,大家相互学习。你看,空竹竿和空竹龙风都是我们自己亲手做的。”在张英美看来,抖空竹不必与人争、抢、冲、撞,也不受场地限制,男女老少皆可参加,锻炼效果也不比慢跑、游泳、骑车、徒手体操差。对他们来说,抖空竹既是很好的养生运动,又是他们退休后的主要“事业”。
相约一起“上大学”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10月19日,记者刚走到老年大学的楼下,就听到教室里传来的音乐声。顺着声音,记者来到了学校的声乐教室,教室里的“学生”正在认真地排练。记者注意到,这里的“学生”有的已经头发斑白,但仍认真地跟着拍子合唱。每当音乐暂停时,几个人便聚到一起相互讨论舞蹈动作的要领。
“我原来是兰雁的职工,退休已经好几年了。退休后也就在公园里遛遛弯,打打牌,总感觉还是有点寂寞。来了老年大学以后每天跟‘同学\’一起唱歌排练,不仅年轻了好几岁,心情也变得更好了,每天都很充实”。今年65岁的于明霞乐呵呵地说。
53岁的苗淑珍是老年大学声乐班的“班长”,她告诉记者,她们声乐班目前有130多名学员,年龄最大的将近80岁。“现在过来上课已经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一天不唱就难受。”苗淑珍说,“记得前阵子我们去张店参加‘热土欢歌\’比赛时,早晨5点多就动身出发了,到了张店赶紧排练,中午都顾不上吃饭,啃了几口面包对付对付就往回赶,因为当天晚上还有咱‘恒星杯·周村好声音”的比赛要参加,得赶紧赶回来。”虽然赶比赛的日子很紧张很辛苦,但对学员们来说,唱歌就是他们退休后的“第二事业”和生活的重心,他们愿意为了集体活动献出个人时间。“现在生活条件这么好,我们虽然退休了,年纪大了,但还是要有自己的生活和追求。人老心不能老。”苗淑珍说。
据了解,区老年大学于今年9月迁至市民之家一楼中区,建筑面积890平方米,设有声乐班、国画班、书法班、舞蹈班和二胡班等11个班次。区老年大学校长徐洁告诉记者,目前区老年大学共有学员300余人,声乐班、书法班等热门班次班班爆满。“我们力求让每位学员感受到‘上老年大学就年轻,到老年大学就高兴,进老年大学就提高,来老年大学就感动\’, 也继续为热爱老年教育、乐于从事老年教育的老教师、老干部、老专家、老教授提供发挥余热的平台,让他们继续传道解惑授业,使广大老年朋友陶冶情操,享受生活。”徐洁说。
采访中记者发现,“夕阳无限好”已成为我区众多老年人津津乐道的口头禅。如今,我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日益改善,爱老尊老的社会气氛日渐浓厚,老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
新闻推荐
目前,我区区级以上蔬菜标准园18处,其中市级蔬菜标准园5处,全区3万亩蔬菜基地全部推行绿色标准化生产——标准化让蔬菜绿起来
...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