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济南 今日章丘 今日平阴 今日济阳 今日商河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今日济南 > 正文

养育自家娃,老师们有“独家秘笈”

来源:都市女报 2020-09-09 13:56   https://www.yybnet.net/

请您拿起2版,朝向阳光,神奇一幕将会出现在您的眼前。扫码观看使用方法。

本报记者 赵世彩

升级为父母后,教师拥有了两重身份:教育别人的孩子,自己也是家长。职业特殊性,让人们在探讨家庭教育时,会把目光聚焦到教师子女身上。这些年,媒体关注点主要在教师子女的“成绩”上:2017年,有调查梳理了全国30多个省市的高考状元家庭,发现教师子女占了35%;2020年,又有媒体进行了梳理,结论依旧是教师家庭“盛产”高考学霸。

把这个结论抛给济南教师们时,他们并不惊讶,在良好习惯的身教上,教师确实更占优势。此外,他们说,培养出学霸的教师家长还有一个共性:不给自己孩子当老师,把教师、家长两个身份剥离开。

重视家校合作 注重观察孩子行为

2017 年,有媒体曾对2007—2016年间,全国30多个省市高考状元家庭背景,进行了一次统计调查,结果发现高考状元占比最多的家庭,并不是什么富豪家庭,而是以普普通通的工薪阶层家庭居多。

在这之中,教师家庭占据了其中的35%。每个高考学霸的诞生绝不简单,高考学霸是一个学生的天赋、情商、志向、勤奋,家庭的生活条件、生存环境、教育方式,及其就读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师水平、教学方法的完美结合,正如今年济南一位高考成绩702分的考生家长所说:“孩子考出这个成绩,从小学到高中,每一步都很关键,最后的成绩是一个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选择。”

教师家庭盛产高考学霸,山东省实验中学心理中心教师齐芬与济南市历下区教体局教研中心心理研究员马莉给出的原因基本一致:父母本身作为老师,更能理解老师,可以更好地进行“家校合作”,及时和学校、老师清晰明了地沟通孩子的教育情况;教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有自己一套对待孩子的方式方法,规律、有制度,懂得言传身教,也更能观察出孩子的行为、心理变化,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书香”环境,一个教师家庭一般都比普通家庭看书、阅读的时间多,孩子从小潜移默化,读书的习惯当然更容易养成。

马莉重点提到了“身教”影响:为人师表,教师在时间观念和自律性上本身就比较强,加之,工作性质让很多教师把工作带回家,忙于备课、没时间看手机等,这些都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在好习惯养成上不用给孩子讲大道理,在无形中就完成了。

提供情感支持不给自己娃当老师

职业优势让教师在教育子女上占据了高起点,在马莉看来,培养出优秀孩子的教师有个共性:能把教师的身份与家长的身份剥离开。

为什么要剥离?原因是两者在孩子成长中承担的角色不一样:老师是育人的,家长是提供情感支持的。作为老师,可能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别人家的孩子,作为父母,是第一次培养自己的孩子。身处其中,两个角色其实挺难转换,有些老师也提供了他们“剥离”身份的做法。

今年,济南一位高中老师的孩子通过强基计划被清华大学录取,在记者问及他的经验时,这位父亲提到一点:没有如人们想象中给孩子开小灶,给孩子当老师,手把手辅导作业。这位父亲把孩子的学习完全交给了孩子的班主任及其他老师,他则充当的是父亲的角色,在孩子有需要的时候提供情感支持,或者孩子面临选择向自己寻求意见时提供建议:“孩子的老师已经教得很好了,孩子也有主见,我们只提供后勤支持,不掺和其他。”

另一位小学老师提到,孩子小学时,她从未“陪写”过作业。她和孩子爸爸还定好了规矩:在孩子写作业时,只按照孩子老师要求签字,不看错,甚至看出错来也不说,由此告诉孩子:要通过自己努力去进步。

马莉也是如此,在自己孩子成长过程中,她恪守着“当妈妈就是当妈妈,当老师就是当老师”。孩子上小学三年级前,不知道她是老师。上了三年级,有一天,孩子回来问:“别人都说你是老师?”马莉回答得不紧不慢:“我是老师,但不是你的老师,我是你的妈妈。”分数不是第一 尊重孩子成长规律

济南十一中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主任、济南家庭教育学会理事韩健的朋友都知道,他有一个“学霸”儿子,不仅本科成绩优异,考入名校。自学高数、跨专业考取研究生,只用了5个月时间。

能做到“不给自己孩子当老师”外,韩健说,他认为,还有一点是教师家庭培养出优秀孩子的因素:能知晓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

在韩健看来,如果把儿子放到其他家庭环境中去,他可能也会成长为学霸:孩子智力因素摆在那里。但可能成长不到现在的样子,这多出来的部分就是孩子身上的坚持和计划性。

高手对决,比拼的不止是智力因素。韩健曾留意过考取清华、北大的学生,他们的计划性和执行力都非常强。以儿子的考研为例,做好决定时,离考试还剩5个月的时间,韩健发现儿子制定了150页的计划,即每天做什么都列在了本子上,有了计划,接下来就是严格按照计划执行。“5个月的时间,孩子只出了一次门去看姥姥,其他时间都在屋子学习。”

韩健说,孩子身上的这种坚持、计划的素养,包括其他好的习惯,并非是他和妻子手把手教出来,而是一个综合因素的结果,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在儿子成长过程中,他和妻子是有意识有觉察地尊重了孩子的成长规律。

比如在小学阶段,让孩子把学习当成一种游戏,不用功利化的思想消减孩子学习的兴趣,不逼迫孩子学习他不感兴趣的特长;初中阶段,孩子需要发展思维能力,这比只看分数本身更重要;高中阶段,则更需要父母的情感支持等,“到了高中,学习是最重要的,我只是给孩子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让他回到家时看到家里干干净净的,吃上可口的饭菜,看到开心和谐的父母,这就足够了。”

韩健的观点也与齐芬不谋而合:身为老师,会涉猎孩子发展与成长的规律,能按照每个时期的规律去顺应孩子发展,就很难得。

新闻推荐

丢掉辅导班的拐杖孩子一样精彩

我是槐荫区实验学校的一名普通教师,说起我,同事们似乎都觉得我是“成功”的代名词:温馨的家庭,一对被誉为“别人家的...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养育自家娃,老师们有“独家秘笈”)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