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惶惶,地惶惶,我家有个夜哭郎,过往行人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亮。”经常看到在墙上、电线杆子上都写着这样的句子,其实这是带有迷信色彩的偏方及传说。大部分家长都认为“夜啼”不是病,不用去医院,但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王冠远医生告诫广大年轻父母,“夜啼”确是病,并且通过小儿推拿可以治疗。
孩子到了晚上不明原因地哭,直哭得通宵达旦,肝肠寸断,急得大人是百爪挠心,揪心不已。这不,家住营市街的刘女士就遇到了这样的烦心事,所幸的是,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的王冠远医生为刘女士的孩子进行了医治,让孩子又恢复了正常的睡眠休息,刘女士的这块心病终于放下。
原来刘女士的宝宝今年8个月,平日里活泼可爱,饮食生活一切都正常。但细心的刘女士发现,孩子近几天白天正常,但到了晚上就开始不停地哭,任凭怎么哄都不行,这种情况一连持续了好几天,急得刘女士不行,赶忙带着孩子来到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找到了王冠远。
王冠远为孩子进行了认真的身体检查,又详细询问了孩子的情况,得知孩子几天前玩耍时受过惊吓,之后每晚就开始哭。确诊孩子患的是“夜啼”症,也就是民间所称的“夜哭郎”。王冠远为孩子主要进行了平肝穴、清心穴、天河水穴、小天心穴等穴位的小儿推拿治疗。第二天孩子的症状明显好转,王冠远医生又接连为孩子进行了两天推拿治疗,到了第四天,孩子已可以从当晚9点睡至次日9点,恢复了正常睡眠休息,看到孩子能够康复,刘女士更是欢欣雀跃,对王冠远医生感激不已。
据王冠远介绍:夜啼不仅影响宝宝正常的生长发育,还扰乱父母的正常休息,影响工作生活。夜啼在民间有许多迷信的说法,说宝宝能看到常人无法看到的异物,因而哭闹,这时需要他人叫魂或者恐吓才能止住哭闹,更有将父亲的内裤套在患儿的头上治疗的荒唐方法。
中医认为小儿夜啼常因脾寒,心热,惊骇,食积而发病。分为脾胃虚寒型、心热型、惊骇恐惧型、乳食积滞型。寒则痛而啼治宜温脾散寒行气止痛;热则烦而啼治宜清心导赤,泻火安神;惊则神不安而啼治宜镇静安神;积则胀满而啼治宜健脾消食除胀。不同证型有不同的病因病机与症状,更有不同的穴位来治疗,故临床需辨证明确,才能选穴精准,推而啼止。
王冠远在此也提醒广大年轻父母,要正确区分好生理性夜啼和病理性夜啼。婴幼儿常以啼哭表达要求,痛苦、饥饿、惊恐、尿布潮湿等均可以引起啼哭。此时若喂以乳食、安抚亲昵,更换潮湿尿不湿后,啼哭很快停止,则不属于病态,若啼哭不停止,则应立即前往正规医院就诊,避免贻误病情。(通迅员孙静 王莹)
新闻推荐
□女报记者张梦雯上一次面对面采访雷佳音时他还没有现在这么火,他来济南宣传,几家媒体在他入住的酒店房间里就聊了起来。现在,因为电视剧《我的前半生》和电影《绣春刀·修罗战场》纷纷上线...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