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莱芜市钢城区,行人在雨中行进。当天,山东省多地迎来降雨。(记者卢鹏报道)
4月15日,济南邢家渡引黄闸调引黄河水,优先满足农业灌溉区用水需求。(□记者马桂路报道)□记者赵洪杰郭炉
通讯员周黎明陈芮代子报道
本报济南4月16日讯从15日晚开始,山东省自西向东出现了一次全省性降水天气过程,截至16日17时,全省平均降水量13.6毫米。全省123处大监自动气象站中,雨量10毫米以上的有73处,达到中雨级别;最大雨量45.5毫米,出现在威海的南圈水库气象站。部分地区旱情得到缓解。
今年3月份,山东省基本无有效降水,特别是3月下旬全省无有效降水,较常年偏少100%。4月上旬,全省平均降水量0.8毫米,较常年偏少86.3%。由于前期降水持续偏少,加之温度偏高,大风天气较多,农田失墒快,部分地区农田旱情发展。根据4月15日MODIS卫星遥感监测,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约983万亩。目前,山东省小麦处于拔节—孕穗期,正是需水关键期。近日,记者在潍坊采访发现,全市麦田普遍缺墒,部分地块麦苗已出现萎蔫。
据省气象台台长吴炜介绍,在严峻的抗旱形势下,全省各级人工影响天气部门严密监视天气变化,随时准备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截至16日14时,省人影办和青岛人影办分别利用2架“运-12”飞机,在鲁中、鲁南和半岛地区组织开展飞机增雨作业3架次,累计飞行7小时31分。同时,济南、青岛、滨州、德州、济宁、莱芜、聊城、临沂、日照、泰安、潍坊、枣庄、淄博等市也积极开展了地面人工增雨作业,共发射火箭弹280枚、炮弹621发,燃烧烟条164根。在人工催化和自然降水的共同作用下,作业区取得了良好的增雨效果。根据天气形势演变和云系东移,飞机和地面作业仍将继续进行。
据济南市园林局官网实时监测通报,截至记者发稿,趵突泉水位27.44米,较15日傍晚的实时水位涨了8厘米,但仍未脱离27.60米的红色警戒线。
此次降水过程对缓解山东省当前部分地区旱情发展、促进冬小麦春季生长、保障春耕春播、降低森林火险等级、改善空气质量等极为有利。专家提醒,目前小麦已进入孕穗后期,田间湿度增大,要做好小麦蚜虫等病害的防范。
当前,山东省蓄水形势仍不容乐观,全省各类水利工程及南四湖、东平湖总蓄水量较往年少三成。省水文局高级工程师王军介绍,山东省70%的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到9月(汛期),2014和2015两年的汛期,降水量比历年偏少30%左右。
据中国气象局预计,受超强厄尔尼诺影响,4月中下旬至5月,华北大部和黄淮北部部分地区旱情将持续发展,对夏收小麦生长发育带来不利影响。省农业厅近日发出做好抗旱促春管保春播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主动加强与水利、黄河河务等部门单位的沟通协调,合理调配现有水源,千方百计扩大小麦灌溉面积。
新闻推荐
近期,“蒜你狠”再次发威。记者在山东金乡、河南中牟等大蒜主产区调查发现,产量下降、市场供求是这波“蒜你狠”行情的决定性因素,但其中也不乏投机者的推波助澜。“世界大蒜看中国,中国大蒜...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