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王尊广韩洪波李焱
时下,走进金乡县经济开发区,气势恢弘的大楼拔地而起,现代化的厂房鳞次栉比,宽阔平坦的道路纵横交错,开放开发的滚滚热潮令人惊叹。梅亿邦赛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如意金乡工业园、鲁特电工产业园……一个个产业园区成为金乡经济跨越发展的强大引擎。
今年第一季度,金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15亿元,增长9.8%,位居全市第一位。1至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35.87亿元,增长15.9%;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4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83亿元,增长13.7%,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逆势赶超。
“电商+物流”坐在地头买卖世界
金乡县智慧产业园内,金益德商贸有限公司的荆合营正忙着为一批发往南宁的货贴单。他们公司入驻智慧产业园不到半年时间,在淘宝上开了3个店,日销售额近万元。
作为传统农业大县,金乡大蒜、辣椒、金谷等特色农产品有长期的输出历史和广泛的输出地范围。在“互联网+”的时代,立足实体、发展电商已然成为当地农产品交易的转型之路。该县在全市率先成立了信息产业区,建成运营了智慧产业园,对电商创业者提供了几乎“零门槛”的创业环境, 产业园开业当天就吸引了65家企业同时涌入。
兴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李飞腾介绍,他们公司种植了70亩大蒜,下辖2个加工厂、6个冷库,大蒜存储量达3500吨,拥有完备的农产品种植、收购、生产、加工、保鲜冷藏、出口销售链条。去年11月入驻智慧产业园后,他们从阿里巴巴国际网站和国际大蒜网开始,正式走向电商之路。在去年2000万元销售额的基础上,今年的销售额能增加30%。
当前,金乡电子商务正高速发展,电商平台企业不断涌现,诸多农户、专业合作社和涉农企业纷纷加入到电商的行列。金乡县成功果蔬制品有限公司在京东、天猫等多个平台建立了旗舰店,网上黑蒜年销量达到300多吨,销售额3000多万元。“农村电商无疑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强劲驱动力。”金乡信息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王旭说。为加快促进农业“小生产”与电商“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金乡县信息产业园区正在紧锣密鼓组建自己的农村电商网络。随着智慧产业园电商平台的建立和“智慧乡村”计划渐渐蔓延向农村,金乡农产品交易的电商新业态渐露雏形。
与此同时,现代物流业高歌猛进。山禄国际大蒜交易市场、中国蒜都国际冷链物流园、凯盛农产品国际物流园、晟豪国际物流无水港……一个个产业“龙头”陆续竣工运营,成为拉动金乡产业升级新引擎。
“调、转、创”让产业换档升级不减速
在位于金乡高新区内的鲁晨新材料芳纶织布车间,笔者看到成排的整经机、织布机、纱架等设备已安装完毕,来自德国的工程师正忙着调试,即将进行试生产。鲁晨生产的芳纶浆粕、芳纶短纤及芳纶高性能复合材料等应用于航空、航天、高铁、轮船、高档汽车等军工和民用领域,填补了国内新材料应用方面的空白。
调结构、延链条、增效益,金乡工业经济实现了华丽转身。坐落于金乡胡集镇内的山东如意数码科技印染有限公司,引进世界最先进、亚洲第一台高速数码印花机意大利MS拉维奥,采用德国数字化的SEDO生产管控系统,生产计划和生产工艺全部自动生成,工艺车速提高了30%,生产用工减少了30%,成为当今中国最大的印花面料生产基地。与山东如意数码科技印染有限公司一样,金乡凯赛生物公司不断淘汰落后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用农产品及其废弃物作原料,生产出了可再生的绿色尼龙,其世界领先的生物转化工艺,将生产效率提高了100多倍,打破了以石油为原料通过化工方法合成尼龙的历史。“绿色尼龙不仅成本低,性能也更加优越。”凯赛金乡生物公司董事长杜宜军介绍,和传统高档尼龙相比,绿色尼龙不用添加任何阻燃剂,制作的面料可以和蚕丝相媲美。“我们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坚持了从产业链高端寻找产业。”金乡县委书记刘章箭说。随着苯加氢、石墨烯、盛瑞传动等45个过亿元项目加快推进,黑猫炭黑、凯赛生物、如意印染等38个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金乡工业初步形成了以煤基化工、变压器制造、大蒜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和新能源、新材料为主的“四主两新”产业集群,一个千亿级产业航母呼之欲出。化工园区进入2015年中国化工园区20强,食品园区被认定为中国特色食品产业区,经济开发区也成为市级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由此也带动了金乡县域经济向工业主导转换。
除三大主体园区外,金乡还规划建设了10个镇街产业园区,成为突破镇域经济、带动全民创业的优势平台,去年全县新增各类创业主体4244个,新增各类企业1058家。
新闻推荐
——看金乡如何做好生态文章■本报通讯员韩洪波郭海波金乡县立足“诚信蒜都、生态水城”的发展定位,以“九湖五河”环城水系绿化为龙头...
金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金乡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