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暗访
夜探垃圾场,随处可见垃圾车
据一位拾荒的村民告诉记者,运送垃圾的车白天不敢随便运送垃圾,他们通常趁着没人注意的夜晚,偷偷将垃圾倒在海岸线上。
为了一探虚实,2月16日晚7点,记者驱车再次来到这个垃圾场,垃圾场周围荒无人烟,月光照耀在成堆的垃圾上,投射出荒废的场景。刚一下车,窒息的感觉立即袭来,越往海边走味道越凝重,海岸的海水越脏,散发出刺鼻的臭味。垃圾场内多个地方浓烟翻滚,可能有人刚焚烧过垃圾。记者站在垃圾堆里朝远处望去,正对面就是雄伟壮观的胶州湾大桥,两侧形成了鲜明对比。
深夜中的海岸线很冷清,几乎没人走动,偶尔几辆摩托车穿过。等到晚11点,依旧没有任何动静,记者驱车打算离开。将车开到环湾大道上时,记者看到对面的道路上连续驶过两辆运送生活垃圾的大货车,货车呼啸而过时,地面上散落掉落的垃圾。记者连忙将车从岔道口掉头,追赶大货车。
由南向北的环湾大道上记者见到一辆运满生活垃圾的大货车停靠在路边,似乎在等人。记者将车停下,徒步朝大货车走去。记者看到整个大货车上几乎装满了垃圾,堆起来3米多高。整个运送垃圾的货车顶上没有任何遮挡的东西。一名中年男子坐在货车里悠闲地抽着烟,记者走上前询问他垃圾从哪里运来,运到哪里去,货车司机避而不答,质问记者干什么,并摇上车窗。
记者坐在车里等待这辆装满垃圾的大货车启动,等待期间,路边不断驶过运送建筑垃圾的大货车,石块随意摆放在建筑垃圾的顶部。等待约十五分钟后,又一辆装满生活垃圾的货车呼啸而过,记者立刻驱车跟在这辆货车身后。垃圾车行驶到立交桥时并未拐向双埠方向,而是朝白沙河方向行驶。考虑到白沙河一带也是沿海地带,记者依旧跟在货车后面。
17日零点,马路上的车辆稀少,大货车一路狂奔,记者目算了一下,一段十公里的路,货车上的垃圾约掉下来十分之一多。货车的车速远远超过了环湾大道规定的限速要求,甚至在一些红绿灯面前,大货车也“勇往直前”。最终记者被红绿灯挡在了路口,而大货车则呼啸而去。
第三次探访
垃圾堆被推平,海水臭气熏天
17日记者再次来到这片“垃圾场”,昔日堆得高高的垃圾堆已不见踪影,但地上的垃圾却变得更厚了。垃圾堆上有车行驶过的痕迹,明显能看出这些垃圾堆被推车推倒 。记者驱车绕周围一周发现,除了这一带的生活垃圾场外,有另外几片空地上,也堆着成堆的建筑垃圾。
记者询问一名经过的村民林先生,他称他在周围上班,经常见到运输垃圾的货车来这里倒垃圾。他称,垃圾场内的垃圾一旦堆得过多,会有人专门来焚烧垃圾堆,气味刺鼻,他害怕这些浓烟含有毒气,长期吸入影响身体健康。“冬天这一带还能好点,夏天这个垃圾场根本就没法进人,大量的生活垃圾堆得到处都是,苍蝇满天飞,腐烂的臭味能熏出几公里,整个村都遭殃。”
当天海边刮大风,记者看到海风将塑料袋等垃圾朝海里吹去,记者踩着垃圾堆走了约1000米才来到海边。记者看到,本应是蔚蓝色的海水已经被污染成了深黑色,海水中飘洒着各种各样的生活垃圾。记者打算取一些海水看一下被污染的程度。当蹲在海水边上取海水时,水中散发出的刺鼻味道呛得记者不敢呼吸。
一位村民告诉记者,这里的海域原本是一大片海产品养殖场,由于这些垃圾山的存在 ,每到下雨刮风时就有大量污水被冲进大海,导致海产品受到严重污染大面积死亡。“干净的海水一旦被破坏,海产品都是成片成片地死,损失惨重,现在这片海域已经被垃圾场熏得没法养殖了,养什么死什么。”
记者看到原本通往海滩的道路,已被垃圾堆堵了20多米远,要想去养殖场只能先爬过这些“垃圾山”才能到达养殖区。
现场目击
垃圾车海边倒垃圾,动作熟练
