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楼好人
小病号的刘阿姨走进不大的医务室,老人、小孩,本村的、外乡的,初次来、复诊来的,形形色色,熙熙攘攘。刘晖被前来看病的患者和家属围得死死地,她依然有条不紊地挨个看诊。
“这个化验结果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就是有炎症,与孩子消化有关系,消化功能好了,他这个就正常了,没什么大问题。”“孩子反复烧,我还以为是有别的什么毛病。”
“放心吧,就是感冒没好利索。”
一般情况下孩子生病都怕打针,一打针就哭闹,家长跟着心疼又遭罪。孙晖在给孩子治疗时,不仅态度和蔼可亲,而且尽量避免打针,因此许多小病号都不打憷来“刘阿姨”这里看病。
眼前带孩子看病的是家住福山城区的市民孔磊,他大老远带着孩子来这里可不是一次两次了。从孩子几个月一直到现在6岁,只要是一有感冒咳嗽腹泻,孔磊都会带着孩子来刘晖这里治疗,他说:“这里用药基本上都是中成药,我感觉对小孩身体有调理,而且治疗过程中也没有什么痛苦。”村民的刘大夫在门楼村,只要提起刘晖,村民都竖起大拇指,不仅仅因为她态度好,更因为她技术好。门楼村村里和附近村子的老百姓有点小毛病都愿意来这里瞧一瞧。
福山区门楼镇集贤村村民吕梦娜十多年一直是在刘晖这看病,不仅是她,她的家里人有点头疼脑热都是找刘晖。“就前几天我大腿上长了个毛囊炎,疼得都不敢走,俺对象搀扶着来了,做了10天治疗以后,好得利利索索,刘大夫医术的确挺好的。”
一旁的门楼村村民孙晓插话说:“前两天我肩膀疼来复诊,开发区、桃村还有蓬莱的,都来这看病呢。”老乡医的好学生刘晖的启蒙老师是自己的父亲刘吉祥,他在村子里干了五十多年赤脚医生,刘晖16岁就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医术。从前是父亲行医,女儿边协助边学习。现在,通过不断努力,不仅自己撑起了一片天,也成为了父亲最大的骄傲,父女俩人互帮互助每天忙碌在这个小小的就诊室里。
仅靠着父亲言传身教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刘晖不断进修学习,自学考取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还在济南中医院大学进修三年。刘晖说:“我的父亲干了一辈子医生,从年轻的时候就干,老一辈叫为人民服务,现在他还在继续的为他这些老顾客服务,为我树立的一个很好的榜样,我也打算多干一段时间,虽然是累一点苦一点,我们继承的这些乡村医生是最累的最苦的,我以我的父亲为榜样,多为老百姓造福。”
新闻推荐
加强工伤预防 促进安全生产济南构建“一网双控”安全生产工作体系
济南市人社局联合市财政局、市建委、市卫计委、市安监局等部门成立工伤预防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自今年6月2日启动工伤保险暨工伤预防试点工作后,为进一步推进工伤预防试点工作,后续系列宣传工作正...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