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是济南市莱芜第四中学语文教师、班主任。教师节前夕,记者见到他时,他一再说:“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师,真没啥可写的。”王波不善言谈,但办公桌上的留言簿却记录了很多……
学生眼里的“贵人”
“王老师,您是我生命中的贵人。您鼓励我、引导我、信任我,让我改变了很多。您让我认清了自己的目标,让我放下对外界看法的在意。如果我以后做老师,一定要当您这样的!”
这是班上一个叫小云的女生写给王波的。小云成绩优秀,活泼,有灵气,但心理素质不好,高三一模二模考试成绩都不是很理想,高考前一个月,细心的王波观察到小云上课、自习精力不集中。王波觉得高考在即,出现这种情况首先不能批评,其次过多地询问可能会让孩子心理波动太大。怎么办?王波最后决定不问原因,多关心、多关注。
于是,他总是在不同的场合和她“偶遇”,遇见了就“若无其事”地聊两句,关心她生活的同时“有意无意”地指导她的学习,帮她调整状态。在王波的启发下,小云走出了低谷,信心百倍地投入到复习备考中,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理想的大学。
包容像阳光温暖着孩子的心
“三年的相处,我犯了很多错误,而您总能在我即将误入歧途的时候把我拉回来,给予我极大的包容,让我既感激又愧疚。”
璐瑶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但是自制力较差,经常犯错误。王波在发现这个情况后,没有请家长,也没有严厉地批评,而是主动找到孩子,分析问题的严重性,指出她的优点,促膝长谈,希望她能改正缺点,努力学习。孩子的自制力差、违反纪律都是积累已久的坏习惯,短时间改正谈何容易。谈话后,短时间内有效,但时间长了,又会回到从前。王波没有急躁,更没有放弃,摸准了孩子的脾性,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找她谈一次话,总结这一段时间表现好的地方,提醒她做得不好的地方。
这样的谈话坚持了三年,换来的是璐瑶成绩的大幅提升,换来的是孩子满意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对孩子来说,教育的利器不是严厉,而是包容。包容就像阳光,能温暖孩子的心灵。”不善言辞的王波轻轻地说。
“记得那次我生病晕倒,是您把我送去医院。都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可您呕心沥血的付出又让我们怎么回报,大恩不言谢……”
“‘经师易遇,人师难逢’,您为我传道授业,排除迷茫;您早到晚回,勤奋敬业。感谢老师的包容,感谢老师的付出。”
……
每一个学生在留言簿上滚烫的话语,都是一个不寻常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意味着王波不寻常的付出。王波说,“每当读到学生们的留言,就想起和他们相处的点点滴滴,所有的付出都感到值得。”
(本报记者 高明 通讯员 吕军)
新闻推荐
张海燕在课堂上教授学生技能。张海燕与学生交流谈心。张海燕的学生是一群双耳失聪的职专孩子,他们仿佛是折翼的天...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