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7日晚,北京世界残奥会女子柔道52公斤级决赛中,山东姑娘崔娜击败法国选手桑德里娜·奥里埃·马蒂内,摘得盲人女子柔道52公斤级金牌。让她能看清对手在哪儿的人,是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施尔明)眼科医院院长毕宏生。对毕宏生来说,光明是一种信念和力量,是爱心谱就的奉献之歌。
她夺残奥冠军有他的功劳
时光回溯到2004年六一儿童节,毕宏生带领的医生队伍与《生活日报》一起举办了“六一光明行动”,到济南一家特殊教育学校进行义诊。
查体时,一个14岁女孩贴着毕宏生的耳朵说:“我只希望看到哪怕一点点亮光,毕叔叔请你帮帮我,如果我的眼睛能再看清一点点,我一定能拿世界冠军。”
当时的崔娜患有玻璃体混浊、眼部动脉导管未闭以及先天性白内障等复杂眼病,因为贫困一直没有治疗。不久,毕宏生为崔娜免费做了手术,术后,崔娜右眼视力恢复到了0.15,可以看清楚对手在哪儿了。
4年后,2008年9月7日晚,北京残奥会女子柔道52公斤级决赛中,崔娜击败法国选手桑德里娜·奥里埃·马蒂内,一举摘得盲人女子柔道52公斤级金牌。这是当年中国代表团在北京残奥会上的第三枚金牌,是山东运动员夺得的第一金!这也完成了她和毕叔叔四年前的“约定”。
撕葡萄“撕”出国内首创
上学时,有件事一直深深烙在毕宏生的脑海里:当时他还在实习,一位双目失明的病人的妻子跪在医生面前痛哭流涕,说丈夫是家里的顶梁柱,哪怕卖房、卖地,也要把他眼睛治好。看着家属痛苦的样子,毕宏生发誓要学好本领,掌握技术,让更多人重见光明。
为此,毕宏生开始苦练技术。白内障手术,关键步骤是手工“撕囊”,要撕成环形、连续且居中,如果撕不好,则可能产生纵向撕裂及并发症,所以手上功夫必须了得。为了练习毕宏生下了苦功。由于动物实验成本太高,他就买了葡萄,一个个撕。最终,他撕出了“第四代撕囊法”,使白内障手术成功率几近100%,被业内誉为“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接着,他又成功实施了“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对减少角膜散光的研究”,成为全国最早同时应用两项技术的医院之一,使白内障手术产生质的飞跃。
心系青少年视力防治工程
中国是世界上近视发病率最高的国家,而山东省在全国名列前茅。高中生近视率为90%,初中生近视率为60%,小学生近视率也达到40%。
为此,毕宏生心急如焚,四处奔波呼吁,在他的努力下,关于加强山东省青少年视力低下防治工作的议案,被列为2010年度第3号需重点办理的议案,并发起成立了“山东省青少年视力低下防治中心”和“山东省青少年视力低下防治中心专家委员会”。
他把帮助别人当成习惯
早在1996年,毕宏生就开始每年有计划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接受免费手术的有养老院的孤寡老人、烈军属、孤残儿童、贫困盲人等。
2006年,受省委省政府委托,原省卫生厅组织了援藏复明手术医疗队赴西藏日喀则地区进行白内障复明行动,毕宏生被任命为医疗队队长。
他带领3个医疗小组15名队员,忍着剧烈头痛、呼吸困难等高原反应,爬过三座海拔达5200多米的雪山,在南木林、白朗、昂仁、日喀则及聂拉木五个县共诊治1000多位患者,为300多名白内障患者实施了手术,创造了有史以来国内外各援藏医疗队日手术量最多、手术年龄最小(13岁)和最老(97岁)、海拔落差最大、日行程最长等多项纪录。
2007年由毕宏生发起,医院和省慈善总会共同捐资购置了“山东省慈善爱心手术车”。这个配有先进设备的手术车,从边远贫困地区到革命老区,每年行程不下两万公里,为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
2014年7月,在“大爱无疆青海光明行”活动中,毕宏生带领10人的专家组,免费为1000多名藏区农牧民进行了眼科检查,为361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了复明手术。
采写/秦聪聪
见报时间:2015年7月15日
新闻推荐
当好健康的守门人管理人经纪人 ——历下区人民医院(济南市第八人民医院)积极践行服务承诺,打造百姓信得过的平民医院
协和眼科中心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公益事业,2012年开始承担历下区“光明工程”,免费为辖区居民进行糖网筛查和治疗及白内障手术。医护人员查房。胃镜室开展胃癌、肠癌免费筛查工作。 ...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