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虹
离新学期开学不足两周了,开始犯焦虑症的,不仅仅是作业还没完成的中小学生们,还有即将升入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和家长们。有的妈妈担心孩子入园适应难,还专门为孩子报了早教班,其实,这些方法并不是对人人都有效的。
每位带过幼儿园小班的老师,都会对开学第一天教室里哭声一片的惨烈场面记忆犹新。让他们焦虑的,不仅是要安抚孩子,还要肩负起宽慰爸妈的重任。
为了缓解入园前的焦虑,早期教育变得风生水起。许多家长担心孩子不能适应幼儿园生活,从孩子两岁多就报了不少和早教相关的培训班。在新妈妈群体中,这种现象十分明显。而作为过来人的二孩妈妈则显得要淡定得多。
有的妈妈还专门带娃去外地上课
据2018年《中国早教蓝皮书》显示,2017年我国早教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其中家庭对早教支出500元、1000元/月占比是最高的。“我孩子从小就很内向,也不爱和别的小朋友玩,以后上了幼儿园肯定很难适应,所以我就给孩子报了早教班。”市民王慧娟说。
王女士的孩子今年3岁半,性格内向,格外“怕生”。听周围的同事朋友说,早教课可以锻炼孩子的性格,从孩子两岁多开始,她就花了近万元,报了一个早教班。“在早教班里,孩子不仅可以多接触同龄的小朋友,还能学到美术、舞蹈、英语等课程,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兴趣。”王慧娟说。通过早教班的学习,孩子的确有变化,但专注力还不够。听说济南有家培训机构,专门锻炼孩子的专注力,王女士毫不犹豫地给孩子报了这个课程,每周陪孩子去济南上一次课,每次课程两个小时。“都是为了孩子,我们花在孩子身上的心血和金钱,和很多身边的妈妈相比,还差得远。”王女士坦言,有很多孩子从早教班出来后,还要上口才、舞蹈、乐器等特色课程,为的是既让孩子提早适应幼儿园的群居生活,又让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
二孩妈妈多认为这对孩子用处不大
在报班这件事上,并不是所有的妈妈都热情满满。和王女士看法相反的,是绝大多数的二孩妈妈。
市民赵丽丽是两位孩子的妈妈,老大今年上小学二年级,二宝甜甜今年准备入幼儿园。有了第一个孩子的经验,她没有给甜甜报任何培训班。“在大宝上幼儿园前,我给孩子报过很多班,让她学一些东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后来等大宝上幼儿园后才发现,之前学过的那些所谓的‘技能\’都没用。其实孩子的适应能力比我们大人想象的更强大,家长只需要表现出信任和坚定,孩子也会接受的。那些担心孩子无法适应幼儿园的想法,真的是杞人忧天。”赵丽丽说,“一般过几个星期,就都能慢慢适应了,现在我对二宝上幼儿园一点也不担心。”“我认为,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父母才是最好的老师,外面任何的培训机构都不会比父母的陪伴更重要。”赵丽丽说。
培训班帮助不大家长应放轻松
“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我们园里有很多二孩妈妈,和一孩妈妈相比,二孩妈妈给娃报班的比例确实要低很多。”一家民营幼儿园的负责人说,“在上幼儿园之前的各种培训班,对孩子来说作用的确不大。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往往和孩子的性格、年龄与家庭引导有关。提前上托班的孩子的确会比没上过托班的孩子适应能力强,但是没上过托班的孩子到了幼儿园一段时间后,也可以很好地适应新环境。”
这位负责人表示,家长对孩子上幼儿园的焦虑,往往是害怕孩子不能和身边的伙伴友好相处,害怕孩子生病,甚至被别的小朋友欺负或者老师照顾不周等等,但是走进幼儿园是孩子走上社会的第一关,家长需要做的就是放下心来,帮助自家的宝贝跨过这个坎,相信他们能够很快适应新环境。同时,把孩子交给幼儿园的同时,就要相信孩子的老师,一定是认真负责的。只有这样,才能平稳地过渡好入园初期的焦虑情绪,给孩子一个轻轻松松的环境,帮助他们早日适应新生活。
新闻推荐
本报威海8月21日讯(记者陈乃彰通讯员徐朝蓬)8月17日,杨红岩等七位轮椅上的残疾朋友在刘长城和长城爱心...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