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将垃圾投入分类箱。
“家里的易拉罐瓶子、废旧报纸等分类处理,投进可回收垃圾箱就能变废为宝。”4月21日上午,家住历下区燕山小区的居民王爱民在家将垃圾准确分类,分别投放在相应垃圾箱内。据了解,该小区作为历下区生活垃圾四分类示范社区,按照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其他垃圾四分类法,实现了分类设施全覆盖,分类投放、分类收运环节有效衔接。
为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的目标,历下区城管局多措并举,采取四项措施,全力推进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暂存分拣、分类转运、分类处置体系体系,全面提高垃圾分类水平,创造优良的人居环境。积极组织全区各相关部门、所有街道主要负责人召开垃圾分类工作部署会议,根据市级垃圾分类推进大会的相关要求和时间节点,明确责任、细化任务。向各街道发放垃圾分类投放点明白纸、模板范例,督促各街道开展垃圾分类点的设计及建设工作。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全区上下一条心,按照相关方案部署,扑下身子,一件一件抓落实,一点一点抓细节,使垃圾分类工作持续健康推进。
同时,补齐短板,加快垃圾分类设施建设。按照各街道实际情况不同,因地制宜、以点带面,加快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做好垃圾分类中端和末端的设施配套。合理配置垃圾分类桶、分类收集车辆等设施。后期将以奖励的形式陆续发放四色分类桶、“干湿分类”垃圾桶给试点社区居民。积极推进垃圾分类车辆购置工作。为了推进厨余垃圾就地处理试点工作,历下城管与街道联合推进建设完成的“泉城路街道厨余垃圾就地处理中心”,日处理能力可达1500公斤,可覆盖省府机关食堂和街道示范社区厨余垃圾投放量,同时,积极联合相关行业部门针对污水废气排放和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效果进行跟踪监测和数据分析,为全区厨余垃圾就地处理工作的逐步扩面打好基础。
为了营造垃圾分类良好氛围,历下城管积极推进垃圾分类“进学校、进街道、进社区、进家庭、进机关、进广场”六进宣传工作,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社区居民的支持,通过制作垃圾分类宣传视频、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册等措施,积极推广垃圾分类基础知识,提高广大群众的垃圾分类意识,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进一步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绿色家园的良好格局。
(本报记者李娜通讯员张昊宇)
新闻推荐
本报4月21日讯(记者冯瑜李萌萌)今天,为服务浪潮集团复工复产,8条定制公交线路正式开通运行,为300多名浪潮职工通勤提供便...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