记者坐在车里蹲点守候。17日下午5点半左右,一辆小型货车从外面朝垃圾场驶来。记者看到货车里装着半车生活垃圾,货车司机很熟练地顺着垃圾场的一侧好走的路行驶到中间一带。车开进去后,垃圾被全部倒进了地上的垃圾堆。整个倒垃圾的过程不足一分钟。
货车即将驶出垃圾场时记者叫住了货车 ,以运送建筑垃圾商的身份和司机攀谈起来。记者询问他垃圾为什么比前几天有所减少,司机告诉记者,垃圾场内的垃圾堆成了山后,从外面看起来较明显,比较引人注目。以前曾有相关部门来查过,所以现在只要堆到一定程度就用焚烧的办法销毁,或用推土车将垃圾山推倒。“这片垃圾场踩在上面感觉厚厚的 ,地下不知道已经堆了多少层垃圾了。”
司机告诉记者他是专门倒垃圾的村民,每天早晚倒两次垃圾,以前有关部门禁止过,就改在晚上偷偷倒垃圾。现在天冷,几乎没人查,他通常傍晚时分出来倒 。司机告诉记者以前有一些别的地方的货车也来这里运送垃圾,有时一天好几十辆,每车都要交一定的费用。后来村里不让随便送垃圾了,目前大部分的垃圾都是村里的生活垃圾。
司机直言,“如果是别的地方来这里倒垃圾只能偷偷运,村里是禁止的,一旦被村里的人发现,不仅会当场将车扣住,每车最少被罚款500元以上。曾经有别的地方偷着运垃圾被抓住,一车被罚了1000元。”村里管得这么严,垃圾场所有的垃圾都是村里的生活垃圾吗?司机称管得严是相对的,只要能想办法联系上村里的领导,每车交一定的费用,还是可以在这里倒垃圾的。久而久之,这片原本干净的空地就变成了近千米的垃圾场。
记者询问司机村里为什么不将垃圾按照正常的渠道运走,而是运到海边处理。司机直言为了节省费用。“处理生活垃圾运到垃圾场每车都要给对方处理垃圾的钱,但将垃圾运到这里不仅没有任何费用,别人来运送垃圾还能收取别人钱。”他称,这片地反正也是荒地,没有人管理又比较偏僻,一般人不知道,所以两年多来一直相安无事。
记者了解到,这处非法垃圾场地处的石家滩涂场,以前是一家水产养殖场 ,后来石家村村委将该滩涂承包给一名村民,其中这片海滩中有不少地租赁给青岛发电厂,用来储存发电时残留的煤灰。但后来这名村民霸占了这片地,并将它逐步演变成了如今的垃圾场。
A4~A5版文/图 本报记者
记者手记
生活垃圾的归宿不该是海边
提起前海一线,无数青岛人颇为自豪,我们拥有美丽如画的东部沿海风景,吸引众多游客参观。或许很多人却不知道,双埠海岸线同样也是一个白沙碧海的美丽港湾,可如今,这里却成了堆着上千吨垃圾的垃圾场。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国每年垃圾总量已达 2.5亿吨,并已每年8%的速度增长,加上历年的垃圾堆存量已达80亿吨以上,我国很多城市处于垃圾包围之中,垃圾虽多但生活垃圾的归宿一定不应该是海边。
每年都会有小学、中学、企业的职工们组织活动去海边捡垃圾。久而久之,禁止海边乱扔垃圾成了一个几岁孩子都知道的道理,而如今却有人为了某些个人利益,故意破坏沿海风景,恶意将垃圾扔在靠海的岸边。我们还能为后人留下点什么?
新闻推荐
信报讯 12月9日,记者从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了解到,本市第二批公开销售的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项目12月10日上午8点正式销售,一共3000多套房源。至本月19日期间,已...
商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商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