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乡县经济开发区成为市级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国家“863”项目凯赛生物、技术国际领先的石墨烯等38个重大项目相继落地、陆续投产,率先完成市里下达的县域经济倍增计划……新常态下,金乡没有墨守成规,创新已成为驱动这个县后发赶超的源动力。
超前布局,理念创新,“后发”蓄“后劲”
赶超发展离不开超前布局,理念创新让金乡赢得了发展先机。金乡县抓住国家强化园区平台、推进产城一体、加速三产互动的新机遇,抢先研究、抢先争取、抢先布局,在做强三大工业园区、商贸物流区、羊山景区和新老城区的同时,挂牌成立济宁高新区金乡产业园、济宁轻工产业区、济宁(金乡)农高区和信息产业区四大产业板块,借助鱼山、王丕撤镇设街布局金南新区。这种布局体系,不仅使金乡在过去一年里呈现出生机勃勃、加快发展的强劲态势,更为金乡未来的科学发展、持续发展拓展了空间、奠定了基础。2014年金乡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34家,实现销售收入243亿元、利税23.7亿元,工业销售收入、利税、用电量增幅稳居全市前三;今年化工园区、经济开发区、食品园区三大工业园区销售收入可实现140亿元,增长29.5%,金乡后发优势已经显现。
面对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区域竞争态势,面对资金、用地、环境等不断趋紧的大形势,金乡县把眼光盯紧政策、投向市场、聚焦科技,敢于打破思想禁锢,勇于创新措施办法,为项目快落地、园区上层次、民生大改善提供了坚强支撑。去年这个县累计争取政策资金15.2亿元,新增信贷投放8.2亿元,确保了棚户区改造等一系列政策第一时间落户金乡;通过市场化运作办法,实现了城乡环卫一体化、污水处理一体化,建成了一大批公益设施;瞄准自主创新,创成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3家、院士工作站2家。换了脑子,激发了活力,后发赶超的要素迅速在金乡聚集。
政策引领,科技创新,“劣势”变“优势”
位于金乡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山东金曼克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进行技术转让,引进数控折弯机、数控剪板机、压力机、绕线机等先进设备,建成年产650万KVA地埋式非晶合金节能变压器项目,变压器从架在空中到埋入地下,这一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输配电是金乡传统优势项目,企业数量较多且基础雄厚,但也存在过于分散、产品雷同、先进技术含量低等问题,企业一度面临失去市场竞争力的困境。为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提升输配电产业竞争力,金乡县依托“山东省电力变压器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品牌和金曼克、鲁特电工等知名商标,组织18家输配电龙头企业成立“金乡县输配电行业协会”,推进全县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企业抱团发展,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生产线,改造提升落后工艺水平。目前,该县已拥有系列油浸式变压器、干式变压器、非晶合金变压器、高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等100个型号、120多个系列。其中,重点骨干企业65%以上的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40%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新常态下,金乡县坚持把转方式调结构的着力点放在科技创新上,通过强化创新驱动和有效投入,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增强新兴产业的支撑作用,培植起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支持企业创新创业,金乡县调动一切资源,围绕技术创新、研发平台、主导产业等设立专项资金,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整的政策体系。对近两年出台的扶持政策进行整合和完善,出台了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的政策,鼓励企业创新发展和膨胀扩张。
在政策的推动下,金乡县企业纷纷走上创新发展之路,去年企业技改投入达到48亿元,有力推动了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植,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14.31%。目前,已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处、院士工作站3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处,28家企业与清华大学、中国农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同时,实施“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三新产业培育工程,引进了一批与之配套关联的产业项目,加速形成新兴规模产业,工业结构得到持续优化。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王尊广韩洪波李焱时下,走进金乡县经济开发区,气势恢弘的大楼拔地而起,现代化的厂房鳞次栉比,宽阔平坦的道路纵横交错,开放开...
金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金乡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