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田可新
本报实习生王晓冬
3月28日傍晚,历下区洪山路南段,一面由十几名过路群众为抢救伤患而自发形成的“人墙”,成了当夜泛黄路灯映照下,城市最暖心的风景。一时间,“最美人墙”成了网络热词,相关图片刷爆朋友圈。而这些普通市民所彰显的“危急时刻,伸手援助”的大义之举更是感动了越来越多的人,他们所传递出的正能量,正在这座美丽的城市中得以继续传递……
“最美人墙”温暖城市夜空
3月28日晚6时20分左右,在历下区洪山路南段三岔路口处,一名50多岁的男子在骑电动车下坡途中不慎摔伤,随后该男子出现头部出血等症状。此时正值下班高峰期,车流量较大,伴随着天色的逐渐转暗,倒在马路中央的伤者受车辆二次伤害的风险在不断加大,而伤者更是出现了昏迷的症状,紧急送医已经刻不容缓。
就在这时,一群与伤者素不相识的过路群众自发地赶了过来。他们中,有的是吃罢晚饭出来散步的周边小区居民,有的是正在晚休的附近工地施工队工人,还有的是下班路上行色匆匆的路人,路遇紧急情况,他们没有丝毫犹豫,纷纷自觉停下了脚步、聚拢周围,短时间内便形成了一道救助伤者的“最美人墙”。其间,有人紧急拨打120急救电话,详细描述事故发生的具体位置和现场情况;有人帮忙疏导交通,引导车辆绕行,避免出现再次受伤情况;还有的凭借自身掌握的急救常识帮助伤者紧急止血,以免伤情继续恶化。十几分钟后,救护车赶到现场,使得伤者在最快的时间内得到了救治。而施救群众中,仍有不少人因放心不下随车赶往医院了解病情,还有的则将事故现场的受损电动车暂时看管,以便日后伤者家属来找寻……而伤者家人在得知有那么多热心市民在紧急时刻施以援手,更是发自内心地表示感激。
凡人善举赢得广泛赞誉
事件发生后,“最美人墙”“泉城好人”等词汇传递着那晚发生的故事。事发后,各大新闻媒体开始寻找当晚“最美人墙”的在场人,然而,在这18个人中,面对记者和镜头,他们大都婉拒了采访,只是说:“来不及多想,只想救人,这也仅仅是个举手之劳的小事。”
3月31日,历下区文明办在全区范围内发出向“最美人墙”群体学习的倡议书,表示,“最美人墙”群体的善行义举,展现了历下市民助人为乐、大爱无疆的道德情操。他们是历下市民的优秀代表,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学习的楷模和榜样。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凝聚全区人民崇德向善、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历下区文明办在全区范围内发起向“最美人墙”善行义举学习的倡议。该区倡议全区各级各部门紧密结合实际,组织引导广大市民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道德典型学习宣传活动,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公民道德素质。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以“最美人墙”群体为榜样,学习他们奉献爱心、助人为乐的无私情怀,学习他们救死扶伤、挺身而出的高尚精神,从自身做起,学习好人、争做好人,进一步凝聚社会正气,传播社会正能量,为建设首善之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而为凝聚泉城人民崇德向善、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在全社会形成争当道德模范、争做“济南好人”的浓厚氛围,4月1日,济南市文明委决定,授予3·28“最美人墙”群体“济南好人”荣誉称号,并发出积极向身边好人学习的号召。相关部门表示,3·28“最美人墙”群体,是继8·5献血救治群体、1·23救治产妇献血群体之后,济南市涌现出来的又一无私奉献、助人为乐典型群体。“夜色车流中,他们站成最美人墙,以实际行动展现了泉城人民崇德向善、大爱无疆的道德情操,彰显了泉城济南这座城市的道德风尚。
新闻推荐
□记者田可新通讯员杨晓琳于晓东报道本报济南讯“真没想到,这次培训能让我收获这么大,不仅令我开阔了眼界,学习借鉴到新的工作方法,更接触到更多的社区治理过程中的全新...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