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盛瑞平
辖区内渣土堆成山,负有监管责任的城管大队长竟然纳闷地表示“不知情”;被点名批评并要求限期整改,现场一回访只是围了一层遮羞布。记者跟随环保部门清查扬尘污染治理,看到的竟然是这样的现实。(详见本报今日A12版)
这样的现实或许不难理解。在政府序列中,环保部门算不上强势,虽然负有监管污染、治理雾霾的重任,在执法督察的过程中却屡屡碰壁。而与此相对应的是,1到11月份,济南PM10平均浓度位列全省倒数第二,而PM10的主要来源就是扬尘污染。
当雾霾成为一年四季的常态,多一天蓝天都会成为泉城市民开心的重要理由。当防治大气污染十大行动开始实施,市民对于未来更是多了份希冀。但这样的行动,遇到的竟然是“不知情”“伪整改”,其实际效果势必会打折扣。
辖区内渣土堆积如山,明显并非一两天才出现的现象,城管相关负责人不知情,那么,我们便要问问了:城管部门有没有进行日常巡查?如果真的没发现这些成堆的渣土,那问题又出在哪儿?作为守土有责的执法部门,一句“不知情”显然无法回应公众期待。
而被济南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督查组点名批评并限期整改的华山片区,竟然只在靠路边的一侧挂上防尘网遮羞,大部分渣土仍然素面朝天尘土飞扬,这样的装样子、伪整改更让人愤慨。
归根结底,这些单位之所以敢明目张胆地装样子,是因为相关的政策法规缺乏力度和刚性,让一些人心存侥幸,想蒙混过关。如果这一现实不能得以改变,这样的现状会一直存在。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在省城防治大气污染的整治行动中,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行动必须雷厉风行,效果才能实实在在。对于敢于投机取巧的部门和人员,必须瞪起眼,倒追责任,严厉处罚。否则,整治行动就会遭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效果会严重打折扣,辜负泉城市民的殷切期待。
新闻推荐
凭借对稀缺资源的占有、对生态人居的深刻洞见,以及对精致建筑的卓越追求,蓝石大溪地赢得多方赞誉,屡创热销传奇。蓝石大溪地坐拥面积辽阔的济西湿地生态区,被33.4平方公里国家级湿地公园环抱,更...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