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路街道利用大型机械拆除辖区内楼顶大型户外广告。▲吉祥商街拆除后
吉祥商街拆除前林景山庄前违建拆除后,及时还绿。
本报记者 黄佳杰 通讯员
杨荣超 栾义娟
直到搬进吉祥苑地下市场,王冬梅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从4月1日接到拆违拆临的通知,王冬梅一直在自行联系地点搬迁,“小本经营主要就靠回头客,一直没找到。”没几天,历下区甸柳新村街道工作人员就主动找上门来,“告诉我已经帮忙找到了合适的地点。”这对在吉祥商街已经经营十余年的王冬梅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5月6日,1100多米长、总面积超过1.3万平方米的吉祥商街开拆。此时,王冬梅已在新址经营了10余天,“因为搬得不远,一些老顾客陆续找了回来。”
细节决定效果。在全市拆违拆临、建绿透绿的大潮中,怎样让工作从纸面上“跑”到居民心里,历下区做足了文章;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到100天的最后冲刺阶段,怎样让文明从“表皮层”渗到“骨子”里,这其中也大有可言之处。记者走进历下区,在街巷、在楼院寻找那些属于历下的拆违拆临印记,说与大家听。
画面一
一拆到底才是最大的决心。在公共利益和城市新秩序面前,唯有“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大决心,才能凸显执法的刚性与为政者的担当。
“违法设置广告只是让个别人赚钱,却给城市形象抹了黑;违法建设小铁皮屋只是方便了自己,却侵占了公共空间。”历下区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一句话切中了拆违拆临的必要性,“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拆违既凸显了公平正义,也是社会的进步。”
小到1平方米居民搭建的小仓库,大到3万平方米未办理手续的村民过渡房;高到20多层楼顶的大型户外广告,低到公交站旁的落地式灯箱广告……在历下区100.89平方公里范围内,拆违拆临工作正轰轰烈烈地进行。“拆”字背后的决心充分显现。截至目前,历下区共拆除各类违建临建210余万平方米,各类违章广告26万余平方米,其中第三期第一部分已完成90%以上。
难,是拆违拆临中普遍反映的问题,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拆除存在长达10年、20年甚至更久远的违建无疑更难。但历下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借势而为、乘势而上,以爬坡冲刺的韧劲抓好拆违拆临工作。
违法建设凸显出的是小部分人的不法利益与城市秩序之间的冲突。历下区将拆违拆临上升至全省首善之区建设的高度,对标全市“453”工作体系,动真碰硬,以法为绳,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对违法违章建设一视同仁、坚决拆除,决不能让违法者占便宜、让老实人吃亏,真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画面二
行动才是最好的说服力。美食易寻、华服易购,但城市公共空间更加难得,历下区连续拆除多条违建商业街,还给居民更多绿地和舒适感。
4月7日,冶金宾馆路和燕山学校北路40余户违建门头房开始拆除;
4月11日,经十一路和千佛山东路共计59处违建门头房开始拆除;
4月24日,山师东路3万平方米违建商铺开始拆除;
5月4日,建新南路马路市场28处违建沿街门头房开始拆除;
5月6日,吉祥商街192处违建门头房开始拆除……
历下区面积只有100.89平方公里,大多为老城区,违建存在时间久远、情况复杂。怎么干?从先后顺序上来说,除了“先公后私、先党员后群众”的原则之外,历下区先对已存在多年的商业街“开了刀”。往大里说,在城市发展与城市更新上,历下区紧紧对标全市“453”工作体系;从细节看,历下区在全区范围内形成压茬推进、多点开花的拆违拆临良好局面。
城市需要发展,更新是必然。山师东路全长1880米,违章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涉及单位15家、经营业户264户。从1998年开始,庞玉贤就在这里工作,“当时这里还是窝棚”。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城市管理标准的提高,当时退路进厅的做法,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居民对生活环境改善的渴望。
和王冬梅、庞玉贤一样,很多市民也有不舍,但更多的是理解。正如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王文涛在察看山师东路拆违现场时所说,“未来,广大市民会对山师东路有更美的印象和记忆。”根据历下区下一步的打算,在违章建筑全部拆除后,将按照“还路、还绿、还规划”的工作思路,对山师东路进行规划、改造、提升,实现“还路于民、建绿透绿”。居民出行不堵,绿植面积更大,市民宜居宜业的环境更好,回忆也更美。
画面三
民心才是最好的指挥棒。当家门口增加一块绿地,当三十年的老旧小区里也建起了休闲小广场,美好的变化居民都看在眼里,又怎能不记在心上?
