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文、书法独树一帜,影响深远,为一代文宗。他曾两次来济南,遍游山水,诗酒唱和,留下不少佳作。其谪居黄州时,曾写过一首《猪肉颂》,诗云:“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贪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饮得自家君莫管。”寥寥数语将炖肉的三个诀窍写尽了。
济南的坛子肉可谓深得其旨趣:将猪硬肋肉切成核桃般大小的块,入沸水稍焯,捞出用清水洗净。原汤撇去浮沫,待用。取一个黑瓷釉的小口大肚坛子,放进肉块。葱切段,姜切大片,用麻绳捆住,一并入坛。然后放入上好的深色酱油、冰糖、肉桂,倒入汤,仅刚刚漫过肉块为度,万不可太多。用盘子把坛口盖严,以防走气。先在中火上烧开,后移至微火上煨,似开非开,须三个多钟头,当坛子里发出轻轻的噗噜噗噜声,便煨好了。启坛后挑出姜、葱、肉桂,弃去。肉块盛盘入席。这肉连肥带瘦,色泽红亮,香味浓郁,微咸中带甜头,不腻不油,若配大米干饭一碗,殊美。
当年,卖坛子肉最有名的是后宰门街的同元楼饭庄,它用的是一种黑釉小坛子,是饭店专门定烧的,以木炭微火煨之。现在馆子里有时也能吃到“坛子肉”,但已不是用坛子“煨”,而是用大铁锅炖上一锅肉,分装在一个个比拳头大点儿的小坛里。 齐鲁
新闻推荐
□孙葆元济南的公共自行车在期盼中终于尘埃落定,要登临泉城街头了。目前尽管只限于在历下区交割租赁,但有了开头,应该会有一个好的过程。为什么不说好的结果呢?因为结果需要全体市民来书写。公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