就在最近,东仓小区6号楼的路起叶每次下楼遛弯都会到社区里新建的小石凳上坐一坐,和老邻居们聊一聊天。“你还别说,拆了原来的小板房,环境真是改变了不少!”说起变化来,路起叶不停地给记者竖起大拇指。
其实,像这样的休闲小广场还有3处,另外还有5处花坛、5处停车棚,还多出了500多个停车位……仅东仓社区就已拆除各类违建8000多平方米,清运垃圾500余吨,这个有30年历史的小区实现了真正的“脱胎换骨”。
记者从历下区园林局得知,目前已拆除的违建面积中,将有约7.1万平方米用作绿化。届时,在老旧小区内、在主次干道旁,也会出现更多“绿角”,历下居民有望实现出门见绿。
在时间节点上,拆违拆临正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重合。历下区紧紧抓住拆违拆临的有利契机,继续将创城工作引向深入。济南七中门前的广告牌拆除后,建成了绿化拐角;舜兴花园小区门前的违建拆除后也将建成一处2000平方米的小花园;明湖小区在拆违拆临的同时,也将杆线全部落地,天上的“蜘蛛网”彻底消失了;历山路、解放桥、趵北路、朝山街等主次干道楼顶及楼体违章广告拆除后,扎眼变亮眼,城市形象得到了极大提升。
正所谓,唯有实实在在的改善,才能让民心贴得更近。
画面四
改变才是更大的驱动力。拆违拆临工作开展已近半年,回过头再仔细思量,不难发现一个个脚印坚实地踏在全省首善之区的建设历程中。
梳理发现,历下区的拆违拆临工作是从主次干道逐渐向老旧小区内部延伸,是从外而内、逐层推进、改善城市环境的过程;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历下也把拆违拆临当作转变机关工作作风的有利契机,把坐等居民来办事,变成了主动上门去服务。
燕山街道成立了6个工作推进组,每个组都由机关、社区、城管、执法及其他科室工作人员“混编”而成,走街串巷、拜访企业,上门做工作、讲政策;泉城路街道以社区为单位划分4个片区、共19个工作组,99名工作人员就像99只违建“啄木鸟”,深入辖区单位驻地、居民院落摸排,并将发现的问题通过自行研发的“拆违通”手机软件及时上传;解放路街道历山路社区的80岁的老党员王观景则对社区工作人员说,“我主动拆除,不能因为我个人影响了整体进度”;姚家街道则在各村居自查自改的基础上,按照先集体、先物业、先村两委、先村干部、先临时建设的原则,依托7个城管工作站,建立了联合共管、问责追究、督查考核等机制,压力层层传导、责任级级压实……
拆违拆临是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要把这项工作做实,历下全体党员干部首先做到的就是心与心之间的贴近。在采访中,很多基层工作人员都表示,“我们是执行者,是一线工作者,决不能因为个人政策讲得不到位、态度不够好而影响了更多居民。”
画面五
联动才让普惠最大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要有系统性的工作体系和方法与之匹配。部门联动、信息共享、民生兜底,更多居民享受到了发展红利。
拆,毫不手软,但决不是一拆了之。商户的安置、渣土的清运、绿化的跟进……这一系列的“组合拳”打出来,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拆违拆临工作。
区园林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已经形成了这样的机制,每拆出一片空地来,只要符合条件,交警、市政、园林、执法、街道等部门和单位都会开一次碰头会,协商如何利用。而记者也了解到,各街道也都会征求居民意见,尤其是老旧小区内,“如何改造拆违后的空地,一定得尊重大多数人的意见。”
用事例来说明配合的程度再合适不过。3月14日,历下区拆除了西城根街的违建,让有600年历史的明城墙露出了真容。在拆除之前,历下区各相关部门就已经提前介入,邀请文物保护专家进行现场勘查,就拆除中和拆除后的古城墙保护工作进行了论证,并对具体实施过程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确定了古城墙临时性保护和长远规划方案编制同步进行的基本要求。确保拆违拆临的同时,古城墙能得到更好地保护。
而随着遮挡古城墙违章建筑的拆除,历下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专家意见,立即在城墙前竖起了临时围挡,并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保障现场施工安全。并再次邀请文物保护专家进行现场勘查,根据工作进展提出建议。专家对城墙结构进行了评估,要求在对古城墙采取临时加固措施的基础上,把可能影响城墙结构的植物根系逐步清除,再对周围其他违章建筑进行分批拆除。目前,古城墙的相关保护规划方案编制工作已经启动,历下区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严格按照相关法规的保护步骤执行。
新闻推荐
第十一届济南茶博会今日开幕了***东西牵手,湘西茶叶亮相泉城
资料照片5月26日,在一片歌舞喧腾中,中国(济南)第十一届国际茶产业博览会暨第五届茶文化节将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济南茶博会持续四天,在济南国际会展中心和素有“第一茶市”美誉的济南茶叶批发...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